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纬斜严重的问题,以大麻/棉(30/70)纱线为原料,分别采用集聚赛络假捻纺和集聚赛络纺生产15 tex细纱,并对成纱的捻度、湿扭结数、毛羽、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线密度、捻度均相同时,集聚赛络假捻纺可顺利纺纱,但集聚赛络纺因强度低使断头率偏高;集聚赛络假捻纱的捻度、湿扭结数、断裂强度、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数、条干均匀性均显著优于集聚赛络纱,线密度相同时,集聚赛络假捻纱的设计捻度可降低16%,且成纱湿扭结数降低约33%,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数降低约90%,条干CV值降低约4.3%,而二者在粗节、细节、棉结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因此,由集聚赛络假捻纱为原料制成的针织物纬斜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紧密赛络纺、赛络纺、紧密纺3种相近纺纱方法的纺纱原理,分别纺制9.7tex、7.3tex、5.9tex的紧密赛络纱、普通赛络纱、紧密纱,通过对3种纱线质量对比分析,表明:紧密赛络纱性能最好。进一步从理论方面对于紧密赛络纱的强力增加、条干改善、毛羽减少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纯涤纶赛络集聚纱的摩擦性能。从纱线表面特征、纱线直径和可压缩性能方面评价了不同初张力条件下T14.6tex、T11.7tex和T9.7tex赛络集聚纱的摩擦性能,并与传统环锭纱、集聚纱和赛络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纱线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均随所施初张力的增加而降低;纯涤纶赛络集聚纱纵向表观结构整齐度最高,表面毛羽明显减少,条干均匀度也得以改善;赛络集聚纱表面光洁,平顺整齐,且纱线直径和可压缩变形小,摩擦时接触面积小,纱线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比相同规格的其他三种纺纱方法小。认为:利用赛络集聚纺技术开发纯涤纶纱线可以改善涤纶纱线的摩擦性能,提高其织物的服用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集聚赛络纱及其织物的性能特点。为了推广应用开发集聚赛络纱织物,测试了集聚赛络纱的结构、毛羽、捻度、条干、强伸性及其织物的透气性、芯吸、悬垂性、拉伸强力、耐磨性能,并与环锭纱织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聚赛络纱具有股线结构特征,成纱紧密,表面光洁,毛羽少,强力高;集聚赛络纱织物的透气性好,芯吸效应明显,坚牢耐磨,悬垂性比环锭纱织物稍差。认为:用集聚赛络纺纱织物适合开发男式衬衫面料和床上用品面料。  相似文献   

5.
粘胶纤维应用广泛,但是粘胶单纤维强力小,细度小的粘胶纱强力较低,纯粘胶纺纱研究较少。本文对紧密纺粘胶纱线的成纱性能进行研究。在加装全聚纺和网格圈紧密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14.8 tex、11.8 tex、9.8 tex纯粘胶赛络纱,并对纱线性能进行测试。探讨在纺制纯粘胶纱时紧密赛络纱相对于环锭赛络纱的优越性和两种不同的紧密赛络纱之间的差异。指出:纺制粘胶纱时,全聚赛络纱相对于网格圈赛络纱的条干较优,强力较大,毛羽较多。  相似文献   

6.
探讨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成纱性能差异及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的优选。阐述了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纺纱原理和特点,对同原料同号的两种纱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赛络菲尔纺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进行了工艺优选。结果表明:由于包缠结构的差异,与同号包芯纱相比,赛络菲尔纱条干、3 mm有害毛羽、强伸性能均优于包芯纱;赛络菲尔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配置以5 mm为较优。认为:在开发功能性纱线产品时,可参考上述结论,根据面料服用性能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纺纱方式。纺制赛络菲尔纱时,应注意通过工艺试验优选长丝与短纤维须条间距。  相似文献   

7.
赛络纱赛络复合纱纱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棉纺设备上纺制赛络纱及赛络复合纱 ,并对涤棉纱、涤粘纱采用混纺、赛络纺、赛络复合纺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8.
全聚纺是一种新型窄槽式负压罗拉型紧密纺系统。全聚赛络纺是将全聚纺与赛络纺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纺纱方法,可显著提高成纱质量。叙述了全聚赛络纺纱的技术原理;在4种不同集聚负压下分别纺制29.2、14.6、9.7 tex全聚赛络纱,分析负压对纱线条干、强力、毛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成纱条干,纺制粗特纱时,负压较大有利于改善纱线的条干,而在纺制中、细特纱时负压应适当减小;对于成纱强力,选择较大的负压有助于提高粗特纱的强力,纺制中、细特纱应适当降低负压;当负压增大时,纱线的3 mm以上有害毛羽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探讨生产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混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研究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的纺纱性能,开发与之配套的新型纺纱技术,合理设计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因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可纺性差而产生的纺纱技术难题,结果表明,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混纺纱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满足了后道的织造要求。认为: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相比,分子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可纺性受到影响,各工序应围绕均匀混和、保证纤维顺利转移、防止缠绕、控制毛羽等技术要点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参数,才能确保成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JC 7.38tex赛络集聚纱的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措施。JC 7.38tex赛络集聚纱要依据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单纤维长度等指标来进行配棉,优选工艺参数,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化进行操作,合理科学控制车间温湿度等,顺利纺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纱。认为:结合车间管理工作,在纺制纯棉细号纱的过程中形成一套成熟工艺与技术路线,有助于纯棉细号纱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两种集聚纺装置纺制牦牛绒集聚纱和赛络集聚纱的成纱性能。分别采用网格圈式和空心罗拉式集聚纺装置纺制牦牛绒20.8tex集聚纱和16.7tex赛络集聚纱,并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纺制20.8tex牦牛绒集聚纱,两者毛羽水平相当,空心罗拉式集聚纺所纺纱强伸性能显著提高,条干均匀度略好;纺制16.7tex牦牛绒赛络集聚纱,空心罗拉式所纺纱强伸性显著提高,毛羽明显减少,条干均匀度显著改善。认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合理选择集聚纺装置和赛络纺工艺,能够纺制出性能较好,质量满足要求的牦牛绒纱。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紧密赛络纺的纺纱原理,探索了紧密赛络纺棉纱特殊的成纱结构与性能,试验得出紧密赛络纺棉纱具有聚集纱及合股线两个方面的优点,毛羽明显减少,强力和条干得到改善,纱线光洁紧密,退捻后能明显看出其双股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改造的传统环锭棉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测试了几种新型纱线及其织物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运用赛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较传统环锭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新型纱线进行不同搭配,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用高含杂印度棉纺制集聚纺JC 9.7 tex纱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印度棉的性能指标和纺纱工艺流程。通过改进清梳工艺和精梳工艺,对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优化工艺参数,最终使高含杂印度棉所纺细特集聚纺JC 9.7 tex纱的质量达到了用户要求。认为:在使用高含杂印度棉纺纱中,去除杂质和异性纤维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络筒机需配备清除异纤功能的电子清纱器,同时需进一步采取减少粗节和棉结疵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木棉棉混纺纱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扩大木棉纤维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介绍了木棉纤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实测对比分析了纯棉纱和不同比例木棉与棉混纺纱的性能,发现木棉比例在50%以内时,虽然木棉棉混纺纱的强力较低,但条干均匀度好,可作为机织、针织用纱,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棉棉秆皮混纺纱性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棉棉秆皮混纺纱生产工艺以及运用聚类分析法优选工艺的途径。针对棉秆皮纤维较粗、较硬、较脆,抱合力差的特点,通过预处理提高其可纺性,并在各工序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用不同工艺纺制出12种混纺转杯纱。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混纺纱性能进行分析,将所纺12种纱线聚类为4类,通过对4类纱线性能的分析比较,优选出工业化生产中宜采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棉/棉秆皮混纺比80/20,纺纱细度70 tex,捻系数600。指出:采用聚类分析法优选纺纱工艺参数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纺制精梳棉/桑皮纤维60/40 11.7tex混纺集聚纱的工艺配置与技术要点。采取棉精梳条与桑皮纤维预并条进行三道混并的方法;对桑皮纤维适量添加油剂,防止静电的产生;开清棉适度打击、梳理、混和,保证成卷质量稳定;梳棉低速度、轻定量、紧隔距,清除桑皮纤维较多的杂质;细纱工序对DTM129型细纱机进行四罗拉集聚纺改造,并在细纱牵伸区中加装了压力棒隔距块,顺利纺制出精梳棉/桑皮纤维11.7tex混纺集聚纱。认为:采用集聚纺纱方法和压力棒式隔距块可使所纺制出的精梳棉桑皮纤维混纺纱条干均匀度较好、成纱毛羽较少。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利用赛络纺技术加工珍珠纤维/天丝混纺纱线,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优化专件器材配置。提出了赛络纺生产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根据天丝纤维及珍珠纤维的特性,适当降低各机速度,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