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亚辉  王维 《电工技术》2022,(21):57-60
针对江苏淮安某风电项目已有钢混塔架基础改建为锚栓连接的纯钢塔基础设计方案,对新加混凝土与已有基础的传力性能采用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受力特点,并通过分析极端运行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基础应变、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验证设计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变更方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满足国内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为实际工程的正常施工及运行稳定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电力工业经济与安全运行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支撑,为了能够准确评估电力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的支撑力度及运行风险,引入了群组序物元可拓方法,对运行过程中关键指标构成的电力经济与安全运行评价模型进行综合电力评价,给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经济与安全运行风险,并评估偏向相邻风险的程度,做到风险的提前预警或规避。首先,基于对地区电力经济与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的理解,构建了电力经济与安全运行评价模型。随后,结合实际现状,基于基础序关系法,采用群组序关系法进行各指标间权重的综合设定。此外,采用信息整合性强、兼顾主客观因素的物元可拓改进模型进行地区电力经济与安全运行风险的评估与识别。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该指标体系及方法能够有效地衡量地区电网经济与安全运行的风险,将各指标实测值设为变量,对待评物元进行敏感性分析,该文结果可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建设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继电保护专业统计分析及精益化管理工作的需求,从继电保护设备管理出发,分析了各项管理工作的数据需求。提出继电保护数据分类与结构化模型,全面覆盖设备台账及配置管理、电网事件及装置动作管理、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技改管理、设备备品备件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数据和业务协同需求。提出继电保护基础数据与业务协同平台构建方案,为继电保护设备分析、运行维护和专业技术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继电保护专业信息支持。介绍所提出的继电保护数据分类与结构化模型在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应用情况,并进一步展望继电保护基础数据与业务协同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旷仲和 《电力建设》2008,29(1):74-77
汽机运行层标高不应是一个固定值。汽机运行层标高的设计优化要考虑主厂房造价、汽机岛凝汽器土建基础造价、循环水泵扬程与容量及其造价、循环水管的长度及其造价、循环水管的运行阻力及运行经济性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以华能某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优化设计, 使运转层标高由原17 m 降低至15.5m, 达到基建投资少、机组运行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国内信息     
《内蒙古电力技术》2013,(3):5+70+123-124
"新能源发电并网基础运行数据的采集及数据中心建设"科技项目通过验收2013-06-02,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发电并网基础运行数据的采集及数据中心建设"科技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该项目建立了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运行基础数据库,形成了新能源发电基础数据平台;构建了新能  相似文献   

6.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近海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较大。简要回顾了国外近海风电场的研究开发与建设状况,近海风电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础结构、风电场选址、风资源测试与评估、基础设计及施工、风电机组安装、电气传输技术以及系统接入与稳定运行等多方面。阐述了近海风电场配置优化与评估、电气传输技术、系统的接入稳定运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开发、风电机组基础的采用形式等技术关键与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上海开展的近海风电场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工作基础。通过开展近海风电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发展近海风电资源规模化利用的有关技术基础,有助于促进我国近海风电场系统设计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沉陷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采取在铁塔上打临时拉线、沉陷基础上打反向拉线及使用抱杆来分承基础的受力等临时措施来加强铁塔及基础的稳定性,保证该输电线路在缺陷消除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冻土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完成后,冻土受人为扰动和气温影响会出现冻融现象,使基础发生位移和沉降,造成输电线路铁塔倒塌和导线断裂,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在组塔、架线及运行等各阶段应通过高精度水准仪对基础不间断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掌握基础的位移和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输电线路几个阶段观测成果开展梳理、对比和分析后,发现基础的高差值与根开值未超出规范及设计要求,因此能确定基础没有发生位移和沉降等现象,输电线路是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调度自动化主站网络数据质量的精确性、即时性,更好地服务于调度分析、决策,开发一种网络数据质量智能分析软件。该软件包含SCADA异常运行数据排查以及对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基础平台等关键信息的健康评估功能。以镇江地区为试点,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运行及系统软/硬件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及故障问题,提高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也为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变电运行人员肩负着设备安全运行的 重要职责。变电设备的巡视检查、倒闸操作、设备异常及事故处理等工作,都由变电运行人员来完成。因此,运行人员对站内一二次设备及回路的熟悉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笔者从自已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熟悉和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回路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下面将结合提高运行人员技术素质应注重的五个方面,来论述熟悉和掌握一、二次设备及回路与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系。 1 从误操作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1997年12月28日,武…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电力设备》2008,9(4):16-16
《配电技术》于2008年3月出版发行,李天友任主编、金文龙、徐丙垠、王之骊为副主编。该书系统介绍了现代配电网技术与运行管理知识,共分十一章:配电系统发展、演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要求,配电网规划,配电网技术基础及网络、设备,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不停电作业及分布式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相似文献   

12.
莫余童 《电力建设》2003,24(10):32-0
通过对联合基础与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运行等的比较分析 ,说明联合基础的装置性材料消耗和施工直接费用均比较小 ,施工简便 ,运行稳定。对联合基础提出改进措施 ,并建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110kV线路中推广应用联合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电气运行》 本书是地方电厂岗位运行培训教材之一,主要介绍电工基础、电气测量、电子基础,以及6~25MW火力发电机组的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抗器、配电设备和开关电器等原理、操作运行和事故处理知识,另外还介绍了电气二次回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原理接线和安全用电知识。 本书适用于地方(企业)小型火电厂6~25MW火力发电机组、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电气设备运行的工人、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师生等的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4.
宁兵 《电器评介》2014,(6):13-14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按照全站信息数值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础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高级应用功能。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本文通过全面解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为日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劳锦富 《电气开关》2021,59(1):101-103
在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工作,是确保各类变电设备高度可靠与有效运行的基础,而且对于控制电气设备质量问题与运行事故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SF6断路器的特点及检修维护情况,深入分析了SF6断路器的主要维护工作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断路器的综合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火电厂辅网控制系统存在的运行年限长、故障频发、控制逻辑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根据改造的技术要求及目的,从控制器及I/O测点配置及网络结构设计、接地系统改造、I/O测点排布、卡件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降低了系统运行、检修、维护的难度,并将辅网控制系统纳入全厂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主、辅网监视、运行、管理与控制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8· 1 4”美加大停电起因的整个过程 ,充分说明了基础自动化系统的远动设备稳定可靠运行、数据准确可靠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吸取“8· 1 4”美加大停电教训 ,提出加强基础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进亮  张羿  任敏 《电力建设》2012,33(7):95-98
重力式基础分为混凝土沉箱式和重力基座式2类,安装过程中都需要采用高强度化学浆体进行灌浆,以保持基础结构在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重力式基础结构特点及其适应情况,分析研究重力式基础施工步骤和灌浆工艺。重力式基础一般需进行二次灌浆(地基与基础之间、塔筒与基础的连接部位依次灌浆),才能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李碧君  周晓宁  刘强 《华东电力》2014,42(6):1057-1063
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建设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基于确定性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研究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进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对基础信息和分析决策功能的要求;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实现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提供的基础,包括基础平台、基础信息和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中的定位,分析研究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的技术方案,提出了电网故障概率在线评估、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控制辅助决策的功能要求、输入输出信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时,为确保送电线路保护区的安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预控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危及线路的安全运行,为此,线路运行班组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以"人防为主、技防为辅"的运行危险点交叉立体巡视法。介绍了该法的产生过程、具体内容及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