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上有要求,下有需求”,这是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主任叶平谈到我国电子口岸的定位和作用时的评价。随着我国近年来国内外经贸往来频繁,以及各种国际性运动会和外事活动频频召开,电子口岸开始走进日常生活,提到它我们应该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24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第一个分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中国电子口岸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使口岸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和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成为一个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也在尝试从整合采购的思路来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电信与海关共建“中国电子口岸业务专用网”2003年9月5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东方口岸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中国电子口岸业务专用网”。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克农、总工程师杨国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德强、副总经理常小兵出席了签字仪式。三方将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基础网络资源,合作组建扩展性强、服务性好、覆盖面广、接入方式多样的电子业务专用网。通过该专用网,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全国数十万家外贸企业等用户,能够在全国300个以上地级城市,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迅速接入中国电…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口岸”是国务院有关部委将分别掌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等数据集中存放到口岸公共数据中心,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数据联网核查,并为企业提供怀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电子口岸”这一新颖电子政务模式的概念、目标及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子口岸是1998年由海关总署牵头,联合其他11个部委共同建设的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该工程开发应用项目达29个,8个部门实现了联网应用。目前15个部门联手兴建“大通关”的海关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建设十余年来,随着业务不断增长,已经发展成为以口岸通关管理向物流商务延伸的统一网络信息平台。作为直属关的xx分中心,急需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安全等相关方面扩容和改造及相关项目的跨平台对接,实现业务延伸。  相似文献   

7.
海关信息系统是国家七大重要信息系统之一,关系国家正常的进出口经济秩序。它的建设起步较早,已建成“海关内部网”和“中国电子口岸专网”两个全国性网络,“电子海关”、“电子口岸”、“电子总署”的应用与海关业务深度融合,片刻不能停顿。因此,信息安全保障建设一直被看作海关业务工作的“生命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广卅l电子口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第一个实现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港口作业一站式的电子口岸政务平台,这家于2004年3月29日开通的电子口岸打开了我国口岸改革之门,是高效便捷的电子口岸“大通关”模式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组织主办的国家标准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全国贯标培训会第三站目前在上海市举行。作为国内第一个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国家标准,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贯标培训涉及整体数据中心机房的各个弱电系统,罗森伯格再次以唯一一家综合布线厂家的角色参加贯标,并特别对数据中心内综合布线系统作了培训演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子口岸是一个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借助各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络,实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质检等部门以及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外贸货主单位的联网,将进出口管理流信息、资金流信息、货物流信息集中存放在一个集中式的数据库中,随时提供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交换和联网核查,并向企业提供应用互联网办理报关、结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网上支付等实时在  相似文献   

11.
会展     
中美绿色数据中心研讨会顺利在京召开 近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 N S I)联合举办的中美绿色数据中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高东升、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美国驻华使馆参赞何为、  相似文献   

12.
从有关部¨获悉,由海关总署牵头、国家12个有关部委联合开发的被称为“中国电子口岸”的口岸执法系统将于今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4个进出口口岸试点运行。该套系统作用在于不但使企业在网上办理进出口成为可能,而且还严密了政府对口岸的监管,加强了打击走私、骗税、骗汇活动力度。系统开通后,进出l_l企业在网上可以直接向海关、国检、外贸、工商、税务等政府机关审办各种进出口和行政管理手续,实现了政府对企业“一站式”服务。海关启动电子口岸@刘源!记者~~  相似文献   

13.
《数码世界》2006,5(9A):4-5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口岸)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建设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工程(国办发[2006]36号文件)。建设天津电子口岸,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快天津口岸和滨海新区发展,实现口岸“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监管规范、成本低廉”总体目标,构建集约化、信息化大通关管理模式,服务内地企业,促进区域发展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也是以海关总署牵头的中央部委按照国务院总体要求,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原则,推行电子口岸系统,支持地方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10,(13):60-61
新晔集团公司(SERIAL SYS-TEM LTD)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新加坡,在亚太多个国家设有分部。1992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集团于2001年在香港成立新晔电子(香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通用电子元器件之国内分销商。陆续在中国深圳、北京、上海、厦门、青岛、成都、苏州、南京等地成立分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在酝酿,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推动口岸信息化向高端发展的重要趋势。电子口岸作为口岸信息化综合应用的关键领域,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按照规划,N2015年,我国基本实现网络化协同口岸监管模式,基本实现大通关“一站式”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与电子ISI岸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9日,GDS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GDS万国数据)与宏碁电子化信息管理中心(Acer eDC)在深圳联合召开推介会。双方表示,将通过战略合作,建立海峡两岸数据中心联盟,共同为中国及亚太地区政府、企业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数据中心、灾难恢复以及IT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今天,报关数据共享难,政府审查部门公章难以代替,这些问题几乎阻碍了地方电子口岸的下一步发展。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着手通过电子公章认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政府公章难以代替的难题,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但是解决数据共享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辽宁电子口岸在借鉴浙江等地电子口岸的建设经验基础上,经过3年的电子口岸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其主导的“一个窗口、一次登录、一次申报、全程通关”的电子口岸通关申报业务模式已经初步显现出轮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息化》2005,(16):93-93
电子口岸 2000年7月国务院决定,由海关总署牵头,会同外经贸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捡总局.外汇管理局.人民银行,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12个部委联合共建电子口岸。2000年12月,电子13岸在全国正式试点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化》2012,(16):22-31
通过业务与科技紧密结合,海关的信息化多年来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海关“金关工程”建设,目前已形成了电子海关、电子总署,电子口岸的全方位应用格局。  相似文献   

20.
陆鹏 《数码世界》2007,6(11A):16-16
过去需要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结的通关、结汇、税务等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手续,现在仅需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这就是电子口岸创造的奇迹。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要求政府的高效率。对于口岸来说,就是快速的通关。电子口岸恰恰适应了这一趋势,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让通关接上了高速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