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绍兴市镜湖新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市镜湖新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6年5月20日被中央政府授予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是建设部指定的9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中惟一一个位于浙江省境内的,镜湖新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体现了生态敏感环境在城市创造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生态世纪,城市生态恢复规划正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日本东京野鸟公园和加拿大多伦多汤米逊公园,介绍城市弃地生态恢复规划两种不同作法,为我国城市快速扩展过程中的弃地生态恢复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要  吴善荀 《四川建筑》2021,(3):14-16,20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价值是城市发展的不变追求,公园城市是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提出的以生态资源为抓手提高城市综合价值的新发展模式.文章从生态资源价值最大化角度探讨了建设面向未来公园城市的发展路径,提出通过构筑条块结合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形成"四级条形公园"串联"四级中心公园"的无边界公园城市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城市生态和谐的关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学、设计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湿地公园未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培养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的高校需要以此为鉴,对人才的培养要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同步,保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为城市生态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文章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教学意见,进而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的具体意义,旨在提高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城市生态公园的选址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公园自身尺度上的合理规划设计,还取决于城市尺度上公园与城市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所以城市生态公园的选址布局实质是研究它在景观结构中的合理位置.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单点选址的优先次序和生态战略点的选取,并对多点布局原则和景观指数的应用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较高标准,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要.以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为基本思路,通过景观格局恢复、优化功能格局、焊接文化生态、协调植物群落、强化社会调控等方法和措施,探讨以生态修复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图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从生态城市到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再到公园城市,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的探索未曾停下脚步。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作了"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公园城市理念开始得到探索,相关实践徐徐展开。从私园到公园,公园建设愈发完善从世界上第一个公园建成至今也不过170余年,但在这其中,公园的发展融入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公园应运而生。本文浅析了山地型生态公园的内涵,总结了其特征,并概括了依托自然山体建设生态公园这一类型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成都青龙湖公园为例,通过使用后评价(POE)分析城市生态公园的价值和不足,以此对城市生态公园的资源再次分配做更优解,发挥各类资源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的增益作用,延续城市生态公园的价值发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工程日益增多。城市遗址公园通常是一座开放式城市生态文化公园。以曲江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查和实测分析手段,对不同声景观特征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曲江遗址公园声景观生态设计要点,揭示了遗址公园声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性,为国内遗址公园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海霞 《山西建筑》2009,35(34):354-355
结合榆次潇河公园设计,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的角度为出发点,从公园规划布局、公园主题植物群落的实践操作、湿地景观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当今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向,以促进城市郊野森林公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明  孙江宏 《华中建筑》2013,(12):83-86
在全球对公共安全高度关注之下,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逐渐成为公共安全规划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相对于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的实践层出不穷,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中的矛盾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处理好各类生态问题,如公园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公园生态性与景观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需要重点解决。可拓学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门原创性学科,可以弥补解决矛盾问题的不足.因此.基于可拓方法进行城市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策略研究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论文首先对城市生态安全公园概念进行界定与探讨,指出常规设计理论用于解决生态安全公园规划矛盾问题的不足,然后基于可拓学方法,从大量的生态安全公园规划问题入手,采取可拓分析与变换等手段,得出较好的规划策略,为生态安全公园规划方案制定与编制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鸿琳  王跃 《规划师》2011,27(11):92-9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绿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用生态理念指导的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方向.宜昌市六泉湖公园规划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从公园选址、公园分区模式、交通组织、竖向处理、绿化植被配置和生态技术引入六个方面着手,构建了高品...  相似文献   

14.
尝试使用位置大数据,基于使用强度、生态敏感度(SE)与景观安全格局(LSP)指标对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空间维度上的公园使用强度差异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造成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1)不同空间维度的使用强度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的影响,生态敏感度大于景观安全格局;2)生态敏感度与使用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廉毅锐 《山西建筑》2014,(21):15-16
阐述了中国前三代产业园的发展状况,引申出了第四代产业园的规划理念,并以天津鸿仓产业园为例,探讨了都市产业园建筑、公共空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营造模式,促使其成为与城市关系融洽的都市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6.
公园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由各要素独 立运行转变成为城市自然系统整体联动,传统生态修复中以单 项要素和单一问题为对象的保护修复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公园城 市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要求。基于既往生态修复 方法和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思路,探讨耦合公园城市理念的 城市自然系统整体修复方法,提出由对象层级确定、生态问题 识别、策略路径构建、项目实施引导组成的修复框架,并以成 都市东进区域为例,从资源状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三方面 对公园城市自然系统进行整体修复,以期为公园城市建设及山 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经验启示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秀英  丁誉恒 《山西建筑》2009,35(12):13-14
阐述了生态基础设施的含义,分析了大连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战略,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大连湾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而促进生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让森林进城,让公园下乡。北京市近年来着力打造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宜居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解读,分别对新城滨水森林公园、近郊郊野公园、中心城区城市休闲森林公园三种城市森林公园类型进行初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北京市森林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纪公园是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兴建的一座展示海派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建成开放以来,呈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通过规划设计、自然景观、文化内涵、日常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了世纪公园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其对上海提高公园绿地规划和管理水平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