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日,工信部接连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南》")以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规范条件》修订稿")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修订稿")。其中,《指南》意见从回收方面给予更科学的指导;《规范条件》修订稿和《办法》修订稿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动废旧动力蓄电池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为适应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新形式,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印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简称:《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简称:《管理暂行办法》),两个行业  相似文献   

4.
正为适应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新形式,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两个行业规范文件。其中,《规范条件》明确对新能源电池企业在布局和项目选址、技术装备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要求、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人身健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具体解释和原则要求。工信部明确指出,《规范条件》中的综合利用是指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3月23日,工业和信息文化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出从事废钢铁、废塑料、废旧轮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的企业可以自愿申报,并于2021年5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和审核意见等电子版通过工作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申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截至2020年底,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色金属》2014,(19):71-71
正监测时间:2014年9月10日~9月24日1.工信部发布《铅锌行业规范(2014)》(征求意见稿)9月12日,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规范和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工信部发布了《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4)》征求意见稿。2.我国首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年度报告出版近日,由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我国第一份专门针  相似文献   

8.
正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征求意见稿,工信部将引导行业绿色发展,龙头企业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获得支持。意见稿对再生铅准入企业的项目建设条件和企业布局、生产规模、质量、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
《轻金属》2021,(4)
正2019年9月上旬工信部发布了《镁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稿是对《镁行业准入条件(2011年)》的修订版,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镁矿山、采用硅热法冶炼工艺的镁冶炼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镁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分为七部分:企业布局,质量、工艺和装备,资源和能源消耗,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规范管理。全文见《中国有色金属报》 2019年9月10日第7版。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再次明确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品的设计要求、生产要求和回收责任等。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不过通篇浏览下来,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整套暂行办法中并没有给出一套正确、完整的管理机制和回收利用机制,而是选择了让主机厂自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动态     
环保部即将提高铅酸蓄电池企业准入门槛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技术政策》),提出了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在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于11月30日前完成意见反馈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评估?动力电池的第二次生命将应用于哪些场景?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今年年初国家7部门就曾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与《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废旧动力蓄电池市场化回收利用。根据研究机构Circular Energy Storage最近的一份报告,2018年全球二手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亿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贵金属》2020,(2):8-10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铅锌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涉及有色黄金产业政策发布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对黄金等生产指导目录(鼓励、限制、淘汰)进行调整,2019版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发布,将对环境保护、有色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黄金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技术一直都是行业与市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消费者购车时最关注的就是动力蓄电池性能,而对于相关参数和后续的使用、维修和回收等感到茫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实际表现、循环次数和换新等也是有很多的困惑,这一现象或将随着工信部的最新政策得到解决。溯源管理能够对这些信息更好的监管,也便于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责。7月3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公布,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进入快轨,提前布局回收利用与梯次利用的企业正在抢摊市场,动力蓄电池退役潮也将大举逼近。据预计,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将在2018年开始爆发,规模可达50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将会是新"蓝海"吗?带着这个疑问,也为了厘清动力蓄电池回收与利用的来龙去脉,《资源再生》杂志的记者采访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延莉女士。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3日,工信部印发《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其中指出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法规,督促企业加快履行溯源和回收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电动公交车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过十年。这十年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屡创新高,也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探索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多元化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推动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选择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基础好、区域带动性强、有积极性的地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工信部公布《铝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涉及企业布局和外部条件、质量、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规范管理等方面。该规范条件适用于已建成的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准入。一是设立探矿权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二是探矿权申请人应是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