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鄂  石振原 《辐射防护》1992,12(3):208-216
本文报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区布设25×25km 和50×50km 网格点740个,各类加密点884个。调查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81、5.94和5.76×10~(-8)Gy.h~(-1);(2)道路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点平均为5.63×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92和9.86×10~(-8)Gy·h~(-1);(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3.90和3.55×10~(-8)Gy·h~(-1)室外分别为4.40和4.01×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3.82和13.42×10~(-8)Gy·h~(-1),室外分别为10.22和9.77×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新疆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3、0.32和0.86mSv,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全区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1.13×10~4人·Sv。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336个。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按网格,点(以下简称为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53、8.48和8.5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9.10×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3.39和13.68×10~(-8)Gy·h(-1);(4)宇宙射线致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仅均值,室内分别为2.39和2.36×10~(-8)Gy·h~(-1),室外分别为2.74和2.73×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5.78和16.04×10~(-8)Gy·h~(-1);室外分别为11.27和11.28×10~(-8)Gy·h~(-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1、0.77和0.98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4.6和5.8×10~4人·Sv。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陈夏冠  朱耀明 《辐射防护》1991,11(4):266-274,265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 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173个,各类加密点170个。调查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均值分别为9.26、9.23和8.71×10~(-8)Gy·h~(-1);(2)道路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点平均为10.64×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58和15.65×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2.42和2.39×10~(-8)Gy·h~(-1),室外分别为3.03和2.99×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8.00和18.05×10~(-8)Gy·h~(-1),室外分别为12.29和11.70×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福建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84、0.22和1.06 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31、0.60和2.91×10~(-4)人·Sv。调查中发现“鬼头山”天然γ辐射异常本底区。该区(约2km~2)的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约为40.94×10~(-8)Gy·h~(-1),是全省平均值的4.4倍。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俊山  陈宝田 《辐射防护》1990,10(6):449-459
本文报道了山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62个,各类加密点255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39、5.43和5.41×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4.84×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8.09和8.24×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份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3.46和3.36×10~(-8)Gy·h~(-1),室外分别为3.85和3.73×10~(-8)Gy·h~(-1);(5)天然贯穿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1.55和11.60×10~(-8)Gy·h~(-1),室外分别为9.24和9.16×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山西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46、0.30和0.76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0.77和2.0×10~4人·Sv。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锦秋  陈淑萍 《辐射防护》1991,11(3):201-211
本文报道1987年2—12月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及结果。全省共布设测点777个,其中按25×25km 网格在全省均匀布设的网格点216个,各类加密测点561个。调查测量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67、5.62和5.55×10(?)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38×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59和9.3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2.64和2.62×10~(-8)Gy·h~(-1),室外分别为2.95和2.94×10~(-8)Gy·h~(-1);(5)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2.23和11.99×10~(-8)Gy·h~(-1),室外分别为8.62和8.49×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1、0.24、0.75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5、1.2和3.7×10~4人·Sv。调查发现原徽州地区炭化砖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25.56×10~(-8)Gy·h~(-1),明显高于全省建筑物室内的调查结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德亮  王树明 《辐射防护》1990,10(6):423-434
本文报道了1985—1987年河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全省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85个,各类加密测点204个。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5.59、5.51和5.31×10~(-3)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11×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9.39和9.17×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3.05和2.80×10~(-8)Gy·h~(-1),室外分别为3.38和3.11×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2.44和11.97×10~(-8)Gy·h~(-1),室外分别为8.97和8.42×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0、0.25和0.75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7,1.3和4.0×10~4人·Sv。 首次发现“计马石”天然γ辐射异常本底区,该测点的原野、道路、建筑物室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分别为20.92、19.77和27.93×10~(-8)Gy·h~(-1)。  相似文献   

7.
刘洪卿  程慎浚 《辐射防护》1991,11(4):282-290
本文报道了河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全省以25×25 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59个,各类加密测点351个。结果表明:(1)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6.14、6.13和5.84×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60×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9.68和9.53×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外分别为3.02和2.98×10~(-8)Gy.h~(-1),室内分别为2.72和2.68×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外分别为9.16和8.82×10~(-8)Gy·h~(-1),室内分别为12.39和12.21×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2、0.24和0.76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3.88、1.80和5.68×10~4人·Sv。  相似文献   

8.
唐绪兴  梁维华 《辐射防护》1993,13(3):204-212
本文报道了天津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天津市市区以1 km×1 km 网格布点154个,郊区以5 km×5 km 网格布点79个,滨海区和郊县以10 km×10 km 网格布点100个,共布设网格点333个。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7.5、59.5和58.4 n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均值为49.2 n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92.7和93.2 n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份(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5.9和26.0 nGy·h~(-1),室外均为29.7 n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均值,室内分别为119.1和118.6nGy·h~(-1),室外分别为88.1和89.2 n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天津市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49、0.24和0.73 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4.0×10~3、1.9×10~3和5.9×10~3人·Sv。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李文元  杜学林 《辐射防护》1990,10(6):435-448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调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调查结果。在全区110万余km~2的面积上以25×25km网格布设了1018个测点。全区天然环境原野γ辐射剂量率(离地1m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0.96—18.62)×10~(-8)Gy·h~(-1),按测点、面积和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5.45、5.32和5.72×10~(-8)Gy·h~(-1);全区道路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1.07—26.08)×10~(-8),平均值为5.92×10~(-8)Gy·h~(-1);全区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82—18.94)×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26和9.49×10~(-8)Gy·h~(-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3.12—5.55)×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93和3.85×10~(-1),室内变化范围为(2.60—4.6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3.52和3.40×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室外变化范围为(8.31—11.26)×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9.38和9.57×10~(-8)Gyh~(-1),室内变化范围为(11.20—14.67)×10~(-8)Gyh~(-1),按点、按人口加杈均值分别为12.78和12.89×10~(-8)Gy·h~(-1);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及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84mSv和1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10×10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1608个网格点,各类加密点210个。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人口和面积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65、5.66和5.65×10~(-8)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5.17×10~(-8)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9.47和9.34×1~(-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68和2.66×10~(-8)Gyh~(-1),室外均为2.98×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2.15和12.00×10~(-8)Gyh~(-1),室外分别为8.63和8.64×10~(-8)Gyh~(-1);(6)字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山东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4、0.51和0.75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79、3.80和5.59×10~4man·Sv。  相似文献   

11.
修订我国辐射防护标准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6,16(4):241-257
本文讨论了修改我国辐射防护标准的必要性。论述了在修改时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1)何种天然辐射源产生的照射应作为职业照射;2)怀孕妇女照射的控制;3)慢性照射和行动水平;4)潜在照射的控制;5)保健监护。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青海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50km×50km的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188个,另外布设各类加密点391个。调查结果表明:(1)青海省原野Y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9.8、68.2和62.2nGy·b ̄(-1);(2)道路Y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为62.5nGy·h ̄(1);(3)室内Y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94.5和103.5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串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78.2和61.3nGy·h ̄(-1),室外分别为95.4和72.1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81.7和155.8nGy·h ̄(-1),室外分别为157.6和140.3nGy·h ̄(-1);(6)天然Y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3、0.57和1.10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0、0.23和0.43×10 ̄4人·Sv。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高压电离室在湖面、海面上和高空中测量宇宙射线在空气中的电离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照射的控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益华 《辐射防护》2001,21(5):300-303,313
近年来,对天然照射的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可能产生天然照射增高的所谓“NORM”问题的方面很多,本文在介绍国际上上对天然照射控制原则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加强天然照射防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特别介绍了ICRP第82号建议书中的有关定量参考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开展国民剂量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讨论了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云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630个,各类加密点955个。调查结果表明:(1)云南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6.0、64.8和66.7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值为63.2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91.4和93.1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40.6和39.9nGy·h ̄(-1),室外分别为45.6和45.1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33.7和131.3nGy·h ̄(-1),室外分别为112.3和109.7nGy·h ̄(-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1、0.36和0.88mSv,所致全省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7、1.2和2.9×10 ̄4人·Sv。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芳  李缉银 《辐射防护》1994,14(4):276-283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的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59个,另外布设各类加密点433个。调查结果表明:(1)陕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2.0、63.0和61.0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为63.0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100.0和98.0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32.0和31.0nGy·h ̄(-1),室外分别为37.0和36.0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30.0和131.0nGy·h ̄(-1),室外均为99.0nGy·h ̄(-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5、0.28和0.83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63、0.83和2.46×10 ̄4人·Sv。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甘肃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647个,各类加密点346个。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2.9、64.5和62.6n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值为60.8n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101.6和99.2n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43.3和45.0nGy·h-1,室外分别为49.4和48.4n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45.0和144.1nGy·h-1,室外分别为113.4和113.1n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6、0.39和0.95mSv,所致全省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1×104、0.77×104和1.87×104人·Sv。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的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00个,另外布设各类加密点324个。调查结果表明:(1)吉林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54.5、58.1和55.7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为57.6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94.4和92.9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9.2和28.3nGy·h ̄(-1),室外分别为32.8和32.3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22.1和122.7nGy·h ̄(-1),室外分别为88.5和90.4nGy·h ̄(-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1、0.26和0.77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2、0.6和1.8×10 ̄4人·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