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感知层、云架构信息接入与管理层、交通管理与服务应用层三层结构,并分析了各层的组织结构及应用功能。其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道路、车辆、事件的状态信息全面感知及传输,运用支持物联网技术的云接入、云处理、云管理以及应用系统整合能力解决海量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高效处理。系统架构方案,可以实现交通运行状态感知信息和业务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为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网运行日常管理效率与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搭建了基于车联网的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并进行了小规模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新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效果良好.该系统有助于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为车联网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和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融合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信息融合技术,给出了多系统调制识别方法.单个系统利用高阶累积量构造识别特征.数据加权、特征平均、最小距离方法分别用于多系统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的融合.仿真结果显示多系统的调制正确识别率高于单系统的正确识别率,其中基于数据层融合的正确识别率高于基于特征层和基于决策层融合的正确识别率.说明信息融合有助于提高调制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必须将各种类型交通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其中,数据库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章就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的相关设计要求,具体说明数据库技术在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车辆网的发展和部署,以及结合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必然会持续性获取大量人、车、路、环境等交通参与方的多源基础信息。那么将车联网中获取的有效交通信息运用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智能交通领域,就可以达到人、车、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高效、准时、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运输系统。文章首先阐述车联网大数据下的交通信息对交通信息特征、研究状况和系统结构;其次对交通服务信息的处理及发布方式进行研究;最后从系统分析设计的角度对大数据环境下车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解耦、技术架构和大数据应用框架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它将物联网与智能交通有效结合。车联网系统融合了传感、网络、计算、控制、智能等先进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汽车进行全程控制,对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性,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服务,确保人、车、路、环境的畅通、安全、高效运转,达到人、车、路、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工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工控系统信息数据交互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协调配合的工控系统数据平台架构,对实时数据采集管理模块、业务数据采集管理模块和异常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分析.选取MySQL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并配置功能需求与结构导向相结合的系统软件.采用模糊理论检索工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宋莺 《信息通信》2013,(4):17-18
在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应用系统中,需要对交通信息的位置进行编码,可以使用不同的位置参考方法表达交通信息的位置。文章通过研究交通信息位置参考方法与编码技术,提出在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中的交通信息的位置表达方法,采用动态位置参考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单一历史客流数据分析结果已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应用对数据精准性、时效性的需求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监测方法.首先采集城市轨道交通多源实时数据,数据源包括AFC系统数据、移动支付平台交易数据、车站视频数据、基于5G基站的人员定位数据、车辆称重系统数据、车载视频数据;然后采用分布式架...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环境下的多服务器多分区系统中存在海量数据,传统串行数据挖掘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无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并行处理,挖掘效率低。针对该问题,设计云计算环境下多服务器多分区数据挖掘系统,其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平台即服务层、软件即服务层,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高效挖掘。系统通过平台即服务层中的多服务器多分区数据处理模型,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运算,并基于MapReduce机制实现K均值聚类数据挖掘算法的并行化,通过Map和Reduce函数实现多服务器多分区数据的并行挖掘。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大幅度降低了云计算环境下多服务器多分区数据的挖掘时间,提高了数据的挖掘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已有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数据,对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管理的基础,对城市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的必要性,接着进行了系统的逻辑设计和功能设计,并总结了系统的创新点,最后展示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实时路况、日拥堵路段和交通拥堵指数。目前该平台在广州市应用状态良好,每天采集6604万条浮动车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分析评价结果,为广州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调整优化、辅助决策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持,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存在于公路交通信息资源的"信息孤岛"为切入点,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有效途径,提出信息资源整合,构建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机理,全面阐述数据中心的功能,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的整合所需要的应用系统主要有综合运行分析系统、公路建设整合管理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应急处置系统。  相似文献   

13.
姚远 《信息技术》2010,(3):26-29
通过对应用系统分层原理的论述,详细说明应用.NET技术构建针对通用系统的多层对象模型的过程:包括利用.NET数据提供组件完成数据访问层各组件核心功能、以类型化数据表的对象展开的领域逻辑层各组件分析的方法以及领域逻辑层中针对多个对象的事务型管理等.最后例举了应用本套通用对象模型实现的应用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利用城市智能交通数据提供城市出行信息的系统,通过此系统,用户智能手机终端应用软件可以及时获取城市道路出行路线建议和周边实时交通信息,该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相结合的尝试性应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交通服务系统的内涵和其网络建设的重要性,之后以交通服务系统应包含的功能应用为基础,对其网络建设给出了一种设计.设计充分考虑到交通服务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的关系,在网络层面上保证了二者功能的实现,同时指出了网络设计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些因素,对于交通行业内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普及,对电缆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电缆火灾预警算法,通过融合多传感器特征层的数据信息,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特征层融合实现电缆火灾预警.搜索最佳特征融合系数;使用多传感器分别采集电缆周围的温度、烟雾、CO的数据信息;在特征层数据融合的...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XML Schema表示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中存在的冗余性,提出了一种基于XMLSchema的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三层表示模型。它将XML Schema内建数据类型作为最底层;抽取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中共性的部分,将其用内建数据类型表示,形成三层表示模型的中间层;利用内建数据类型和中间层数据类型描述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及其扩展数据元形成该模型的最高层。针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中共性部分的修改,只需修改模型的中间层即可,因此所提出的三层表示模型具有简洁、易维护、高效的优点。该模型对于消除“交通信息孤岛”,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交换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RDS技术的发展及系统原理,描述了RDS系统的数据编码规则,着重介绍了实时交通信息RDS-TMC,说明了标准TMC数据报文的内容及解析后可提供的交通信息内容。提出基于RDS技术构建实时交通信息接收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典型系统的功能构架图示,介绍了系统各主要功能模块,说明了实时交通信息数据的应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晓楠  高婷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185-187,192
公路路网化是我国交通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各种不同等级的公路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路网系统。如何有效的向在网车辆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制约路网交通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在对短消息技术在路网交通信息发布中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刻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消息技术在交通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实例,从而更好地为路网提供有效而快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交通信息广播网CTIR中国交通信息广播网(CTIR)工程是广播电影电视部为配合全国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供路况和交通服务等信息而实施的全国性广播系统工程。它是中国数据广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信息源系统、地方信息源系统、中央对地方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