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批工件安装在夹具上进行加工,当设计尺寸不是该工序尺寸时(即对刀尺寸、直接可测量尺寸等),则必然会引起定位误差。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按一般规定,定位误差约占该工件的尺寸公差1/3~1/2左右。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以往按它们对工件尺寸影响变化,同向相加,反向相减进行判断,易出差错。若用全微分法求算定位误差,则方法简便、可靠。在解尺寸链时,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机床夹具定位误差分析准则:定位误差(包括夹紧误差)必须是位移误差的分量与加工尺寸方向一致时才成立,否则该误差可视为零。一、基准不重合时的定位误差图1中n表示加工尺寸A的设计基准,O表示工件的定位基准。n与O的联系尺寸为S;设其误差为△S,它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分量(投影)为λ;定位基准的位置误差δ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分量为δ_p,则定位误差△_(dw)值为:式中:——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连线与加工尺寸方向间的夹角;β——定位基准的位移误差方向与加工尺寸方  相似文献   

3.
用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扬波 《机械》2000,27(Z1)
定位误差指的是在应用夹具安装工件进行定程法加工时 ,工件的设计基准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位置变化。这种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称为定位误差。产生定位误差原因有二 ,一是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基准不符误差 ,二是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基准位移误差。全微分方程能同时反映上述两种误差所决定的定位误差 ,为定位误差的计算提供便利。1 误差计算的全微分方程式设工件装夹后需加工达到的几何尺寸为y ,而与y有关联的各个几何尺寸为x1,x2 ,… ,xn…  相似文献   

4.
1.计算定位误差的原因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工件的定位误差实质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  相似文献   

5.
一、定位误差的传统计算方法在夹具设计或夹具精度核核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ΔD)通常接下面的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分析工件的加工要求及定位,分别计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ΔB)和基准位移误差(ΔY),然后根据ΔB和ΔY对加工要求的综合影响,用公式面ΔD=ΔY±ΔB将二者合成,求出定位误差面。的大小。此即定位误差的传统计算法,该方法的要点:1·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尺寸(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公差在加工要求方向上的投影。2.基准位移误差的大小等于定位基准本身可能产生的最大位移量在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工件在加工时,首先应在机床夹具上定位。由于工件定位基准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尺寸制造误差及其配合间隙、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工件以多基面定位时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这三种原因,引起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化量即定位误差。定位误差极  相似文献   

7.
一、定位误差的产生与组成工件定位时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及定位元件上各尺寸的制造误差所引起。工件上某一尺寸的定位误差,是指一整批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该尺寸方向上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其值的大小可用两极限尺寸的工件定位时所产生的误差计算求得。同时工件定位时,在不同的尺寸方向(相同或不同)上也会产生定位误差,但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显然这与尺寸标注的方式有关,因此定位误差可用矢量表示之。定位误差通常由基准不符误差(即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用符号“△不符”表示)  相似文献   

8.
六点定则只解决了工件的宏观定位精度问题,要完全解决工件的定位精度,还必须研究与解决工件的微观定位精度问题,即必须针对工件某特定的具体表面进行研究,研究它们的位置误差及基准不重合误差对某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相互位置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即必须研究工件的定位误差及其计算问题。本文介绍用矢量法对定位误差进行计算。具体将按单基准定位及组合定位这两种最典型的情况进行讨  相似文献   

9.
工件在机床夹具中安装进行机械加工时,首先必须保证工件育正确的定位。所谓正确的定位,除需遵守六点定位的基本原理外,还应保证在工件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因此,如何正确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是摆在机床夹具设计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关于加工尺寸的定位误差Δ_(DW),一般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工序基准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_(BC)和定位基准的基准位置变动误差Δ_(JW)。前者Δ_(BC)。是指由于定位基准用的不是工序基准(加工工序图上的尺寸起始基  相似文献   

10.
定位误差Δdw是由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和基准位移误差Δdb合成产生。其中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是由于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变化量。基准位移误差Δdb是由于定位副不准确(当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完全重合时,定位副准确),引起一批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相对产生的最大变化量。下面以工件内孔在心轴上定位为例,系统的讨论定位误差Δdb的计算。其结论对一般定位方式定位误差的计算也适用。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生产的造纸机零件(如摆臂、机架、轴承座)、其孔、面的位置尺寸是以V形键槽为基准的。位置尺寸的公差为±0.2mm,键槽端面主要尺寸如图1所示。在加工中以键槽为基准定位,按深度15.5_0~(+0.1)mm计算。基准所产生的槽向位移误差可达0.1mm。若使用图2所示结构和端面尺寸的定位键,由于定位键误差0.043mm以及机床的T形槽配合引起的横向位移可达0.07mm,则基准定位误差可达0.17mm。这样,工件加工中很容易产生位置尺寸超  相似文献   

12.
传统毛坯尺寸设计方法中,毛坯尺寸基准与零件图上的基准一致,忽略了工艺过程的差异,使得加工余量误差增大。基于最短尺寸路径原理,以减小毛坯尺寸的累积误差为目标,对平面毛坯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进行归纳总结。以车床杠杆零件为例,根据工件的组合定位的情况,将多个基准抽象成一个基准向量,进而确定毛坯尺寸基准,最终完成杠杆毛坯尺寸标注。通过对比传统方法和新方法下各加工面的粗加工余量以及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尺寸误差,得出新方法可以减小加工余量误差,提高了工件加工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13.
<正> 现在的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加工件用作定位基准的表面总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误差,所以在一般定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误差,即定位误差中的基准位置误差。过去常常对定位误差计算法只是计算平面内产生的误差。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越来越显示了定位误差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用矩阵法表达更好,矩阵法可以计算工件空间任意点的误差。它还可用计算机求解,便于确定工件最佳定位方案。矩阵法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在夹具精度的分析中,计算工件在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就是计算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引起的一批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加工要求方向上的最大变动范围。在定位副中,一批工件的定位基面可能是其公差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对夹具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来说,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一批工件在单个夹具中加工,夹具定位元件的尺寸在夹具制造好后就是某一确定的尺寸;另一种是一批工件在两个以上的夹具中加工(如用一批随行夹具在自动线上加工),这些夹具的定位元件的尺寸则有可能是其公差范围内的任一尺寸。在分析计算基准位移误差时,就要注意区别上述…  相似文献   

15.
图1所示工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工艺流程是:铣基准平面一加工基准平面上的两基准孔一以一面双孔定位加工其余尺寸。其中,加工两基准孔时对毛坯外形定位的一致性影响工件外形尺寸的正确性;以一面双孔定位加工其余尺寸时对两基准孔定位的精确性影响工件位置尺寸的精密度。对工件的机械加工而言,满足其外形尺寸的一致性和位置尺寸的精密度是衡量工件加工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与夹具有关的各项几何误差,提出了理想要求对刀原则,定位元件理论正确位置等概念,分析了对刀尺寸、对刀误差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与夹具有关的误差系统。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山,一般可用下式表示:式中△dw──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di──刀具对定位元件的对刀导引(以下简称对刀)误差凸。z——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山J——夹紧工件时产生的夹紧误差,一、定位误差凸d。工件在突具中定位,其工序基准在治工序尺寸方向上相对于定位元件的起给基准位置不一致(而不是位置偏移)而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该工序尺寸的定…  相似文献   

17.
将工件-夹具系统用机构模型表示。夹具是机构的机架,夹具和工件的接触副构成了连架杆与机架连接的运动副,定位基准到定位接触点之间的尺寸线为机构的连架杆,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是机构中间连杆或机构的结构杆件,工件加工表面与工序基准之间的工序尺寸为机构的最终目标构件。通过计算目标构件的长度变化或角度变化获得工序系统的定位误差。研究建立工件和夹具定位元件接触副与机构构件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建立加工表面与工序基准的工序尺寸关系、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关系转化为等价机构的转换规则。根据以上映射关系和转换规则,实现等价机构模型的自动建立,利用机构学的各种精度分析方法实现定位误差求解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正>铣床夹具中的对刀装置,用于确定刀具相对于夹具的正确位置,保证工件的加工工序要求,对刀装置主要由对刀块、塞尺、铣刀组成,对刀块的形状、塞尺的大小、铣刀结构可根据加工面的特点进行选择,而对刀面相对于定位元件之间的尺寸——对刀尺寸需通过尺寸链换算才能得到,工件在定位过程中、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有重合、不重合之分,下面从这两方面分别介绍对刀尺寸的确定步骤.1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图1所示为铣削拨叉齿顶面工序图,工序尺寸为25°-0.08mm,工件以φ30圆柱孔,端面及叉口内侧为定位基准,分别在心轴及浮动支承上定位,图2为其夹具简图.此定位方案中,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均为φ30圆柱孔  相似文献   

19.
夹具定位误差分析自动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般夹具的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建立方法。根据工件—夹具系统的误差形成和传递路线分析,将工件—夹具系统分为定位元件、定位基准、工序基准和加工特征等四个要素组成,通过求解四个要素之间的位置变动获得工件—夹具系统整体的定位误差。将四个要素之间的位置及其变动关系用连杆机构模型等价表示,工件—夹具系统转换为接触副等价机构、公差关系等价机构、工序尺寸等价机构等三个等价机构的组合。研究工件和夹具定位元件接触副与等价机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建立方法,研究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工序基准与加工特征之间的尺寸与公差关系所对应的等价连杆机构的建立方法,研究采用机构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表示工件—夹具系统的所有工序信息及其内在联系的方法。利用机构学的机构位置计算方法求解定位误差,实现定位误差分析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李译成 《机械制造》1993,31(10):26-26
一般标注夹具从定位元件到导向或对刀元件的公称尺寸都是按照工件上对应的平均尺寸来确定的,没有考虑如何减小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标注这类尺寸时,应同时考虑如何减小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为什么标注尺寸能减小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这里不妨以图1零件加工来说明。图1零件用钻模钻O孔,以底面A、孔O_1、外圆R定位,定位元件及钻套布置如图2所示。夹具上从定位销至钻套的距离按一般标注法为100±0.015。影响工件尺寸100±0.05的定位误差是销和孔的配合间隙,因为是单边接触,所以定位误差是: 此ΔD总是位于定位销轴线O_2O_2左侧,即:使工件尺寸100±0.05加大。若将定位销轴线O_2O_2右移适当距离,即适当减小100±0.015的公称尺寸,则△D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