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鲤泥湖铜铁矿1号矿体具体开采条件,研究了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替代原来浅孔留矿法的必要性。该方案充分利用矿山现有工程条件,投资减少,见效较快。可为本矿的其它矿体和条件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难题,对比分析了浅孔留矿漏斗放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结合的方案,以安全、高效、低成本为原则,通过现场试验对比,确定矿山Ⅲ盘区矿体开采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亚鹏  于曙华  薛超  孙广猛 《采矿技术》2021,21(5):10-11,22
嵩县山金矿区边缘探获的薄、短破碎小矿体独立于主矿体,不适合用传统的上向水平进路分层采矿法开采。针对此类矿体,提出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自上而下进路开采,不仅缩减了采准工程费用,而且提高了开采效率;该采矿方法较传统的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每吨矿石可多创效益6.1元,经济效益可观。试验结果证明:该采矿方法机械化程度高、采矿效率高、采矿成本低,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焦家矿区主要采用上向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在厚大矿体区域,矿房与矿柱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分一步采和二步采,降低了采场生产效率,且提高了采矿成本。因此,在试验采场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房和矿柱。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综合分析上向水平分层开采过程中的采场的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贵州簸箕田金矿复杂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3种采矿法(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不同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字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高度3 m、宽度6 m的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最优,更符合矿山开采安全、稳定、经济要求。研究成果对类似复杂矿山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湘安钨业大溶溪矿区已有25a采矿历史,随着Ⅰ、Ⅳ矿层的开采已逐渐不能够满足生产矿量需求,开始将低品位Ⅱ、Ⅲ矿层纳入开采范围。因矿体厚大,不适用原有全面法进行开采,拟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并针对此采矿法作出相应的采矿系统配套与采矿结构布置,并确定了凿岩与爆破参数。应用结果表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开采低品位矿层。  相似文献   

9.
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一直采用脉外采准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矿石损失率达22.60%,通过革新传统的房柱式充填采矿法,实施房柱交替式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矿损失率降为5%,盘区生产能力提高到800~900 t/d,提高了矿区服务年限,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青顶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表明: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体内外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矿山压力逐渐增加,矿体赋存条件变得更加复杂,严重影响了采场的稳定性。为有效解决金青顶矿区深部矿体的开采问题,针对目前矿山采用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副中段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别进行比较,优选出适合金青顶矿区深部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阿根廷MSG铁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开采问题,提出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两种方案。通过对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证明该矿更加适合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为国内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达铅锌矿100 m中段矿体构造发育,厚度较大。为确保矿山安全高效回采作业,同时降低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提高资源回收率,提出了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沿矿体走向划分盘区,盘区内自矿体下盘向上盘每隔4~6 m划分一个采场,采用间隔式进路回采结束后进行接顶充填,充填体养护后进行下一循环的回采工作。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在杜达铅锌矿100 m中段成功应用,以进路为回采单元,缩小了采场暴露面积,控制了顶板,保证了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且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将损失率与贫化率降低到10%以内,提高了资源回收率,矿山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践表明,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是开采倾斜中厚破碎矿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方七林 《矿业快报》2007,23(11):39-40
结合金蟾公司黄狮涝金矿应用实践,介绍了下向水平分层进路碎石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艺,以及在黄狮涝金矿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创造性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组合开采的新方案,采场下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部采用浅孔留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成功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矿石运搬难题,同时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指标和采切成本。实践表明,组合开采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182.5t/d,采矿损失贫化指标降低了3~4个百分点,采切比由原来的7.1m/kt降为3.64m/kt,既保证了回采安全性,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林荣平  李真 《采矿技术》2018,18(4):8-10,17
义兴寨金矿属于典型的矿岩不稳固急倾斜极薄矿体。矿山现有的分层采矿法存在劳动强度较大,损失、贫化较大,采场通风效果差等问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矿山安全开采的需要。根据矿山现状,初选4种适合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并采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验证。依据评判最终结果,对于厚度≥0.40m的矿岩不稳固急倾斜极薄矿体推荐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联系生产实际,推荐的采矿方法生产能力较大,矿石贫化、损失率低,回采安全性高,较好地解决了矿山采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根据矿体开采的移动角分析了陆地沉陷大小及其范围,得出主断裂面上地表最大水平形变量为0.32 mm/m,最大曲率是0.08×10-3 m,建筑物损坏等级分类为Ⅰ级,应该加强地表位移的监测及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多变产状矿体传统采矿方法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回采率低、安全风险高等缺点,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倾斜竖分条采矿法优点研究提出了复合型充填采矿法,开发了共用采准工程系统进行分区分条分层联合采矿,有效避免了人员在高顶板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实现了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采场生产能力提高至86 t/d,采矿损失率小于6.3%,贫化率小于5%,综合采矿成本为74.1元/t,较之前降低了15.4元/t,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砖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法在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东金矿在开采破碎矿体时 ,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砖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法进行区段连续回采 ,降低了损失贫化 ,作业安全 ,经济效益显著 ,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9.
玲珑金矿东风矿区原采用盘区中深孔分段出矿采矿法回采,但由于矿体倾角变缓、开采深度增加和开采规模扩大,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在充填系统建成后,东风矿区全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为探求合理的回采顺序,运用FLAC3D软件对不同回采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采场在不同回采顺序下压应力、拉应力、垂直位移和塑性区等特征,得出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急倾斜薄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矿体连续性差、生产能力低等问题,以阿尔哈达矿业公司深部接续工程Ⅰ-3矿体为研究对象,对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进行了调查,根据该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对传统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上向水平分层分级尾砂充填采矿法,形成了一套针对急倾斜薄矿体高效开采的回采、充填体系。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大幅提高了采场出矿量及采矿作业安全性,采矿损失率降低至6.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对同类型矿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