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对传输承载的新需求: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灵活调度、网络切片等,以及承载网组网架构特点,文章从不同场景、不同运营商分析5G承载网的前传、中传、回传方案,并从网络架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光缆和综合业务区建设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对于5G传输承载网,运营商需根据自身网络现状,围绕基础设施,结合综合接入区和DC机房整体规划,快速推进传输承载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4G网络部署的日趋完善以及新的业务需求不断出现,致使针对5G的研发被迅速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未来5G的应用场景及对承载网的关键需求分析,提出了5G承载网的结构调整方向和相关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叶亚伟 《通讯世界》2016,(22):48-49
从目前现网承载的业务种类来看,城域传送网主要承载的业务有2G/3G/4G基站业务、集团客户业务和家庭宽带业务.而业务预测数据重点根据无线网、家庭客户以及集团客户等各业务网络提取,同时也考虑了IP城域网和少量ICT业务,并根据各业务网带宽需求模型,推算对分组传输系统、波分传输系统和PON网络系统的承载需求.同时,各传输系统的建设也会对传输机房、光缆和通信管道提出承载需求.本文通过各业务预测通过典型的计算方法估算传输机房、光缆和通信管道的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4.
王林  姜志远 《通信世界》2010,(43):30-30
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传送技术,PTN借鉴了SDH技术中完善的保护倒换、丰富的OAM、良好的同步性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等特性。城域传送网是电信网的基础,为所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传送网所承载的业务向IP化、宽带化、全业务化方向发展,业务需求驱动着网络向All IP化发展,PTN承载网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的主流IP承载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等主流运营商已开始规模部署PTN承载网。MSTP作为传统的2G承载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建分组传送网络与原有网络将长期共存,3G业务在新网络上开展,2G业务逐步迁移到新网络,两种网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业务交互。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移动4/5G、宽带IPTV、4K电视等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因此业务的发展对该地承载网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针对日新月异的业务需求,该地承载网如何通过需求分析、网络诊断、提出规划思路等措施来实现移固业务的综合承载。  相似文献   

6.
姜鹏  顾红芳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204-206,210
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将激发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大量应用场景落地,边缘计算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边缘云网络是承载边缘计算、各类核心网虚拟化网元以及各类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基础设施层,其建设是5G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文章分析5G业务需求,提出边缘云网络需要具有高安全性、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的特征。详细介绍了边缘云网络建设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案,即传统组网方案和SDN组网方案。探讨不同规模的边缘云网络所采用的组网建设方案,满足5G业务稳定承载和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5G在业务场景、接入网、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对承载网提出了“更大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网络切片、灵活组网等新需求。结合STN架构,分析了STN的SRv6、FlexE、随流检测、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并对STN和SPN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STN 5G业务具体承载方案,满足了5G 2B和5G 2C业务差异化承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随着宽带业务的持续发展.承载网骨干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带宽压力。同时.路由器100GE端口需求开始出现,10G/40G传送承载网已经不能满足超宽带和100GE端口的需求.在骨干层实现100G传输已经是网络建设的主流。100G波分传输的工程应用需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5G的规模部署,对传输网络提出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要求。作为面向5G的综合业务承载平台,切片分组网(SPN)统一承载无线业务、家庭宽带业务和政企专线业务等,业务量的激增迫使SPN汇聚层和核心层急需大带宽长距传输技术。对SPN彩光技术及组网方案进行研究,包括业务需求、技术方案、组网方案、产业及标准进展等,并进行实验室和现网测试,验证SPN彩光组网功能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5G承载网切片技术是满足5G业务,特别是垂直行业场景对差异化服务质量保证需求的基础。对如何在网络基础设施层、网络切片实例层以及网络切片管理层将“IPv6+”关键技术与承载网切片结合使用进行了研究。以北京联通为例,介绍了智能城域网向基于“IPv6+”的承载网切片演进的演进目标、应用场景、演进计划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