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洋钢结构物腐蚀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洋钢结构物的腐蚀环境,腐蚀类型以及相应的腐蚀防护做了综述性的描述,并对海洋钢结构物在阴极保护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海洋钢结构物阴极保护工程设计中有参考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阴极保护工程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海洋工程钢结构物水下区域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设计和检测问题,在总结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阴极保护设计及检测相关标准,对铸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过程中参数选取、工程设计推荐参数值及阳极分布定位等进行阐述;针对阳极铸造和阳极检测项、检测评判标准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检测经验提出相应的重点关注项及相关指标。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钢结构飞溅区处于恶劣的腐蚀环境中,现有的腐蚀防护措施中,外覆蒙乃尔合金的方法综合性能较优越,在钢结构防腐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以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个中东油气工程项目(KCROP)为例,系统介绍了蒙乃尔合金在海洋钢结构飞溅区防腐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概要介绍了腐蚀和阴极保护的原理,分析化工厂金属结构物受到土壤电化学腐蚀、异种金属接触构成的电偶腐蚀、土壤不均匀性造成的腐蚀、混凝土中钢筋引起的腐蚀、循环水系统中的腐蚀等,提出了化工厂金属结构物、地下金属结构物与循环水系统的阴极保护,包括牺牲阳极保护丐外加电流保护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何德孚  王晶滢 《焊管》2016,(4):57-64
从海水的成分和海水腐蚀因素对海洋腐蚀环境进行了分析,根据海洋船舶不锈钢管材标准,分析并评估了海洋石油石化用不锈钢管在不同用途和环境下的选材思路,列举并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用不锈钢管的应用案例,最后对船舶用耐蚀合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Cl-孔蚀和缝隙腐蚀是海洋环境腐蚀危害的根本原因,304L钢不具备耐海洋腐蚀的性能,316L钢只能在一定环境和温度下在脱氧后的海水中使用;在自然海水中应用不锈钢管必须采用阴极保护措施;采油平台等油气生产作业船舶中各类管道的选材应先考虑其内部的油气介质成分及其腐蚀特征。  相似文献   

6.
何德孚  王晶滢 《焊管》2016,(5):55-63
从海水的成分和海水腐蚀因素对海洋腐蚀环境进行了分析,根据海洋船舶不锈钢管材的标准,分析并评估了海洋石油石化用不锈钢管在不同用途和环境下的选材思路,列举并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用不锈钢管的应用案例,最后对船舶用耐蚀合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Cl-孔蚀和缝隙腐蚀是海洋环境腐蚀危害的根本原因,304L钢不具备耐海洋腐蚀的性能,316L钢只能在一定环境和温度下在脱氧后的海水中使用;在自然海水中应用不锈钢管必须采用阴极保护措施;采油平台等油气生产作业船舶中各类管道的选材应先考虑其内部的油气介质成分及其腐蚀特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海洋大气环境下腐蚀特点及钢结构涂料、热喷涂及复合涂层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大型钢结构长效防护典型实例,并对长效防护系统几种涂层的经济性做了对比,确立了区门标志钢结构长效涂层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8.
对地下管线上作用强度最大的氧浓差宏电池腐蚀进行了阴极保护研究.发现对宏电池腐蚀阴极保护不足时,不但不能抑制腐蚀,反而会加速腐蚀,这与对微电池腐蚀阴极保护不足时的效果不同.认为用电位值低于0.85V(CU/CuSO_4)的电位进行阴极保护,称为对氧浓差宏电池阴极保护不足.只有达到完全保护时,才能起到阴极保护作用.这对阴极保护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于建造海洋平台管节点的抗层状撕裂钢-E36-E35钢T型焊接接头进行了空气人造海水、阴极保护三种环境皮劳强度研究。讨论、分析了腐蚀环境、阴极保护对E36-E35钢T型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及T型焊接接头与T型管节点疲劳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腐蚀影响效应数学模型和T型焊接接头与T型管节点疲劳曲线的相关图。  相似文献   

10.
西南山区管道埋设地质条件复杂,多条管道在同一管道廊带并行敷设,每条管线均采用独立的阴极保护系统,线路阴极保护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风险。对西南山区并行管道阴极保护系统通断电后目标管线阴保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相互干扰的管地电位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连续监测,选取2个典型并行管段共计5处测试点进行腐蚀速率分析。结果表明,5处位置的土壤自然腐蚀速率为0.080~0.217 mm/a,阴保下的腐蚀速率为0~0.126 mm/a,阴极保护效果良好处腐蚀风险低,土壤自然腐蚀速率是阴极保护下腐蚀速率的几倍、十几倍,在阴极保护良好的条件下并行管道阴极保护间的相互干扰对管道的腐蚀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  相似文献   

11.
由于储罐接管常年处于腐蚀环境中,容易形成腐蚀缺陷,腐蚀缺陷不易检测,且不断向纵深扩展,导致接管泄漏事故发生,因而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该文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储罐接管表面腐蚀缺陷对接管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极化曲线得到模拟所需要的电位和电流密度等边界条件。采用ABAQUSCAE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接管表面不同腐蚀缺陷处的局部电流密度和电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管腐蚀缺陷内的阴极保护效果与腐蚀缺陷部位的形状、大小及深度有关。在腐蚀缺陷部位,阴极保护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使得接管上有腐蚀缺陷的部位不能得到完全有效的保护。阴极保护电流在腐蚀缺陷处被部分屏蔽,尤其是在缺陷底部。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或宽度的减小,缺陷底部阴极保护电位变正,电流密度增加,缺陷对阴极保护的屏蔽作用增强,使阴极保护效果变差。更负的阴极保护电位有助于提高接管腐蚀缺陷部位的阴极保护效果。试验所得结果可以为储罐接管的阴极保护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和中国钢结构特级资质企业,国内唯一集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  相似文献   

13.
埋地钢制天然气管道会受到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作用。榆林南区集输支干线均采用阴极保护(CP)和防腐涂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腐蚀防护。简单阐述了埋地管道腐蚀产生的原因和阴极保护的原理、系统组成。重点对榆林南区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4.
浅海钢质平台的腐蚀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埕岛油田地处浅海,海上平台处于复杂的大气、海洋和海泥等腐蚀环境中,腐蚀问题比较严重,防护质量直接影响到平台的使用寿命。结合埕岛油田的工程实际以及有关标准,介绍了较实用的钢质石油平台所采用的防腐蚀涂层结构及阴极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油井套管阴极保护技术从 1938年开始研究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在美国开始广泛应用。 1986年 ,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制定了相关标准 ,使这一技术向标准化迈进了一步。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 ,油井套管的腐蚀也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着油田的进一步开采。有资料表明 ,油井套管腐蚀以外腐蚀为主 ,阴极保护是公认的控制外部腐蚀行之有效的技术。因此 ,防止和减缓套管腐蚀的阴极保护技术逐步被采用及推广 ,合理的阴极保护设计将有效地延长油井套管的使用寿命。1 试验现状大庆油田目前尚未对油井套管阴极保护技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但对土…  相似文献   

16.
飞溅区作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施与设备腐蚀较为严重的部位,对于其本身乃至上部模块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大型导管架结构为例,飞溅区位于下部导管架和上部组块的过渡区域,受导管架和组块建造周期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制约,飞溅区涂装质量尤为重要。该文从腐蚀机理入手,介绍了海洋钢结构大型导管架建造期间飞溅区的涂装质量控制、检验标准和典型的检测方法,为从事海洋钢结构的建造工程人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建管道多敷设于恶劣环境地区,对管道安全运行提出更高要求,腐蚀是管道失效的重要原因。阐述了近年来管道腐蚀防护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包括阴极保护准则、阴极保护电位测试、高寒区管道阴极保护、阴极保护系统维护、三层结构聚乙烯(3LPE)防腐层剥离、保温层下腐蚀、含套管穿越管道阴极保护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管道工程实践、标准规范和技术现状,提出了可行、合理的应对方法及措施。针对提高国内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管道阴极保护技术未来的科研攻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阴极保护技术的原理,对原油储罐底板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阴极保护技术在3台10dam^3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阴极保护技术可以有效阻止储罐底板的腐蚀。对确保大型储罐安全长周期运行既简单方便又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庆油田输油管线腐蚀严重,影响原油输送的问题,研发了输油管线阴极保护远程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以及管线阴极保护远程监控步骤与功能。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输油管线阴极保护防止了腐蚀,提高了输油管线运行效率,保证了输油管线安全,同时可以远程监控阴极保护状况,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中的硬质聚氨酯塑料泡沫防腐保温管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短期失效问题。本文研究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的性能、进水后对管体及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屏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埋地夹克管道的腐蚀原因和阴极保护现状,从阴极保护的实施、腐蚀环境的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