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型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管束重量大,浮头封头与壳体封头套装尺寸严格,浮头端密封盘根易泄漏等难题。本文合理地优化了其制造工艺,并提出了结构上的改进方案,科学地解决了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为今后此类重型立式浮头式换热器的制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浮头换热器是工程上应用极广的管壳式换热器,由于浮头端管板与壳体不相连,一般浮头换热器管板设计不考虑温差应力作用。建立了某循环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在管程压力、壳程压力和温差3种载荷作用下管板中的应力,并考察了管板厚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厚管板,由温度载荷引起的管板中的应力甚至大于由压力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因此,虽然是浮头换热器,当管板厚度较厚时,不能忽略温度载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4台DGT480-180型锅炉给水泵轴端螺旋密封存在的泄漏严重问题进行了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在不改变轴端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流体动力型机械密封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成功消除了泄漏缺陷。对解决同类型给水泵轴端密封泄漏问题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通过分析流体在浮头式换热器中的流动过程,探讨结构局部过热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结构的改进方案。经过分析,得到了利用旁路连接浮头端和壳程的结构改进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了浮头式换热器的局部过热问题。  相似文献   

5.
浮头换热器能在温度波动和温差大的情况下使用,管束可以抽出,易于检修、清洗等,所以在化工、炼油、制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双壳程浮头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并对双壳程浮头换热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钩圈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管板廉作法兰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管束和管板非兼作法兰U形管式换热器管束的试压工装设计思路,并提出了详细的试压方案。  相似文献   

7.
某石油化工厂对换热器管程进行打压试验时发现严重泄漏。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换热器泄漏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程、壳程介质中均含有S2-,Cl-,造成换热器下端管程内外壁的点腐蚀;同时,缠绕管在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从内壁向外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导致换热器腐蚀泄漏而失效。  相似文献   

8.
浮头法兰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浮头式换热器的浮头法兰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该种法兰的合理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设计方法,从而使浮头法兰的设计趋于安全,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石化行业提供一流设备,我厂重新编制了浮头式换热器及冷凝器产品新系列,为验证新系列换热器制造工艺在我厂实施的可行性,指定FRI·825ⅣB·00(注:FRI—新系列浮头换热器,825—Dg800、Pg25,Ⅳ—四管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换热器标准GB/T 151仅适用于固定端为a型连接的浮头式换热器管板计算,对于b型管板,则需按JB/T 4732附录Ⅰ计算。但该方法涉及一组十一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非常困难。通过对管板力学原理的研究,建立了一组较为简单的三元一次力学方程组,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该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类和简化,从而实现系数矩阵的参数化。该方法不仅能够用于b型管板的强度计算,而且能够用于管板形式为a型、但参数超出GB/T 151曲线范围的常规浮头换热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冷却水换热器腐蚀根源,采用宏观、化学和腐蚀探针分析等手段,对换热器管束的腐蚀泄漏原因进行了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水在进入管程时引起化学反应,造成了管程结垢,导致管束内壁严重结垢而发生垢下腐蚀是造成管束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其中氯离子和溶解氧对管束的腐蚀泄漏也有一定的影响。据以上所述,提出了冷却水换热器腐蚀泄漏的防护措施,换热器管程冷却水采用减缓腐蚀溶剂,电化学措施进行防腐等,提高了换热器的防护和利用率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压加氢换热器Ω环泄漏的修复是一项复杂且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工作。分析了高压加氢换热器Ω环泄漏的原因,并详细地叙述了Ω环缺陷的修复工艺,为Ω环换热器制造或缺陷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列管式换热器是石化行业的关键设备。本文针对换热器失效造成非计划停车的问题,从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泄漏、隔板与列管接触处列管泄漏两方面,分析了泄漏原因,在设计、制造和运行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双相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石化企业一些恶劣工况条件下,但某石化企业原油-常顶油气换热器经短期运行后,在换热器管板部位出现多个泄漏点。通过腐蚀形貌、金相、硬度等检测手段并结合换热管的腐蚀环境,综合分析了该换热管短期泄漏失效的原因,为后续双相不锈钢腐蚀与防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冷热端换热器的优化对于提高气动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利用SAGE软件对斯特林制冷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冷热端狭缝式换热器的狭缝宽度、狭缝数量和翅片厚度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适当减小热端换热器的狭缝宽度和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冷热端换热器都存在最优的狭缝宽度和数量,同时,冷端换热器没有热端换热器的优化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流体机械》2017,(7):74-79
JB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规定不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钎焊板式换热器、半焊板式换热器和全焊板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的技术标准。标准对我国的紧凑式换热器产品走出国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修订从板式换热器国际先进技术状况出发,对板式换热器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结合ISO5148、UL207等制冷系统受压元件安全规范标准,基于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相结合的验证性试验方法,对钎焊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析了钎焊板式换热器主要焊接的型式与特点,采用了ASMEⅨ中钎焊工艺评定的有关内容,首次提出钎焊板式换热器钎焊工艺评定的技术要求;深入研究了板式换热器的泄漏试验,结合EC842的有关规定,对比了不同制冷剂在标准规定工况下的泄漏指标。增加了作为冷凝器的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并增加了热泵机组下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测试工况。和JB8701-1998相比,标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换热器强度胀接接头的泄漏和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 《压力容器》2001,18(3):67-68
列管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而影响列管式换热设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质量。本文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和 16MnR管板胀接后产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图 1   1 基本技术指标该设备为浮头式换热器、其型号为BIS90 0 -1 6- 2 15- 6/ 2 5- 4 11,要求按GB151— 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中的Ⅱ级进行制造和验收。管板厚度为 55mm、材料为JB4 72 6— 9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Ⅱ级 16Mn锻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螺杆压缩机油换热器和后换热器产生泄漏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采用高效的管片式结构制造的换热器才能彻底解决振动问题,高效、高可靠性的管片式换热器是压缩机换热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浮头锥体由于焊接变形,在水压试验时发生泄漏,通过分析认为是由于设计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对设计结构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
以某石化企业煤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腐蚀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PENG-ROB物性方法构建腐蚀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铵盐结晶温度、腐蚀介质含量、液态水含量等分布规律,明确了该系统内主要是以NH 4Cl结晶沉积堵塞为主的失效模式。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内无NH 4HS结晶风险,管、壳程NH 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64~170℃,161~171℃,温度段位置位于E104换热器尾端出口以后的低温区。由液态水含量可知,该温度下换热器无充足液态水溶解NH 4Cl,极易发生NH 4Cl堵塞、穿孔、泄漏等问题。结合对E104内部温度分布预测以及现场垢物化验,得知热高分系统内存在NH 4Cl结晶沉积问题,其位于管束出口端向内3.94 m区域,与模拟分析结果相吻合,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加氢反应流出物换热系统的抗腐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