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构建外加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O_3+DNBF和二级出水掺入原污水+间歇曝气生物滤池(IBAF)3种运行方案,进行了不同碳源条件下反硝化、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研究,并考察了可行性与经济性。结果表明,方案1和2分别在外加乙酸钠和臭氧投加量为20 mg/L时,出水T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3.47 mg/L和13.76 mg/L,TN去除率为32.52%和27.88%;方案3在原污水与二级出水的体积比为1:2时,出水TN的质量浓度平均为13.45 mg/L,TN去除率为39.22%。出水水质均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方案1的脱氮效能及运行费用最优;方案3可获得定量处理水深度脱氮和原污水协同处置耦合的效果,适用于生物处理扩容及出水提标工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炼油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炼油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 H对臭氧催化氧化单元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单元最佳臭氧投加量和最适宜pH,同时考察了pH对曝气生物滤池单元COD和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系统控制进水COD/O_3比=2∶1,pH在7~8,COD在150~250 mg/L,NH_3-N在21.6~59.9 mg/L的水质条件下,该系统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且能够高效地去除NH_3-N,COD平均出水浓度为44.1 mg/L,NH_3-N平均出水浓度为2.07 mg/L,出水水质指标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臭氧催化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联合工艺可用于炼油厂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惠州炼化分公司采用BAF-O3组合工艺对含盐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平均值97.9mg/L,臭氧催化氧化池和臭氧接触氧化塔的臭氧投加量分别为80~90 mg/L、30~20 mg/L的条件下,装置总出水COD浓度均值为43.5 mg/L,满足污水COD≤50 mg/L的限值要求,COD总去除率达到55.57%。BAF单元前置后,其COD去除率提高,COD去除量由2.71 mg/L提高至9.5 mg/L,经分析主要系生物絮凝作用;由于活性炭罐和BAF单元对悬浮物的有效过滤,有利于保护后续的臭氧催化氧化单元。  相似文献   

4.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探讨气水比、水力负荷、回流比及甲醇投加量等工程控制参数,对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水体积比为3,水力负荷为2~3m3/(m2·h),回流比为80%,甲醇投加量为80mg/L,滤料高度均为2.5m时,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中部曝气和底部曝气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的生物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碳源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以及是否回流对BAF生物脱氮效果影响明显,气水流量比和回流流量比对BAF生物脱氮效果有一定影响;进水NH4+-N、TN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43.11、45.07、29.2mg.L-1时,中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04%和78.32%,出水COD为32.4 mg.L-1;底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61%和68.99%,出水COD为28.4 mg.L-1。研究表明,BAF在2种运行方式下可获得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性能,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探讨气水比、水力负荷、回流比及甲醇投加量等工程控制参数对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3:1,水力负荷为2~3m3/(m2·h),回流比为80%,甲醇投加量为80mg/L时,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化肥生产综合废水回用处理工艺技术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通用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综合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试验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和曝气生物滤池(BAF)三种工艺对去除生产废水中的COD、NH3-N、硝酸盐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处理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均小于10 mg/L,达到设计要求;MBR和BAF处理出水COD的质量浓度低于30 mg/L,也满足要求,ABFT处理出水COD超标,三种工艺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都不高,脱氮不彻底。本试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臭氧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混合印染废水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纺织印染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ρ(CODCr)=100~150 mg/L),比较研究了臭氧氧化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絮凝沉淀、粉末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对CODCr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臭氧组合工艺用于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GB 18918—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40 mg/L,臭氧氧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臭氧-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61 mg/L;臭氧-粉末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57 mg/L。2种组合工艺的出水CODCr质量浓度基本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排放要求,但两者在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臭氧-絮凝沉淀组合工艺仅降低CODCr的质量浓度10~15 mg/L,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臭氧氧化—水解酸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某制药企业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臭氧氧化时间、各生化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对废水COD、色度、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60~380 mg/L、色度为100~120倍、总氮为110~130 mg/L时,在氯化铁投加量80 mg/L,臭氧投加速率8.5 mg/min,臭氧氧化时间40 min,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滤池、内循环BAF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3、8 h的条件下,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对生物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环节都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理论上,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胁迫条件下生物脱氮效率。以采用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原水,构建了1.5 m~3/h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中试规模工艺体系,在越冬时节(进水温度11~20℃)运行了114 d。研究发现,当气水比为6:1,回流比为150%,乙酸钠投加量为50 mg/L时,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NH_4~+-N、总氮(TN)和悬浮物浓度(SS)能够达到我国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并具有低耗运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A/O/A和BAF+A工艺结合优势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的效果,试验以广东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站为例,采用优势微生物结合升级的系统对该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优势微生物后,ρ(NH3-N)从19.5mg/L降至3.17mg/L,ρ(TN)从35.66mg/L降至8.9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3.7%和75.0%。硝化作用良好的BAF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并用水解酸化池出水提供碳源,有效去除总氮,ρ(TN)从10.9mg/L降至6.2mg/L,ρ(TN)去除效率达到43.1%。系统出水ρ(COD)≤60.0mg/L,ρ(氨氮)≤5.0mg/L,ρ(总氮)≤15.0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松节油加工废水,考察废水达标排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铁屑投加量为100 g/L,铁、炭质量比为1∶1,PAM的投加量为8 mg/L,厌氧生物滤池(AF)停留70 h,好氧生物滤池(BAF)停留8 h,BAF的DO质量浓度为2~3 mg/L时,该组合工艺对CODCr、动植物油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07%、92.64%和82.73%,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该组合工艺对可生化性较差的松节油加工废水具有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珊瑚砂曝气生物滤池(BAF)-活性焦吸附工艺深度处理GB 18918-2002一级A出水,研究其性能特点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珊瑚砂BAF在A/O容积比为1:1、水力负荷0.60 m^3/(m^2·h)、回流体积比200%、气水体积比5:1时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在此工况下,组合工艺对尾水中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09%、88.87%、56.06%和57.22%,出水COD平均为10.18 mg/L,出水NH4^+-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3、6.36、0.192mg/L。出水中COD、NH4^+-N和TP满足GB 3838-2002的Ⅳ类水质要求,TN满足准Ⅳ类水质要求。珊瑚砂BAF-活性焦吸附是一种能满足深度处理GB 18918-2002一级A出水要求,投资少、能耗低和设备简单的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4.
水解酸化—好氧MBBR耦合Fenton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移动床生物膜(MBBR)串联Fenton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探讨了pH、HRT等对水解酸化以及Fe2 浓度和H2O2投加量对Fenton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6800.62mg/L、B/C<0.3的抗生素废水,当水解段pH和HRT分别为6.5和12h时,挥发酸(VFA)质量浓度为931.75mg/L,COD去除率为26.59%,此时水解酸化—好氧段出水COD为1229.80mg/L,COD总去除率为81.92%。再经Fenton工艺深度处理,当Fe2 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240mg/L,H2O2投加量为3.19mL/L时,总COD去除率可达97.38%,最终出水COD为178.50mg/L,达到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炼油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炼油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铂重整等装置排水中酚的质量浓度大于100mg/L,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及利用生活污泥培养的菌种对其进行预处理,取得如下结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曝气量为0.25m3/h,pH值为7.0~8.0,温度为25~40℃,DO的质量浓度大于2.5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酚和COD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5mg/L和14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大于90%和70%。  相似文献   

16.
经过TLP-GXEM厌氧技术处理后的木薯酒精废液COD的质量浓度从22 000~35 000 mg/L降到2 000~3 000 mg/L,BOD5与COD的质量比约为0.6,生化性良好。再采用SBR工艺进行后续处理,在进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450、1 350 mg/L,色度为225倍时,出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为300~500、60 ̄90 mg/L,色度降为220倍左右。由于好氧出水的可生化性很差,选用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处理,可以使废水COD降为100 mg/L以下,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5%,并且脱色效果明显,出水的色度为8倍左右,活性炭对色度去除率高达96.4%,两者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针对DSD酸生产废水温度高,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难于进行生化处理的特点,采用氧化-微电解-吹脱的工艺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COD和氨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33.6、319.4mg/L,色度为180倍时,处理后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2.2、29.9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1.5%和90.6%,对色度的去除率也达到99%。出水可达到GB8978-1996所规定的二类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Fenton试剂法深度处理皮革废水生化出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加工生牛皮为主的皮革厂废水处理站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nton试剂对此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确定降解此类皮革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条件为:pH值5.0,H2O2投加量600 mg/L,Fe2+的投加量500 mg/L,反应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当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33 mg/L,色度为90倍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3%和98%,废水COD的质量浓度降至89 mg/L,色度降至5倍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皮革废水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北省某化工园区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可生化性差、难降解物质多、色度较高、氨氮超标的特点,进行深度处理工艺设计,经方案比选,采用"电絮凝+溶气气浮+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在调试期内,调节臭氧投加比(ρ(O3)/COD)至2.1,出水COD保持60 mg/L以下,去除率30%以上,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经过1年的稳定运行表明,该园区深度处理出水COD不高于45 mg/L,SS、NH4+-N的质量浓度均小于5 mg/L,满足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树涛  马军  田海  张海洋 《现代化工》2006,26(11):32-36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对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为10 mg/L、接触时间为4 min时,臭氧预氧化/BAF联合工艺对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和90%;使TOC、UV254和色度分别降低了25%、75%和90%。在上述投量和接触时间条件下,臭氧化使TOC/UV254值升高1倍,使可生化溶解性有机碳(BDOC)由原来的0.8~1.1 mg/L提高到2.0~2.7 mg/L。臭氧预氧化使分子质量小于1 k的有机物比例由原来的52.9%升高到7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