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凝练并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引导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文化建设体系,不仅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更能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相关贡献。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意义等方面归纳六条有效途径,明确高校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5,(8):154-155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组织的后备军,肩负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理念,努力推进共青团"引领青年成长,服务青年成才"的两大中心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实践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提出的重要任务。学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的和谐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文化资源中蕴涵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积极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作用。当前以经济指标为主导的"物化"开发思路严重遮蔽了区域文化资源思想内涵,影响了其在价值观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调整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确立内涵挖掘和价值引领为主要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既是对已有共识的总结,又为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在对"三个倡导"作反向思考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概况为:法治、民主、公正、和谐、崇德,并对每一个价值要素的内涵作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6.
《弟子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有诸多契合之处,如《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分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着巧妙的联系和对应之处,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弟子规》本身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要永葆生机,为学生所接受,也需要转变宣传教育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本文从"图书馆文化"含义及作用入手,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多内容等举措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在文化传承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理应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谐师生关系的协调者,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构建者,良好学风的营造者和校园稳定的维护者。因此大学生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沙 《辽宁丝绸》2022,(1):80-81
以高校艺术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艺术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问题,根据当前研究现状,从学生管理视角切入,提升高校艺术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必须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长效的传播机制。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在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从传播理念和传播渠道方面着手,旗帜鲜明地提倡思政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强调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注重传统思政教育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结合、现实发展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氛围营造的结合,运用好人人互动的人际传播媒体、群体互动的组织传播媒体、多向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牢牢把握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的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的第三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