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七角井铁矿的生产实际,为了安全高效回采2 280 m中段以上矿柱,同时确保位于铁矿体上盘的钒矿体安全开采,提出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深孔爆破法、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并对2个矿柱回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采取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与深孔爆破法回收矿柱并处理采空区能够有效控制上盘围岩过度岩移,保证了钒矿体的开采安全,但应注意回收间柱及两侧顶柱后,需立即采用硐室深孔爆破处理采空区,然后再继续类似间隔后退回采,否则会引起矿柱和上盘失稳。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无法保证上盘围岩的稳定,可能会引起上盘围岩垮塌,影响钒矿体的安全回采。应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同时爆破顶、间柱,避免发生顶板跨度过大导致冒落。  相似文献   

2.
细脉带矿体遗留的大量房间矿柱,由于受火区与空区隐患的困扰,回采条件极其困难。分析了该矿体的开采技术特点,针对性地采用高效率束状大孔大范围整体崩落采矿方法,同时系统地采取柔性阻波墙、均匀出矿、地表覆盖等安全控制措施,解决了复杂隐患区内矿柱群回采的技术难题,同时达到了根治火区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铜坑矿大规模开采细脉带、91#矿体、92#矿体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盘区矿柱、间柱。为安全、高效回收这些矿石资源,采用了集束状孔爆破技术,实现了高分层水平大量连续落矿及整体区域崩落采矿。该爆破技术在铜坑矿采空区治理、阶段大量连续开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矿柱群开采和采空区处理,涉及应力状态分析、合理顺序崩落控制、贫化损失控制、必要的效率及低成本等问题,一直是采矿界的一大难题。课题结合华锡集团铜坑矿高应力条件下矿柱群开采实践,开展了矿山地压活动与规律的分析模拟,基于大量开采的不同类型矿柱回采技术方案设计,应用束状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实施一次爆破总装药量32.1 t的矿柱回采爆破工程,实现铜坑矿92#矿体矿柱群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5.
华锡集团铜坑矿为了确保生产持续稳定.适时调整生产战略,合理规划采出矿布局。加强残矿资源回收技术研究.在细脉带“二爆区”和91#矿体共回收残矿98万t.充实了矿量和提高出矿品位,而且减缓了92#矿体的开采速度.促进了三级矿量的良性平衡。另外,该矿通过开展92#矿体高应力条件下矿柱群回采、细脉带火区治理、大范围地压检测和采空区处理等技术条件下采出矿的种种难题,  相似文献   

6.
隔离矿柱留设对采空区上部矿体的安全回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某地下开采的石膏矿为工程实例,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在采用房柱法开采下部矿体,形成众多采空区的条件下,对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上部矿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回采过程中隔离矿柱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隔离矿柱的最小厚度应为37 m.  相似文献   

7.
陈何  王湖鑫  韦方景 《矿冶》2009,18(3):9-11,20
华锡集团铜坑矿采用分阶段"深孔强制崩落隔火矿柱、采空区和大量放矿"方案治理细脉带特大事故隐患区。根据放矿试验研究,建立放矿数字模型,确定采用大块覆盖、高阶段斜面放矿方法回收细脉带特大事故隐患区第一爆区崩落矿石,采区矿石回收率达65.9%。  相似文献   

8.
由于存在火区与空区隐患,铜坑矿细脉带矿体开采区,被认定为广西特大事故隐患区。隐患区内遗留的大量矿柱群,回采条件极其困难。本文分析了该矿柱群开采技术特点,针对性地采用高效率的集束孔阶段强制崩落技术,同时采取了柔性阻波墙、均匀放矿、地表覆盖等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解决了复杂隐患区矿柱群回采技术难题,达到了根治火区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冶金局于 2 0 0 0年 3月 30日在铜陵有色金属 (集团 )公司狮子山铜矿主持召开了狮子山铜矿特大空区下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 ,该项研究采用了三维数学模拟、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等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监测 ;研究中采用的预裂爆破及钢筋砼剪力洞加固等综合技术措施有效 ;该项研究开创了未充填采空区矿体安全回采的先例 ,在保证特大采空区稳定的前提下 ,实现了可采矿柱的安全回采 ,其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特大空区下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通过鉴定$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张传信  相似文献   

10.
铜坑矿火区下细脉带矿体开采环境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桂才 《有色金属》2003,55(Z1):36-38
阐述铜坑矿火区下细脉带矿体开采的历史、井下火区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在铜坑火区治理及细脉带矿体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采用井下密闭、地表覆盖的方法隔断火区的供氧通路是控制乃至熄灭火源的最有效方法.矿体回采结束后,采取岩土覆盖,表土补平,充填泥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