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混凝土地面的常见施工工艺为: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冲筋→浇筑细石混凝土→抹面层压光→养护。这种施工工艺对于一般的室内混凝土地面是可行的,但对于车间、仓库之类面积非常大的混凝土地面,上述施工工艺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其原因主要是表面平整度极难达到要求。对于大面积混凝土地面,采用支侧模、分段浇筑、振动梁振捣、压辊滚压的工艺,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施工工艺介  相似文献   

2.
阚新华  李慧  张新兵  季豪 《建筑技术》2004,35(9):679-680
某工程大面积超厚钢筋混凝土地坪要求一次浇筑,面层随浇随抹,原浆压光,一次成型,地面浇筑的速度控制、地坪标高及表面平整度控制成为施工难点,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满足了表面光洁、无裂纹、无起砂等质量要求,平整度偏差均小于3mm。  相似文献   

3.
陈立永  赵伟  王屿川 《建筑技术》2012,(11):1006-1008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F-05地块(数据中心)工程屋面保温层采用泡沫混凝土整体浇筑技术。施工中从基底清理、混凝上浇筑、面层压光、养护等方面进行处理,保证了面层保温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秋 《山西建筑》2009,35(29):121-122
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特点,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通过从原材料选取到施工过程中控制采取分层浇筑、多次压光、保湿养护等各种有效手段,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张喆 《建筑知识》2014,(8):13-14
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具体方法,对不同后浇带浇筑时间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顺序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了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浇筑时间的建议,有效解决了温差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同类型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为基础,结合特高压变电站GIS大板混凝土基础的特点:一次混凝土浇筑量约3 000m2、基础长而窄、需要二次浇筑、工程气候条件差,详细论述了变电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结构设计简单规则,适当增大配筋率、增加分布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内选用;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分块分层浇筑、二次振捣;养护应及时,必要时采用表面保护;并提出了变电站大体积混凝土具体的温控指标,即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5℃,入模后最大温升值不应超过45℃,浇筑后的内外温差不应超过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超过1.5℃/d.  相似文献   

7.
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为例,从浇筑分层布置、冷却循环水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现场养护等方面,阐述了大桥主墩承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承台浇筑后表面基本无温度应力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都会考虑到混凝土温度变化及收缩影响,根据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进行抗裂设计。温度应力计算时应考虑混凝土浇筑时间的不同、后浇带的设置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建议在较低温度浇筑混凝土,冬季浇筑的混凝土会因徐变产生拉应力;设置后浇带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其温度应力是后浇带封闭前后状态应力的叠加。  相似文献   

9.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冬季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混凝土受冻害损伤,一般分为两种: (1)混凝土块体浇筑后因环境温度低,导致混凝土表面冻融损伤.主要表现:混凝土表面剥落脱皮、表面强度低、外观质量差. (2)混凝土浇筑期间和浇筑以后环境温度低.导致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冻融损伤.主要表现:混凝土强度低、块体冻胀破裂,表而剥落脱皮,外观质量差.  相似文献   

10.
蔡超  班玲  陈党建 《河南建材》2009,(4):128-128
清水镜面混凝土施工采用大块小胶合板模板整体拼装,模板面上粘贴1mm厚PVC内贴板,使浇筑的混凝土外表面达到镜面效果.清水镜面混凝土应达到以下标准:混凝土结构阳角倒圆或倒角,线条通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有光泽、颜色一致;无明显接搓痕迹,无蜂窝麻面、无气泡;模板拼缝有规律.以下对清水镜面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俊生 《山西建筑》2004,30(14):101-102
阐述了混凝土水池墙体渗漏的表现形式,从结构设计、防水施工、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混凝土水池墙体渗漏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水池墙体的渗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概述了金刚砂混凝土耐磨面层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在铺设混凝土并达到初凝后,将金刚砂分次均匀地撒布在混凝土表面,采用磨光机多次研磨、压光,使耐磨层与混凝土凝结成一体,可大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磨性、抗冲击性、抗渗性和耐油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自密实混凝土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浇筑量大,浇筑深度、高度大的工程结构;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减少混凝土对搅拌机的磨损;适用于工程进度紧、环境噪声受限制、或普通混凝土不能实现的工程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  相似文献   

14.
侯业甫 《建筑技术》2001,32(4):254-255
某单位10000t立筒库由10个筒仓和4个星仓组成。筒仓外径8m ,仓壁厚180mm ,仓顶标高31.000m ,装粮标高29.500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标高4.500m以下采用传统模板 ,4.500m以上采用滑模施工。筒仓仓壁混凝土初次浇筑高度为600mm ,分二层浇筑 ,每层浇筑300mm ,混凝土中掺缓凝剂。600m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开始初次提升 ,提升高度60mm ,出模的混凝土无流淌、粘模现象 ,当日夜里出模的混凝土表面观感尚可 ,但比首次出模的混凝土差 ;第二天出模的混凝土表面粗糙 ,较硬 ,局部有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中建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基座在施工中存在的难题,针对多腔体钢结构的特点对大体积C60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设计;并针对本项目混凝土浇筑存在的诸多限制,提出多次连续浇筑的方法以及预埋灌浆管道以保障混凝土浇筑密实性;此外为减少混凝土内部与环境的温差,采取了外侧铺设保温棉、设置电暖风、表面铺设塑料薄膜等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最后对混凝土的浇筑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测点最大温差为14.2℃,且混凝土表面未出现裂缝,证明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良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选择广州市某大型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该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找坡技术,对施工工艺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地下室底板结构找坡施工工艺包括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垫层施工、钢筋绑扎、砖胎模施工、混凝土浇筑、面层压光以及混凝土的养护.通过合理应用底板结构找坡技术,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同时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建筑工程中,收光处理是在现浇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用抹子或抹面机进行反复搓压的过程。收光处理可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缺陷,防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覆膜养护是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进行覆膜的保养方法,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人工进行混凝土养护薄膜的铺贴,使混凝土养护薄膜和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方式,确定试验方法制作试验模型墙,进行浇筑混凝土验证,并将消除清水混凝土表面气泡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捣实修饰减少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大孔径气泡,有效避免拆模后的表面凹洞出现,提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呈现清水混凝土特有的质感。  相似文献   

19.
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是钢壳沉管隧道预制成功与否的重要质量控制点之一,在结构设计、浇筑设备及工艺参数等确定前提下,验证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各环节指标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通过现场工艺试验验证表明,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运输及整个浇筑过程中,性能指标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龙溪嘉陵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对9号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开展了仿真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9号承台冷却水管按5层设计的要求布置,浇筑后温度采集数据正常,混凝土浇筑后通水降温与表面养护都基本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温度升值为47.0℃,混凝土温降过程相对平缓。混凝土表层与芯部的温差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现场温控效果良好,无可见裂缝产生,结构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