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立开关变换器分析模型的方法,命名为开关函数平均法。与已有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推导简单,精度高,可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开关变换器,并可方便地建立小信号和大信号拢动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开关表法直接转矩控制中,逆变器仅能提供6个非零开关电压矢量和2个零开关电压矢量,且一个周期内只能选择一个开关电压矢量,这样导致定子磁链控制及转矩控制产生了较大偏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仿真模型,给定参数,观察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微机械惯性开关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倾斜支撑微梁结构大挠度后屈曲的非线性横向刚度,设计了一种新型屈曲式微机械加速度开关.该开关采用倾斜微梁支撑敏感质量块,两折叠梁固定于质量块的上下表面,保证开关动作的方向性.当外界加速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梁发生屈曲使开关迅速闭合,加速度低于截至门限值时,屈曲微梁弹性力使开关断开.开关设计中分析了气膜阻尼力和触点接触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多力耦合作用下加速度开关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运用数值方法对含有椭圆积分的强非线性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开关响应时间低于6 ms,实验表明开关具有良好的闽值特性和接触可靠性,充分证实了屈曲梁结构应用于惯性微感应器件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工业设计》2010,(11):63-63
世界知名工业安全开关制造商一施迈赛集团日前亮相201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出了其全系列的工业安全产品,包括安全门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按钮、脚踏开关、安全光幕、安全继电器及相关安全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开关电源抑制传导性电磁干扰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开关电源在开关快速开关的过程中存在dv/dt效应和传导性辐射的情况,提出一种开关电源抑制传导性电磁干扰的缓冲电路设计方法。仿真研究证明了这种缓冲电路在抑制传导性电磁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谐振变流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桥零电压开关脉冲频率调制式准谐振变流器,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软开关”的关键无件参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容传感器微弱电容测量电路中CPLD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微弱电容测量的传统方法——充放电法和交流法的缺点.选用了一种基于电荷放大原理的电容测量电路原理,该电路通过设计合理的开关时序.有效的消除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这里.该电路的开关时序用MAX7000S系列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编程实现。通过实验发现,该电路达到了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针对压力开关的新型高效的校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增多的预设定切换值的压力开关校准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校准方法,可以快速设定压力开关的切换值,并通过NORGREN压力开关校准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这将对压力开关的校准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开关电源开关损耗和电磁辐射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采用软开关技术的零电压开关(ZVS)PWM变换器的电路,利用PSpice软件对这种变换器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其暂态和稳态时的性能。仿真表明,合理选择器件参数,当软开关变换器电路中L1=0.3mH,L2=3μH,C1=500p时,开关损耗小,造成的电磁干扰小。仿真发现暂态时开关器件承受了较高的电压应力,实际应用时应考虑开关器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变压器耦合型开关稳压电源工作原理的分析及平时维修经验的总结,阐述了开关稳压电源的检修方法与技巧,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其方法与技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Time Series     
  相似文献   

13.
应用DFY-1型动态反应时测试仪,以声音为信号,对3组(打字组、钢琴组、控制组)90名被试手指的简单反应时间和动作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非利手拇指的反应时间比其它各手指短;(2)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动作时间比其它各手指短,且差异显;(3)男女被试手指反应时间差异不显,动作时间差异显;(4)钢琴组被试手指反应时间和动作时间均显快于打字组和控制组被试,但打字组与控制组被试手指反应时  相似文献   

14.
杜勤建 《光电工程》1999,26(6):51-54
讨论按时间进行切换的最速控制方法的应用。采用这种方法控制一具有三阶调节对象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跟踪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Vacuum》1974,24(5):210
  相似文献   

16.
17.
Telstar Time Synchroniz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broad-band completely reciprocal transmission path across the Atlantic was made available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Telstar I satellite. In August, 1962, the U. S. Naval Observatory (USNO) and the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NPL) cooperated in an experiment using the satellite to relate the master clocks at the USNO, and the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RGO) at Herstmonceux, U. K. Pulsed signals, 5 ?s long, at the rate of ten per second were transmitted simultaneously over the satellite circuit from the ground stations at Andover, Me. and Goonhilly Downs, Cornwall, U. K.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received and transmitted pulses was measured at each station and from these results the relative setting of the station clocks was obtained directly. In the final experiment on August 27th, the Goonhilly clock was found to be 72.6±0.8 ?s ahead of Andover.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results was checked by comparing the measured time delays of the signals over whole or part of the path with the value calculated from the satellite ephemeris, based entirely on Minitrack observations. The measured time delays were consistent to ±1 ?s and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ephemeris by more than 6 ?s, equivalent to 1 km error in range.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ground stations was extended to the observatory clocks by low-frequency ground-wave signals propagating with known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