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印刷油墨在可压缩纸张中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渗流方程导出了印刷过程中油墨在可压缩纸张中渗透深度与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的关系,给出了可压缩纸张渗孔比(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率与纸张孔隙度之比)和油墨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用实验方法测量了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油墨渗透深度,并由渗透深度测量值实现了可压缩纸张渗孔比的理论计算,利用该渗孔比可在改变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的条件下计算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相吻合,表明该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热转移印刷中油墨转移渗透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了印刷压力、印刷时间、孔渗比等相关印刷参数与油墨渗透深度的关系。在经典油墨渗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孔渗比的油墨渗透模型,克服了纸张毛细管半径不易测量的问题,为热转移印刷中油墨渗透深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各印刷参数与油墨渗透深度的关系,可为实际操作中提高热转移印刷质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胶版纸表面油墨渗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印过程中油墨渗透对印品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在温度20±3℃、湿度60士5%条件下,采用IGT印刷适性仪(AIC2-5型)对胶版纸表面油墨转移及渗透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印刷压力及不同印刷速度对纸张表面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情况,并采用GX71倒置金相显微镜对油墨渗透深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大,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印刷压力为400N时,油墨渗透深度达到最大值71.67μm,转移墨量最多;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逐渐降低。同时,油墨渗透行为对油墨呈色性能有一定影响。对于本实验用纸,当油墨渗透深度在60.0~63.0μm之间变化时,油墨色强度较高,色效率高,颜色较饱满;当油墨渗透深度过大时,油墨色强度及色效率明显降低,色相误差升高,印迹墨色变浅。  相似文献   

4.
纸张印刷过程中,在印刷压力及纸张毛细管的作用下,油墨过量地渗透到多孔性的纸张内部,产生背面阴影(或背面污迹),造成油墨的透印现象。印刷透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印刷压力、纸张的结构状况及不透明度、油墨对纸张的渗透、印刷操作工艺等是影响印刷透印的主要因素。印刷过程中若出现透印现象,轻则影响纸张背面印刷图文的  相似文献   

5.
油墨渗透深度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油墨在纸张内部的渗透状况,借助库贝卡-芒克理论,对油墨在纸张内的渗透深度进行了简化和模型化处理,并推出了基于纸张及其印区反射率的新型油墨渗透深度计算公式,涵盖了纸张厚度以及多种形式的纸张与印样的亮度(或白度)等参数。为进一步探讨该油墨渗透深度计算式的实用性,在一定印刷条件下打印出胶版纸和新闻纸样条,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出各纸样截面的油墨渗透深度Hpm值;再测定出W∞、W0、Wp和Wq值,并套用新型油墨渗透深度公式计算出Hpc值。通过对比发现,这些印样的油墨渗透深度测量值Hpm与计算值Hpc基本接近,且其相对误差约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
正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性是影响印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过浅,则纸面会保留过多的连结料,油墨可能无法干燥,引起背面蹭脏和印品粘连故障;相反,如果渗透深度过深,油墨中的连结料有可能到达纸张背面而导致透印。因此,研究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  相似文献   

7.
涂布纸的涂层结构对纸张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印刷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并在涂层表面固着渗透,其固着渗透情况最终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油墨的使用。目前有关油墨渗透的研究报道中较为精确的是切割法,但切割的过程对于纸张有一定的损伤性,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涂布纸的涂层厚度对油墨渗透的影响,并对其渗透深度和渗透轨迹进行定量化研究。在实验中选用荧光油墨作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描绘油墨的渗透深度和分布的印刷油墨,将所有的XY平面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油墨颜料渗透的三维图像。实验研究表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油墨颜料的渗透深度和分布的均匀程度是有效和可靠的,这种方法对实验对象无损伤性,利用荧光油墨中的荧光颜料作为示踪剂,省去了荧光着色等步骤,减小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实验结果证实纸张的印刷质量可以通过增加涂布时涂层厚度的方法来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8.
油墨在胶版纸中的渗透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纸张的动态吸收性与油墨的渗透深度之间的关系,预测油墨在胶版纸中的渗透性深度,选用10种胶版纸,采用HVL-PDA动态渗透分析仪,以水为测试液体,测量了10种胶版纸的动态吸收特性。同时,采用印刷适性仪对这10种胶版纸进行胶印打样,并用三维视频显微系统VHX-600对油墨的渗透深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胶版纸动态吸收特性对油墨的渗透深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胶版纸油墨渗透深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油墨的渗透深度做出预测及控制,首先测试了5种胶版纸的紧度、平滑度和K&N油墨吸收性等基本性能,然后通过印刷打样,测定出胶印品红油墨在这些纸张内部的渗透深度,分析了胶版纸和印刷工艺对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并对加压渗透深度和自由渗透深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胶版纸的紧度、平滑度均会影响油墨在其内部的渗透,油墨的渗透深度约占胶版纸厚度的1/5-1/3;品红油墨在胶版纸内的加压渗透深度要明显大于自由渗透深度。  相似文献   

10.
造纸行业中对于纸张拉毛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集中造纸工艺中,基本上不考虑印刷工艺对于纸张拉毛速度的影响。实际上印刷工艺对于纸张拉毛速度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不可忽视。本文从印刷工艺的角度,分别就油墨的流变特性、墨层厚度、印刷压力、温度以及油墨撒黏荆成分含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对于纸张拉毛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尚军 《染整技术》2012,34(7):18-21,1
探讨了四色水性墨丝印彩色网目调T恤时材料准备的原理和方法,如T恤材质、丝网、网框、丝网版、水性墨、刮板、T恤印花机等,分析了水性墨丝印彩色网目调T恤的工艺操作,如定位、网距、印花色序、印花压力、印花速度及停机清洗等,以推动水性墨T恤印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喷墨印花用紫外光固化油墨对黏度、表面张力、固化速度、固化膜的性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扼要介绍了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喷墨打印过程中喷墨压力的稳定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喷墨打印的质量。为了保证喷墨稳定,需要采集墨路压力以寻求最合适的压力范围,针对这种实际需求设计了喷墨压力采集系统。系统以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为硬件,以Lab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完成墨路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和数据的处理与保存,从而为墨路压力的调节提供了依据,进而保证打印质量与打印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适用于微压电型喷头打印机上数码印花活性墨水的配方及工艺,筛选优化了适合打印机使用的低盐活性染料品种,设计了适合微压电型喷头上使用墨水的物化参数,如表面张力、粘度、pH、电导率等,使用墨滴喷射观测仪DOTVIEW优化墨水的喷射性能,建立电压、频率和墨点飞行速度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墨水在打印机上具有很好的打印流畅性和稳定性。通过试验测试,墨水在棉织物上打印,经过适宜的前后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固色率,各项牢度满足行业要求。墨水配方通过筛选和优化,添加组分都是安全环保的,墨水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环保认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特定要求导电油墨配制的配前指导,建立了油墨等效电阻率与颜料颗粒半径、颗粒间距、颗粒与溶剂(连结料)电阻率等参数之间关系的理想随机数学物理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两种导电油墨进行了实验验证,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运用该模型研究了油墨颜料颗粒的精细程度及颜基比对导电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料颗粒越精细、颜基比越小,等效电阻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水性印刷油墨是一种无毒无味、健康环保的油墨,将水性油墨应用到纺织品涂料印花中,不仅拓宽了水性油墨的应用领域,而且能够使纺织品涂料印花更加节能、环保。文章简析了水性油墨的3个优势:不污染环境、减少残留毒物降低成本,从印花的清晰度、柔软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等方面,对水性印刷油墨在纺织品涂料印花中的应用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7.
水基油墨印刷纸的使用概况及其可脱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7,28(9):50-52
介绍了各种水基油墨印刷纸在国际上的使用概况,同时介绍了水基油、墨印刷纸的识别方法及其可脱墨性。对于水基油、蚤印刷的各种纸,用常规的脱墨方法进行脱墨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王晓晖  刘月刚  孟婥  孙以泽 《纺织学报》2019,40(11):168-174
针对3D增材印花工艺中刮刀压力、刮印速度、刮刀角度和油墨黏度等参数的组合对印花质量存在较大影响,但实际生产中各工艺参数组合无法实现最优这一问题,利用附加动量法改进下的BP神经网络构建3D增材印花工艺模型,通过实验参数对模型进行训练,确定工艺参数和印花质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对该非线性函数进行极值寻优,从而得到3D增材印花工艺的最优参数组合:印花压力为4 800N,刮印角度为18°,刮印速度为400 mm/s,油墨黏度为170.5 Pa·s,该模型预测误差基本稳定在0.01范围之内。利用优化前后的参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实现3D增材印花工艺的质量预测和参数寻优,从而提升印花质量,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