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阻燃聚醚多元醇、阻燃聚酯多元醇、普通聚醚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发泡剂和耐水解阻燃剂等原材料,通过一步法制备高阻燃低烟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RPUF)。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R)、复配阻燃多元醇、三聚催化剂对RP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其他组分不变,当R为3,阻燃多元醇HLM-130/HLY-901复配比为60/20,三聚催化剂PC-41的添加量为6份时,RPUF的物理性能、阻燃性能和储存性能最佳,且烟密度较低,施工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阻燃聚酯多元醇、普通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交联剂、催化剂、环保发泡剂和耐水解稳定剂等原材料,制备了阻燃环保型喷涂硬泡聚氨酯(RPUF)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研究了阻燃聚酯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对RPUF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RPUF与基层材料的粘结性能和工程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其他组分不变,阻燃聚酯多元醇的添加量为30份、泡沫稳定剂的添加量为6份时,制备出的RPUF物理性能、阻燃性能和储存性能最佳,且施工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硬泡聚氨酯的阻燃途径和阻燃技术;介绍了三种阻燃硬泡聚氨酯的新产品;提出了阻燃硬泡聚氨酯的要求和阻燃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开发低烟、低毒、高阻燃性能、价格合理的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将是建筑外保温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为了降低硬泡聚氨酯阻燃性能衰减对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能的影响,进行适当防火安全措施也是今后应用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聚磷酸铵(APP)和三氧化钼(MoO3)为阻燃剂,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阻燃聚氨酯软质泡沫(FPUF),通过扫描电镜、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MoO3和APP对聚氨酯软泡的泡孔结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以及产烟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MoO3和APP均能提高聚氨酯软泡的阻燃性能,与纯聚氨酯软泡相比,当APP和MoO3的添加量均为7.5%时,阻燃聚氨酯软泡的总热释放量和总产烟量分别降低了44.2%、66.3%,表现出很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探讨了APP和MoO3阻燃聚氨酯软泡的阻燃作用机理,APP在气相和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在气相中通过生成含磷官能团捕获气相中的自由基,在凝聚相中发挥催化成炭的作用,MoO3能促进热裂解聚氨酯催化成炭,提高成炭率,使炭层致密,并提高聚氨酯软泡的热稳定性,有效提高聚氨酯软泡的火灾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步法"和"模塑发泡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含聚磷酸胺硬质阻燃聚氨酯保温材料(P/RPUF)。通过表观密度、水平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以及热失重分析(TGA)等对其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元素的引入能有效提高P/RPUF材料的表观密度,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熄性,LOI值和水平、垂直燃烧等级均有明显提升,P/RPUF材料在高温区域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应型阻燃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剂和耐水解阻燃剂等原材料,通过一步法制备耐储存阻燃型双组份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考察异氰酸酯指数(R)、反应型阻燃聚醚多元醇、耐水解阻燃剂对RP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其它组分不变,当R为1.08,反应型阻燃聚醚多元醇添加量为35份,耐水解阻燃剂为30份时,RPUF的物理性能、阻燃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原位发泡法,将聚氨酯原料与无机玻化微珠及阻燃剂复合制备了一种高填料含量的玻化微珠/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GHB-PUF).采用氧指数、导热系数、压缩强度和热重分析分别表征玻化微珠掺量对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导热性能、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掺量的玻化微珠和适量阻燃剂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压缩强度能显著提高,极限氧指数可达30%以上,并且随着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缩强度达0.17 MPa;材料保温性能略有降低,导热系数为0.045 W/(m·K),但仍适用于墙体保温材料;热稳定性明显改善,材料热解的外延起始温度升高至263℃,800℃残余量为61.56%.  相似文献   

8.
采用结构型阻燃聚醚多元醇、普通聚醚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复合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剂、活化胶粉和耐水解稳定剂等原材料,制备了改性阻燃型喷涂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RPUF),研究了结构型阻燃聚醚多元醇、活化胶粉和复合催化剂对RP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其他组分不变,当结构型阻燃聚醚多元醇HW-728的添加量为40份、活化丙烯酸酯胶粉的添加量为3份、复合催化剂的添加量为8份时,制备的RPUF物理性能、施工应用性能最佳,且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9.
选用氢氧化铝(ATH)作为可膨胀石墨(EG)协效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ATH与EG组分配比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和生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ATH在RPUF/EG/ATH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比,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总热释放及生烟总量;当组分配比为15%EG和15%ATH时,其LOI达到31.0,总热释放和生烟总量较单独添加30%EG分别降低了32.9%和45.8%。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黏度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云母粉为无机填料,制备有机硅泡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氧指数、锥形量热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硅氧烷黏度和无机填料含量对有机硅泡沫微观形貌、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氧烷黏度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有机硅泡沫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黏度的升高对有机硅泡沫的阻燃性能起到负面影响,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度的变化对其阻燃性能影响较小;另外,无机填料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有机硅泡沫的泡孔孔径,并极大地提升其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近日召开了"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阻燃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发布会。"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8项阻燃剂和阻燃材料及相关技术,包括: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结晶Ⅱ型)工业生产技术、阻燃剂纳米复合阻燃增效技术、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用新型含氮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高效阻燃剂配方技术、阻燃聚氨酯硬泡白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设计的大尺寸实验台,研究窗口溢流火条件下未阻燃和阻燃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火蔓延特性。结果表明,阻燃RPU的火蔓延受溢流火焰高度和热流强度的影响;溢流火焰的热穿透能力和材料的完整性是影响RPU燃烧强烈程度的重要因素;溢流火焰对RPU的热反馈作用将显著影响火蔓延速度。建立了窗口溢流火条件下聚氨酯硬泡竖直火蔓延的数值模型,对火焰热反馈、火焰高度等输入参数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可知,数值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聚氨酯硬泡的火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催化剂、阻燃剂、发泡剂和耐水解阻燃剂等原材料,通过一步法制备高阻燃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RPUF)。研究了多元醇用量及配比、催化剂体系、阻燃剂体系、发泡剂用量对RP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其他组分不变,当聚醚DD-4110、NT-403A和聚酯PS-3152的添加量分别为70份、5份、25份,催化剂Am-1、A-33和TEA添加量分别为4.0份、5.0份、20.0份,TCEP和DMMP添加量分别15份、20份,HCFC-141b添加量为31份时,制得的高阻燃喷涂RPUF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及其与几种常用卤代磷酸类阻燃剂复配使用,对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点燃时间、燃烧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密度、烟气生成速率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了锥形量热仪与传统氧指数仪评价的区别。结果表明:实验所用阻燃剂可以明显提高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性能;单独使用DMMP的聚氨酯硬泡的点燃时间最长,而对于燃烧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密度及烟气生成速率,则是复配使用效果更佳;相比于传统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聚氨酯硬泡的阻燃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氧指数仪和垂直燃烧仪,研究聚磷酸铵与季戊四醇(1∶3)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对天然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R的添加能较明显改善天然橡胶的阻燃性能,IFR质量分数达到40%时,阻燃天然橡胶的极限氧指数数值可达26.2、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通过热重分析仪对比研究了天然橡胶和阻燃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IFR的添加会降低阻燃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但能提高高温下的成炭率。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阻燃前后天然橡胶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IFR的添加能有效降低阻燃天然橡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生烟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表现出较好的阻燃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普通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剂和阻燃剂等原材料,通过一步法制备阻燃型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研究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交联剂和阻燃剂对RP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份多元醇为基准,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25份、催化剂三乙烯二胺4份、三聚催化剂2份、发泡剂28份、交联剂3份和阻燃剂25份时,制备的RPUF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可膨胀石墨为阻燃剂,制备三元乙丙橡胶/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可膨胀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膨胀石墨能够显著提升三元乙丙橡胶的阻燃性能和火安全性;当其添加量为40份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最佳;可膨胀石墨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何云 《新型建筑材料》2020,(5):86-89,95
为了提高硬质聚氨酯的阻燃性能,采用磷改性聚醚,并添加三聚氰胺(Melamine)和聚磷酸胺(APP),并对试件的燃烧行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含磷硬质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中等比例添加Melamine和APP,能形成氮-磷协同阻燃体系,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氧指数达34.43%,水平燃烧等级达到FH-1,垂直燃烧等达FV-0。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9)
为研究异氰酸酯指数对聚氨酯硬泡热稳定性及火灾危险性的影响,选取异氰酸酯指数分别为1.05、1.10和2.00的3种聚氨酯硬泡,利用SDT(simultaneous dsc-tga)和锥形量热仪对3种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越大的聚氨酯泡沫,热失重第1阶段失重越小,第2阶段热失重越大,同时其热解反应的活化能也越小。不同异氰酸酯指数的聚氨酯在外加辐射热流为35kW/m2下的点燃和释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点燃时间都非常短,随异氰酸酯指数增大,单位面积保温材料的总释热明显降低。3种聚氨酯硬泡锥量放热与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放热的变化规律是相反的,这是由2种测试中材料的不同形态所导致的,锥量测试样品为块状聚氨酯,而DSC测试采用的是粉末状样品。  相似文献   

20.
以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为载体,通过分别添加球状、线状以及片状3种超细型纳米填料阻燃剂,以锥形量热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分析不同纳米粒子在聚合物阻燃过程中的阻燃效果和作用,探讨纳米填料的几何结构对阻燃性能和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添加量下,片状的纳米粒子形成片状炭层,阻隔作用最好;线状的纳米粒子形成的网状结构次之,而球状的纳米粒子形成粉末状炭渣,阻隔作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