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计算分析 ,结合同类型结构 1 3比例模型试验及课题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方法 ,并编制出电算程序。引入墙板单元分析抗震墙 ,对于地震倾覆力矩的分配及底部框架梁承担竖向荷载合理取值等采用新的研究成果。本方法可以作为相应课题研究的配套技术 ,在这类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住宅建筑抗震设防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抗震减灾途径;论述了住宅建筑地下室在抗震减灾中积极的辅助作用及其应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抗震概念设计在规范中的定义,阐述抗震设计重点在于概念、计算机对应措施的抗震设计,对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论内容及设计必要性进行较详细地分析,明确了抗震概念设计的设计重点,并列举多种抗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4.
石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场地地震动的随机地震作用模型及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探讨了石结构体系抗震动力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并获得场地条件下结构在使用期间内的抗震可靠度及可靠指标,利用这种方法,本文研究了一些典型的石结构缝筑。同时,本文还根据石结构的震害调查及抗震可靠度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提高石结构抗震能力、减少其地震灾害的有关途径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理念,对框架结构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抗震加固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更加合理、有效、经济的建筑抗震加固新技术,而应用耗能减震装置进行建筑抗震加固,论述这种加固技术的原理,主要装置及工程应用实例,并探讨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课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计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杨柳 《中外建筑》2009,(9):181-182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大部分地区为地震区,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地震作用下房屋会破坏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房屋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规范,确保了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当前村镇房屋抗震设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汶川地震的震害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抗震规范的发展及现状,并重点从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薄弱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村镇房屋抗震薄弱原因的分析,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8.
邱政和 《山西建筑》2010,36(21):70-72
研究了一些典型的石结构建筑,根据石结构的震害调查及抗震性能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提高石结构抗震能力、减少其地震灾害的有关途径及相应对策,对合理地评估石结构震害程度、及时地制定抗震设计及加固对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炳章 《建筑技术》1997,28(12):833-835
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在抗震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得了长足的进步。抗震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已处于世界前沿的位置,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有了很大发展,还进行了2亿m^2建筑的抗震加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历次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就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建筑体型、结构空间刚度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