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FPGA的视频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江辉  王景存 《电视技术》2011,35(13):19-21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VGA接口视频显示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视频解码芯片的配置模块、FPGA采集模块、片外SRAM存储模块、VGA控制器模块和D/A模块.实现过程中,通过FPGA对SAA7111配置进行初始化,得到经过A/D转换的RGB格式视频信号,利用采集控制模块将这些视频信号保存到SRAM.VGA控制模块读出SRA...  相似文献   

2.
有助开发10/100Base-T系统的芯核模块 Rabbit半导体公司的RCM3200 3.3V芯核模块具有10/100Base-T以太网连通性能。它有52个数字I/O、6个串行端口、512K闪存、512 KSRAM(程序)和256SRAM(数据)。该芯核模块在Dynamic C开发环境下支持具有以太网连通性的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原型制作。售价为63美元(批量1000件)。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网络中利用TDM来传输以太网承载业务是经常遇到的一种工程应用。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TDM和以太网MII接口的转换,为实时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提供了一种硬件设计思路。描述了TDM/MII接口的主要特性和TDM/MII接口转换的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通过TDM和MII的收发处理模块对双口RAM的控制操作实现的接口转换处理流程,分析了CRC的算法。通过计算双口RAM的缓存能力、时延参数等对该模块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一种SRAM单双端口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单端口SRAM的单双端口转换电路.利用该转换电路,可以使单端口SRAM实现双端口SRAM的功能.这种转换电路将外部两个端口的信号进行转换和优先权分配,使外部两个端口的并行操作在内部用单端口SRAM依次完成.这样,从外部看来,单端口SRAM就具有了双端口SRAM的全部功能.用这种转换电路生成的双端口SRAM与相同容量的传统双端口SRAM相比,面积显著减少.基于SMIC 0.13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了转换电路.后仿真结果显示,该转换电路实现了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忠民  邬晓静 《电子科技》2013,26(6):140-144
为满足以太网与CAN总线网络的互联,设计了一种以LPC2294为控制芯片,嵌入式μC/OS-II为操作系统的网关模块,实现了以太网协议与CAN总线协议的相互转换。给出了网关模块的软硬件设计,重点阐述了网关模块使用的自定义UDP报文结构,该报文结构可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有利于网络的管理。测试表明设计的网关模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红外图像特点,提出了基于FPGA+SRAM的硬件实时图像处理结构.该硬件设计包含4个主要模块:视频处理模块、FPGA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和DA转换及视频合成模块.FPGA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能够实现2D-TDI、图像锐化和非均匀性校正等算法;SRAM阵列是暂存实时图像的,用于算法的实现;FPGA配置FLASH存放FPGA的配置程序;完成硬件调试工作后,尝试实现了部分图像增强算法.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款用于622 Mbit/s大气激光通信机的10/100 Mb*s-1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并将其集成到通信终端机模块中.该收发器以高性能的光电介质转换芯片ML6652为核心,配以必要的光收发模块和网络接口等外围器件,实现了以太网光电转换设计.从收发器主要元器件的选择、系统设计和印刷电路板设计电磁屏蔽几个方面介绍了光纤收发器的设计.整个系统具有速率高、耗能小、结构紧凑、人眼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给出了一种FPGA实现的以太网远传模块设计方法。该模块一端提供MII接口,并通过外接以太网物理层(PHY)芯片来实现100 M以太网接入;另一端提供远传接口,数据帧格式遵循HDLC协议,通过外接远传模块来实现8 M的远传接入。通过软件实现100 M以太网和8 M速率远传模块之间的流量控制,实现MAC协议和HDLC协议之间的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9.
基于FPGA的SRAM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勇  孙晓凌  申华 《电子工程师》2008,34(12):57-59
为了保证独立的SRAM模块或嵌入式SRAM模块功能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必须对SRAM模块进行测试。介绍了一种基于Ahera DE2开发板的面向字节的SRAM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测试算法采用分为字内和字间测试两部分的高故障覆盖率March C-算法;设计的测试电路可由标准的JTAG(联合测试工作组)接口进行控制。设计的测试电路可测试独立的SRAM模块或作为BIST(内建自测试)电路测试嵌入式SRAM模块。验证结果表明该SRAM测试系统是非常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传统激光标刻控制系统中现有标刻数据传输与处理模式存在硬件构成冗余复杂等缺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多模块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传输方式的改变,实现整个激光标刻生产控制模式的改变,从而使激光标刻脱离工控机及标刻控制软件,且可实现网络在线、离线标刻等功能。该方案以MCU与RTL8019AS芯片构建的嵌入式以太网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通过MCU I/O口的分时复用扩展SRAM并实现对激光发生器和振镜扫描头的并行控制。方案中,待标刻数据通过TCP以太网网络传输,该系统将接收后的字符数据进行算法转换,形成激光点阵控制数据,最终实现点阵扫描式激光标刻。综合实验表明系统整体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高效的标刻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