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类型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诊断的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机械通气是其主要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氟康唑疗效好。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内肺部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32例,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81%。高龄患者、有肺部疾病史、住院时间长、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切开、吸烟史是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尽可能把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好转,真菌培养阴性,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后出院。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定期随访未见复发现象。结论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被原始症状隐盖,临床应加以注意,及时行痰真菌检查,做到早诊早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6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组6例误诊。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基础疾病,气胸类型以张力性气胸多见,治疗多需排气减压术,复张时间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今后改进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包括美托洛尔辅助的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为不使用美托洛尔的常规治疗。观察期为半年,随访期间分析心功能分级症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再次住院率等临床指标变化,评估美托洛尔在治疗COPD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症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再次住院率等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死亡率也明显下降。结论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诊治;我科及胸外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0例。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果2例因反复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术后随访45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琳  吴蓉  姚彪 《化工之友》2008,27(6):5-6
目的 了解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3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检查分离培养出107株病原菌,均为两种或以上细菌混合存在,其中32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1例为两种以上混合感染,17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合并结核菌感染,耐药情况明显.结论 晚期肺癌由于器官衰竭、机体免疲状态低下,尤其是进行过放疗化疗的患者比例占多,通过及早检查、诊断,并合理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9年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均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均误诊为肺结核。结论慢性白血病易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对于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发热,抗白血病治疗无效者,需警惕肺部细菌感染的可能,尽快查出原因,有效控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OPD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COPD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采取2种辅助排痰法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SPO2、日均排痰量、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舒适度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抗感染、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化痰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并采取震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操作方便、简单,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收费低,安全性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和肺水肿的发生因素、临床特点及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总结近10年来收治肝炎后肝硬化298例患者中资料完整的78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肺水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转归情况。结果本文298例肝炎后肝硬化有肺部常见合并症患者78例,其中肺部感染46例,肺水肿32例。78例患者死亡43例,病死率达55.1%。结论肝硬化合并肺部病变后可进一步加重肝功损害,诱发或加重多种并发症,使病情恶化。对肝硬化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同时早期预防肺部合并症的发生,发现肺部合并症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可望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收治的91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91例发生肺部感染者仅22例(占24%),因肺部感染未能控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者仅4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除给予综合治疗外,推荐使用沐舒坦以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对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致病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大肠埃希氏菌3例,金葡菌3例,肺炎球菌1例,肠球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其中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2例次。结论与普通肺部感染相比,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见病原体、抗生素的选择及并发症特点等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耳鼻咽喉真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所治疗的198例病人进行了详细分析,既有单纯真菌感染的病例也有合并存在的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诊断的方法进行确诊,主要包括:培养真菌、用活检以及影像学手段对病变组织的病理进行检查等。在治疗方面,先进行局部清洁,为了保障引流通畅,对肉芽及分泌物进行清除,最后进行了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在统计的198例患者中,鼻及鼻窦真菌感染的患者152例,喉部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30例,咽部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1例,耳部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15例。结论 真菌感染造成的危害还是很严重的,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需及时的采取措施。最好的减少漏诊与误诊的方法是对真菌反复多次的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道内持续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建立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治疗效果。方法 35例进入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人工气道建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间断给予气道内湿化的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体温、吸痰间隔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痰液细菌培养,主要以体温和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判断是否有肺部感染的发生评价疗效,卡方检验方法对临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例数明显减少,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相比,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进行治疗的143例肺部肿瘤患者进行三维立体式放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影响。结果治疗1个月后85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肿瘤有效率为59.4%,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为76.2%;治疗前有101例伴有癌性疼痛,放疗结束后,有78例症状减轻好转,有效率为77.2%;有5例患者在治疗期由于并发感染和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均完成放疗。随访1~12个月,有18例患者由于并发肺部感染、全身多处转移和功能衰竭等死亡。结论三维立体放疗技术有效提高靶区照射的准确性,降低了肿瘤周围组织残留细胞增长、扩散和远处转移的机率,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量,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0.4%.77.6%和33.8%.G-菌是肺部感染主要的致病菌;真菌的比例有上升的趁势,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是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ICU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加强吸痰、气道湿化等护理操作的质控和医院感染的管理;注意病程规律是控制ICU肺部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脑中风患者的主要死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57例住院及49例家庭护理老年脑中风死亡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死亡原因及成活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死于肺部感染32例(30.19%),分别占两组第1位;住院组中死于原有疾病15例(14.15%),营养不良11例(10.38%)占第2,第3位,家庭组第2、第3位死因分别是褥疮感染13例(12.26%)和意外5例0.47%),两组死因构成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组存活时间平均(682±183)d,家庭组平均(456±107)d(P<0.01)。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中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治疗原有疾病,加强护理,预防褥疮,相关卫生知识宣传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处理护理问题。结果 18例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在21~25d顺利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法对6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34例,支气管炎19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哮喘9例,均伴有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不宜咳出等症状,通过使用振动排痰机同时配合湿化呼吸道5~7d。结果69例明显,痰液排出。结论使用G5振动排痰机对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1月-2009年12月51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27.8%,病死率13.19%.显著高于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6.69%(P<0.01),临床表现早期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child-pugh分级为C级、年龄≥60岁、病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史、脾亢/脾切除、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合并基础疾病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视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分级,年龄病因,并发症、合并基础疾病能更好地预防控制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