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2例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肠破裂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101例,死亡1例。小肠破裂可采用肠修补或肠切除治疗;结肠破裂如就诊时间短、腹腔污染不重可采用一期手术。结论创伤性肠破裂多见于男性,因致伤的原因、部位、合并伤的不同,特别是对复合重伤、醉酒者,诊断及治疗应积极,并要注意伤口不在腹部但仍可能有肠破裂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5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保脾治疗15例,脾切除术40例。1例患者死于脾破裂合并肝破裂及脑干出血,1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4年,无继发性出血及暴发性感染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明确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中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和总结2004~2009年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痊愈36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冶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30例(脾修补术3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1例,单纯全脾切除术22例)。治愈36例,死亡2例。结论腹腔穿刺、B超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率。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是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2例,其中脾修补11例,脾修补 脾动脉结扎9例,脾部分切除14例,脾切除29例,脾切除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1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均痊愈,手术治疗痊愈82倒,死亡1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23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我院23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梗死面积及颅内压情况,确定治疗方法。13例患者接收非手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有9例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之后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出院时,参照GOS评估其预后情况,其中恢复良好16例(69.57%),中残3例(13.04%),重残1例(4.35%),植物生存1例(4.35%),死亡2例(8.70%)。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是多因素、多途径参与的病理过程,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最有利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年我院共施行保脾手术52例(治疗组),同时选择52例采用腔镜下脾全切除术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8例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愈3例,手术治愈73例,死亡2例,术后脾蒂再出血2例。结论B超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使本病确诊。在基层治疗首选脾切除,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儿童患者,可考虑保守或脾修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2例DTICH患者的病因、发生机制、血肿类型、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结果。结果康复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DTICH形成的原因多样。降低DTICH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CT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报告为脑出血老年患者82例临床资料,跟踪随访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比较分析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患者死亡率及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本组82例老年患者诊断均于经临床内科治疗或手术治疗验证为脑出血,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中存活65例,死亡17例,死亡率为20.73%;死亡患者中以合并脑室出血患者死亡率最高,达42.86%;出血量<50mL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出血量>50mL者,反之亦然(P<0.01)。结论 CT扫描可以早期诊断脑出血并能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对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余堃 《影像视觉》2016,(1):10-11
脾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如得不到及时救治,脾脏损伤后出现的大出血常可致患者很快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及时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对患者行CT诊断性扫描,分析影像下征象及诊断情况,得出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扫可明确脾破裂者52例,可疑脾破裂的6例,未见明显异常的5例,诊断敏感性92.1%、特异性82.5%.增强扫描后可疑及完全阴性病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敏感性100%,特异性100%.所以,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急腹症的病种的构成及临床特点,为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1480例门诊非外伤性急腹症的病例资料。按照年龄及性别将所有病例分为老年组300例,中青年组800例,儿童组60例和妇科组380例,分析不同组别急腹症的诱因、疾病构成及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儿童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居第1位,占51.67%;急性胃肠道梗阻居第2位,占36.67%。在妇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中,异位妊娠居第1位,占70.79%,卵巢破裂居第2位,占12.63%,卵巢蒂扭转占8.94%,其他占7.63%。结论非外伤性急腹症的发病在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应综合分析,以便于做出快速的诊断和救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13例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后处理做出总结。结果 13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痊愈12例,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死亡率较高。早期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表现、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1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41例均行腰穿检查,侧卧压力均低于80mmH2O,及时补充等渗电解质液治疗。结果经治疗40例痊愈,经综合治疗3~12d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压力逐渐恢复正常,1例合并腹腔出血死亡。结论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应注意与颅内压增高鉴别,需及时确诊与治疗,但该综合征起病隐匿、易误诊、应提高警惕,若诊治及时、预后多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穿孔的体会。方法对48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行肠修补或部分肠切除术。结果48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治愈出院。结论肠修补术或部分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的急救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症配合积极的护理。结果经过我院的抢救和护理,60例患者治愈57例出院,治愈率为95.0%,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顽固性休克,平均住院时间为(27.5±2.3)d。结论及时手术是治疗腹部外伤性复合性的主要手段,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疝是目前外伤性颅内血肿病死、病残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64例外伤后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其中28例患者采用开颅手术前床旁紧急锥颅引流减压方法进行抢救,36例直接行开颅手术治疗,2组进行对照比较,以评价紧急锥颅引流在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穿孔的体会。方法对48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行肠修补或部分肠切除术。结果48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治愈出院。结论肠修补术或部分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93例CIN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法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宫颈涂片巴氏分级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阴道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例患者物理治疗6例,宫颈锥切术治疗87例,治疗后86例无异常发现,治愈率为92.5%。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4例,切缘无病变累及者1例,有病变累及者3例,5例出现术中、术后下腹痛,持续时间较短,均自行缓解。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诊断CIN的有效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婚育状况、病变程度、范围等因素,做到治疗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诊断、抗凝治疗措施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误诊为冠心病的非大块肺栓塞患者的资料。结果25例患者初诊均以冠心病收治入院或从其他科室转入,最终确诊依赖于16排螺旋CT的肺动脉CTA,25例患者全部采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无1例死亡,临床症状较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误诊率高,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安全、敏感可靠的方法,只有通过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并利用有效的联合诊断策略,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