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图1所示的高灵敏度隔墙有线监听器,除了做隔墙监听外,还是一种理想的耳聋助听器,它增益高、体积小、耗电省,倍受欢迎。由驻极体话筒检测到的声音信息,经R_2、C_1和C_2加到IC_1的输入端,IC_1的放大级总增益由R_5和R_2的比例关系确定,C_2是用来改善频率特性的。R_8和R_4组成分压器模拟0状态,取电源电压的一半加到IC_1的同相端,使IC_1在单电源供电时能正常工作。Q_1、R_7组成射极跟随器,以便使高的IC_1输出阻抗与低阻耳塞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正> TD05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是采用二次离子注入的Bi-FET 兼容工艺制作的J—FET 输入运算放大器。采用兼容工艺使J-FET 输入级和双极型输出级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制作,从而使电路性能有显著提高。运算放大器采用J-FET 做差分输入级,其具有输入阻抗高,转换速率快的特点。同时由于采用二次  相似文献   

3.
这个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由±5伏电源供电。在输入音频信号变化范围达40分贝时仍能维持输出信号幅度不变,而且保真性能极好。这个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_1提供放大作用;结型场效应晶体管Q_1用作可变电阻器,与R_1构成可调变的分压器。Q_1的阻值取决于峰值检波放大器(由IC_3和IC_4组成)的输出电压。为了尽量减小失真,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类型集成电路相比,射极耦合电路具有最快的速度,然而它需要很大的功耗即每个逻辑电路为25~60毫瓦,因此限制了电路集成度进一步的提高。降低功耗的途径之一是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结构中采用更低的逻辑摆幅和较窄的转换区宽度的射极耦合逻辑电路。基本“或~或非”电路如图1a所示,其转换特性参见图1б。如果在电路输入端之一(如A输入端)加高电平(逻辑“1”)相应的输入晶体管T_1通导,同时在它的收集极(“或—或非”电路的输出)维持相应于逻辑“0”的低  相似文献   

5.
考考你     
第三期考考你中、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一最高增益为60dB的三级可调增益放大器,三个增益级由四运放TL084中的三个运放构成,增益的可控功能由串在增益级中间的D/A来实现。原电路中第一级运放构成增益为10的同相放大器;第二级应为可由开关控制的电压跟随器(开关闭合)或增益为10的同相放大器(开关断开);但第二级的开关S1不管置于位置位置,均将反馈电阻R1短路,因此开关S1的画法是错误的。此处错误改正后,第三极运放应构成10倍的同相放大器。但原电路第三级因反相输入端电阻R4和输出端反馈电阻R1均接地、因而构成过另比较器,故第三级错。正确的接法应该是自运放输出端引出的反馈电阻R1(9K)接至运放的反相输入端2脚,即构成增益为10的同相放大器,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在检修或调试DDZ-Ⅱ或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时,经常需要0~10mA或4~20mA的电流源作为调试信号源。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可调恒流源电路,可用于Ⅱ型或Ⅲ型仪表检修或调试,其原理电路如圈1所示。在图2电路中,当电位器W的中点调到a点位置时,取佯电阻R_0(实为两电阻串联)两端的电压就是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的电压。由于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使其反相端的电位和同相端的电位可以看成相等,因此,取样电阻R_0两端的电压为零,从而使电路的输出电流为零。这时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开环状态,其输出端电压约为-5V,a  相似文献   

7.
<正> 运算放大器的接法如下图。设R_1=R_2,试求信号源电压V_s和输出电压V_0的关系。乍一看这样的接法是共模输入,认为输出电压V_0不会随信号源电压V_s变化,即输出基本上为零(如果放大器本身已调零)。实际上输出电压V_0却随信号源电压V_s作相等的变化。为什么呢? 仔细看看,就会知道加在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并不是纯粹的共模信号。由于R_r的存在,使两输入端之间产生差分电压。经R_2加在(+)输入端的电压V_+=V_s,经R:加在(-)输入端的电压V_-=V_s,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在电路系统中,有时需要将某一信号进行限幅放大。限幅放大的传统方法是将信号通过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利用元器件的饱和特性达到限幅的目的。图1为一典型的限幅电路,信号ν_1以R_1/R_1的放大倍数放大,当ν_0的幅值到达稳压管D_1、D_2的导通值时,ν_0被限定在D_1、D_2的导通值上,成为梯形波。这样不管输入信号幅值多大(只要不超过运算放大器的允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总被限制在一定的幅值上。很显然,信号经过这样限幅以后,变得严重失真了,对于某些电路这是无关紧要的,而有些电路却是不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采用滤波的办法,滤掉高次谐波来保持原信号的形状,可是这种方法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问题一:晶体管放大电路有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V1为NPN硅管;R1、R2为偏置电阻,R3为稳定工作点的射极电阻、R_C为集电极负载电阻、R_L为放大器负载;C1、C3为放大器输入、输出耦合电容、C_2为射极旁路电容。  相似文献   

10.
<正> 图1所示的电路往往用于精密的全波整流电路中。去掉输入电容C_1,该电路的功能便成了精确的绝对值产生器。电路工作时,如果一个正向的输入经过R_1加到IC_1的反向输入端时,运放IC_1的输出转向负,D_2导通,从而连通线路中的反馈电阻R_2,并且传递增益为1的反相输出,然后供给加法电路IC_2。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是基于STM32单片机ADC检测的简易电路特性测试仪,用于检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特性,同时可以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判断电路故障的位置及原因。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主控模块为核心,电路经DDS信号发生器模块产生所需的正弦波信号,经信号调理网络后进入三极管放大电路,同时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串联电阻、输出端并联电阻进行电路特性的检测,分别测量放大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信号的幅值及频率,经单片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所需结果。本系统可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放大倍数、以及进行电路故障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业余无线电制作活动中,经常用到低频信号发生器。下面向大家介绍一台电路简单、实用易做的低频信号发生器,供大家参考。一、电路原理: 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见图1,这是一个互补管RC振荡器,主要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BG1、BG2、BG3三级互补管直接耦合放大器组成,其中BG1、BG2为增益可调的放大器,BG3为射极跟随器,用来作阻抗变换以获得较低的输出阻抗,可减少晶体管输入输出阻抗对选频网络的影响。由于BG1、BG2间加有R6、R7、R8等构成的深度负反馈,因而放大器的性能相当稳定。为进一步稳定振荡幅度,还把输出电压经热敏电阻R4反  相似文献   

13.
对Hi-Fi音响和AV“发烧”、“着迷”,是不论囊中虚实的。有条件者可花数万元组建自己的“Hi-Fi”音响系统;无条件者可通过精心设计电路自行组装,实现低价位发烧也能享受Hi-Fi的乐趣。现介绍一款安装简单且音色甜美适合普通烧友仿制的高保真放大器。图1前级电路部分,采用一只双三极电子管作阴极输出器。它性能优良而增益近乎0dB,用电子管作阴极输出器,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较低的输出阻抗。在这里用于匹配后级晶体管功率模块,对信号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14.
仪表工问答     
100.JF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级主要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电压放大级的线路如图56所示,这是一个四级直接耦合大环路深度电压负反馈电路。全部元件都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采用直接耦合可减少相移,还可省去一些电阻和耦合电容,使电路简单可靠。但由于四级电压放大的晶体管直接连接,直流工作点的稳定就相当困难,因此采取深度负反馈,使线路稳定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R_1、R_2和R_3分别是T_1、T_2和T_3的负载电阻,又是后一级的基极偏置电阻。R_(14)、R_(15)、R_(16)、R_0、R_(13)和R_W都与发射极相接,称为射极偏置电阻,具有电流反馈作用。R_4被C_4旁路,仅抬高T_4的射极电位,不具有电流负反馈作用。调节R_W和C_4配合可调节交流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向读者介绍的小功率电子三分频有源音箱,具有小巧灵便和音质优良等优点,很适合居室不宽的音乐爱好者使用。 1.电路部分图1是单个声道的功放电路原理图。在该电路中,IC_2与IC_4分别同四只阻容元件构成二阶有源滤波的高通、低通两个音频通道。IC_3接成反相器,从IC_2、IC_3、IC_4输出端同时取样得到的1倍音频电压信号经过低噪声、高β值三极管9014混合放大后,由射极输出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的中音频段电信号。由于电路中高、  相似文献   

16.
射极跟随器作为逻辑或功率驱动器应用时,在输出波形中常常碰到振荡或大的过冲的麻烦。在图1这种情况下,负载网络中的相移加上晶体管中的相移就足可以使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形成一个负实部分。为此,我们采用示于图2的简化等效线路,在该线路里集极电流发生器α_(fe)I_b 是按最小的相位关系假设的。输入阻抗可写为:  相似文献   

17.
电路原理图如图1,整个电路分为:超声波稳频发射;超声接收放大;多普勒拍频放大和双脉冲检测输出四个部分。 1.超声波稳频发射:由非门电路U_1,晶振XTL,超声发射传感器T_(40-16)等组成。U_(1-b)U_(1-c)和XTL等构成40kHz精密振荡器,输出信号经U_(1-a)整形,推动超声发射传感器,向空间发射40kHz超声波。 2.超生接收放大:由超声接收传感器R_(40-16),TR1,TR2等组成。R_(40-16)是配对接收器,将空间40kHz超声波转变为40kHz脉冲电压,经TR1,TR2两级线性放大器后有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中,由传感器送出伴有干扰的弱信号,通常需经一个前置放大器放大后,方可送往后级处理。由于差动放大器对共模噪声信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故前置放大一般由差动放大器来承担。一般差动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在理想情况下,当R_1=R_3,R_1=R_2时,  相似文献   

19.
曹棠跃 《机器人》1981,3(1):61-61
由一个n—p—n共射极级与一个p—n—p射极跟随器形成共负载电阻,具有单位增益的援冲器。它提供了一个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一低电流消耗的电路。 其3dB带宽在80MHz以上,而且通过选择最好的电阻使特性还能扩宽。注意减小引线电感和分布电容也将对该线路性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生产的发展,电子线路运用负反馈技术日趋广泛。譬如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于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负反馈技术,原因是负反馈可使电路获得优良的特性;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改善非线性失真;增大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加大频率带宽;减少电路输出噪声。通过线路分析和实验发现上述优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