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交流电流衰减法(PCM)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等技术对新疆油田三化原油管道开展了防腐层和阴极保护检测和评价。检测评价内容包括:沿线土壤腐蚀性调查、防腐层完整性、阴极保护有效性及开挖直接检验。检测和开挖发现防腐层老化、破损严重,发现破损点5处,沿线长度约1.35km管段管地电位不满足阴极保护最低电位标准。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管道外防腐蚀层修复与阴极保护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将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应用于对二甲苯(PX)输送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分别对其进行敷设环境调查、土壤腐蚀性检测、阴极保护检测和防腐层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级。防腐层检测中,应用C扫描检测防腐层绝缘电阻率,综合运用Pearson法和密间隔电位法(CIPS)确定防腐层破损点位置。通过开挖,验证了该组合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漏提供高效、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室外实验模拟埋地钢质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用试片法代替管道防腐层的缺陷,并采用普通Cu/饱和CuSO_4电极结合极化探头测得管道的阴极保护参数,来研究管道防腐层破损后管道防腐层的破损状况、周围土壤特性等对自然管地电位、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及IR降各阴保参数的影响规律。以便为管道工作者根据测得的阴极保护电位来判断管道防腐层的状况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核电厂埋地管道承担工业介质的输送,采用防腐蚀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措施来减缓土壤腐蚀。随着埋地管道服役年限增长,管道腐蚀失效风险递增。对某核电厂埋地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防腐层缺陷及绝缘电阻、阴极保护电位、管体缺陷开展了检测,并进行了探坑开挖验证,首次对核电厂全厂埋地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电厂埋地管道外腐蚀状况可控,大部分管段阴极保护有效,局部管段阴极保护欠保护,并提出了埋地管道的防腐蚀措施和建议,为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寿的申请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他核电厂埋地管道全寿期老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海洋石油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破损与阴极保护效果的关系。文中根据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随服役年限的破损规律,对相应情况下海底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海底管道外防腐涂层破损情况监测、阴极保护效果评价、外防腐涂层体系选择、阴极保护系统的优化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输管线三层聚乙烯(3PE)防腐层失粘剥离的现场调查情况,构建剥离防腐层下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干湿交替工况剥离防腐层下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和电位分布、阴极保护有效距离及屏蔽区管线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带破损点涂层剥离区内阴极保护电位梯度和保护电流主要集中在破损点区域,而缝隙深处管体处于自腐蚀状态;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破损点至缝隙内45 mm处稳定后的局部电位逐渐负移;剥离间隙1 mm情况下,有效保护距离仅数厘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交流电位梯度法原理及检测步骤、注意事项,通过对某炼油装置地下钢质管道外防腐层进行检测分析,证明交流电位梯度法是掌握管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防腐层破损点、综合评价管道防腐层状况、加强管道防腐层维护、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常规管地电位检测最大问题在于检测结果只能对测试桩附近1-5米的距离有效,而常规管道上的两个测试桩之间相距在一公里以上,这使得管道绝大部分位置上的管-地电压无法测量出来。因此,管道沿线的某些局部影响因素,如距离测试桩很近的较大防腐层缺陷可以对测试桩的检测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距离测试桩较远管道上的诸如金属搭接等故障,对于测试桩处保护电位的影响却无法检测出来。密间距电位法(CIPS)是在有阴极保护系统的管道上通过测量管道的管地电位沿管道的变化(一般是每隔1-5米测量一个点)来分析判断防腐层的状况和阴极保护是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志涛  韩文礼 《表面技术》2016,45(11):134-138
目的介绍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的研究思路及所开发的配套的检测设备。方法通过模拟检测实验,考察了直流电位梯度检测方法在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中的可行性、检测装置运行及测量功能的适用性。结果模拟检测实验实现了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的有效检测,且不受海底管道正常填埋的影响,可实现管道外防腐层8 mm×8 mm(8 m V/m)以上破损的非接触式检测。结论基于直流电位梯度法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层破损检测技术可行。可以利用所研发的检测装置,通过海底管道沿线电位梯度的测量,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破损及牺牲阳极块位置,从而为管道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用真实工业管道建立了区域阴极保护条件下的站场埋地管试验场,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单管与多管并行、不同阴极保护电流、不同防腐层缺陷数量等条件下地表电位梯度的分布规律,研究了相关因素对直流电位梯度法识别站场埋地管防腐层缺陷的影响,为实施并提高站场埋地管防腐层缺陷的非开挖检检测识别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孟  李自力  杨超  陈健飞 《表面技术》2016,45(8):132-137
目的找出导致外防腐层破损的因素,研究防腐层破损对管道壁厚减薄的影响。方法采用PCM+埋地管道外防腐层状况检测仪对管道外防腐层进行检测,采集埋深、DB值和电流衰减值,并根据电流值计算绝缘电阻率。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管道剩余壁厚,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管道防腐层和管壁腐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行年限、埋深、介质输送温度以及土壤电阻率等因素都对外防腐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材质的外防腐层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其破损程度变化不同,并且对管道壁厚减薄程度的影响也不同。结论对于运行超过10年的管道,应定期检测并及时维修、更换防腐层。埋深不足0.8 m的管道,应及时增加覆土层厚度,无法加大埋深的则应该加大巡检力度,防止管道遭到破坏。运行超过10年的沥青玻璃布管道外防腐层破损严重,建议更换3PE防腐层。应建立起阴极保护系统,与外防腐层形成双层屏障。  相似文献   

12.
某长输埋地管道由于受外界干扰、防腐蚀层破损等原因,管道阴保电位出现欠保、过保及异常波动的现象。采用Fluke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梯度测量法(DCVG)等埋地管道非开挖无损评价技术(NDE),对阴极保护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诊断。结果表明,管道沿线测得的阴保电位有些超出了阴保电位准则范(-850~-1 200 mV,CSE);有些管段阴保电位频繁异常波动;防腐蚀层检测出多处破损点,而且部分腐蚀活性呈阳性。研究发现,某混凝土穿越段采用套管保护,管道沿线周围存在电厂、电力铁路等,多处与埋地管线出现并行或者交叉情况。针对阴保电位屏蔽、杂散电流干扰等问题,提出了补加牺牲阳极、合理选择排流方式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的基本原理和5种检测模式及其应用情况,并通过一次成功的实施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解析检测数据的得出通/断电电位、横/纵向电位梯度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处的不同数据分布规律,通过该规律可以实现使用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的方法,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和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技术支持:常守文研究员[现场测试及腐蚀研究]□环境介质(土壤、水介质)综合腐蚀性能测量评定(介质电阻率、介质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管地电位的测量)□阴极保护效果的评价及故障诊断□管道防腐层性能评价与管道定位□腐蚀调查、交直流干扰、杂散电流腐蚀的原因分析和防护[设计和现场安装服务]□阴极保护系统设计,包括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保护参数的选取、材料设备的选择和施工图设计等□阴极保护系统现场施工及安装  相似文献   

15.
快速查找埋地管道防护层破损点仪器选择与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杰 《腐蚀与防护》2001,22(5):218-219
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埋地钢质长输管线一般都有防护层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组成的防护系统。防护层和阴极保护起着一种互补作用 ;防护层的破损会引起电流的消耗 ,使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阴极保护效果的降低又会加剧钢管的腐蚀。防护层腐蚀状况尤其是对防护层破损点的精确定位并及时修补 ,是管道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防护层破损点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发射机向管道上施加交流信号 ,同时在管道正上方检测信号的变化 ,各类仪器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国产仪器采用电位差法 (又称皮尔逊法 ) ,进口仪器…  相似文献   

16.
正技术支持:常守文研究员【现场测试及腐蚀研究】□环境介质(土壤、水介质)综合腐蚀性能测量评定(介质电阻率、介质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管地电位的测量)□阴极保护效果的评价及故障诊断□管道防腐层性能评价与管道定位□腐蚀调查、交直流干扰、杂散电流腐蚀的原因分析和防护【设计和现场安装服务】□阴极保护系统设计,包括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保护参数的选取、材料设备的选择和施工图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钢制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价应采用断电电位指标,现场测试通常使用同步中断法,但其并不适用于无法同步中断管中阴极保护电流、以及受杂散电流干扰的管段。阴极保护电位检查片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模拟管道防腐层漏点,利用检查片的瞬间断开电位实现近似管道断电电位的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检查片的适用范围、设计、安装、测试及分析等内容,通过具体实施案例明确了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并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为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油田输油管道防腐现状,分析了输油管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管道防腐层存在缺陷;输油管道不具备断电电位测试条件;多条输油管道共用阴极防腐站;管道保护电位未达到标准要求;杂散电流对管道阴极保护影响过大;阴极保护系统设施不完善。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防腐层进行修复;测试输油管道断电电位;采用先进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监测系统;对管道杂散电流测试,必要时进行排流处理;完善阴极保护设施。通过上述措施,确保管道处于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站场埋地管试验场,模拟了站场实施阴极保护电位测量的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IR降、金属材料搭接干扰、牺牲阳极材料、阴极保护电位测量方法、防腐层材料及破损等多项因素对阴极保护电位测量与评估结果的影响规律,为开展站场埋地管阴极保护电位测量与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埋地管道的运营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选择正确的埋地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对提高管道检测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国内目前的外检测技术做了综述,对比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综合检测法以及将阴极保护数据作为管道评价的标准,对管道外防腐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