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印染厂雕刻直条花样除有钢芯车设备的厂外,一般厂家直条花样的压轧均在M816-160型摇线机上完成。利用摇线机的钢模走压架,装上直条钢模,同时配上重量不等的重砣进行压轧。这样直条钢模对铜辊的压力受重砣重量限制,压力大小难以控制。往往造成直条的深浅不匀。特别是高密度精细直条花样,更容易出差错。此外每轧好一根直条都要靠手工取下重砣,抬起轧头,方可移位。操作繁锁,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 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M816-160型摇线机一机多用的性能,我们对该机的钢模走压架进行改造(详见图),自行设计更换了轧头装置,能使直条钢模左右移动自如,轧条时可不需调试,所轧出的直条一圈可相接无误。增加的控压装置,可根据直条花样的宽度和工艺要求的深度调节压力,使直条钢模对铜辊的压力限制在同一数值。对由于花筒轴偏心引起的铜辊跳动起缓冲校正作用。抬起加压装置使钢模走压架移位时不需手工上下配重砣和抬起轧头。这一改进确保直条花样的压轧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效二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光板花筒     
钢芯压纹、缩小、照相、光电传真(电子雕刻)蜡面轧纹、喷雾等多种雕刻方法都离不开光板花筒。 花样是一套色的就需要一只光板花筒上蜡后供缩小机雕刻,八套色就需八只光板花筒等。光板花筒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雕刻关系极大,尤对精密度高的精细花样、照相雕刻更为重要。现谈谈我们对光板花筒是怎样处理的。 由于我厂是用带轴梗的老式M806型车花筒机,车架走刀比较快,这样车下来的花筒纹路又粗又深,加上车花筒机三眼不直,两头、中间往往不统一,所以带来了很多困难。 我厂使用的磨石是比较好的,是我省桃江县自产的,规格为长280厘米,宽100厘米,厚40厘米。自动磨花筒机是M808型,磨石是细磨石,操作过程从花筒上机,装磨石自动磨,时间一般为40分钟。花筒磨后,用分离卡测量达到工艺标准之后,用比较细嫩的细平石用手推磨5分钟(主要起打乱丝路的作用)再仔细观察整个花筒是否符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印制大批量大花贡呢、哗吱织物的过程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是:花筒出现雨状、刮伤、刮线、刮毛等疵病。经常需停车处理或调换花筒,直接影响质量与产量。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交流与改进,基本上解决了印制中途出现的上列疵点,最近一套大花花筒曾顺利印完二百多万米。现将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网 纹 地色花筒视花型面积情况而定,一般选用16×18或16×20钢芯压线,前者正反钢芯斜度以26°为宜,腐蚀后网粒基本是横菱形;后者正反钢芯斜度以30°为宜,腐蚀后网粒基本是稍斜菱形。这两种形式网纹印制效果均较好,网粒抗刀力较大,不易形成中途刮线或边沿刮塌。各斜度差异过大,腐蚀后网粒呈圆点形或类似圆点形,其抗刀力较差,易形成中途刮浅等疵点,且由于网粒呈圆点形其容浆槽势必过大而影响印制效果。 其它各色花筒视其花型面块差异及喷笔等情况,分别选用20×22、20×24、22×24或24×26钢芯压线,斜度要求同上。  相似文献   

4.
印染雕刻准备工种的所有设备,历年来都是以主轴梗来带动花筒转动的。这样,不仅搬移花筒频繁,劳动强度大,而且又不安全。同时当主轴梗日久产生弯曲时,还会使花筒运转过程中出现跳动。无论是车花筒机、磨花筒机、上蜡机都必然导致影响花筒质量。1980年初,我厂自行设计、制造成功了一台阔狭两用无轴梗上蜡机,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证明具有运转平稳、上蜡均匀、操作简便、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操作安全和提高使用效率等特点,并且可节约制造费用五倍。 用途:一般上蜡与加深花筒上蜡均可适用。 适用范围:38~52英寸六种规格花筒上蜡。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内销大花花样底纹花筒上,有很多的造型变化,其大部分是喷蜡层次的变化。如以山水画、动物山景、庭园楼阁、建筑物群为题材的画面,要求雕刻花筒达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效果。如果单靠手工和原来摇线办法喷蜡,是难以达到原样效果的。为适应各类花样的特点和印花工艺要求,我们对两次、三次摇线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丝绸》1973,(3)
原复动式提花机,采用双刀箱,双花筒,互相交叉,来达到起针提花之目的。原提花机零件繁多、检修困难,加之两面回花,挡车工操作不便,特别是拆坏绸时容易出现错花纹。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去南昌化纤厂学习取经,得到很大启发,对原复动式提花机,结合线绨被面平纹组织这一特点,将双花筒改革为单花筒。单花筒提花机,采用双刀箱,单花筒,半本花板,二次闷针,一次反花板,再由上下刀箱互换时,达到起针提花之目的。提花机的横针由1480根减少为740根(双拐),原复动式采用双凸轮,现在改为单凸轮传动,提花机零件减少50余件,织造家伙组织法与原来不变。改革后提花机检修方面受修机工  相似文献   

7.
钢芯是雕刻花筒生产中的一种专用器具,其价格较高,每只约120美元。如在使用中线峰碰坏,或因使用时间稍长,线峰磨平,都会造成报废,影响产品质量。为了增产节约,我厂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一种化学修复钢芯的方法。其工艺如下: 1.把报废的钢芯刷洗干净,在钢芯的两端顶尖孔中涂上防腐剂,以免损坏顶尖孔,造成以后使用时偏心。 2.配制25~30°Be′的硝酸,放在一个容器中,夏季不加温,冬季必须加温到25℃。 3.把准备修复的钢芯放在一个金属钩上,然后放入配制的溶液中,不断地上下拉动数十次后(上下拉动必须是钢芯线竖向),再把铁芯倒过头来,再次拉动数十次。在腐蚀过程中要用放大镜多次观察线峰腐蚀情况,看是否达到要求。我厂修复的钢芯使用良好。原来压不破蜡或者看起来压破了,文  相似文献   

8.
《印染》1978,(2)
斜纹线钢芯是雕刻印花辊筒上摇轧嵌线的一种专用工具,由于对线纹精密度、锋度、平面度及硬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其阴模的制造要求更高。我厂雕刻工人按照自己的条件,从1976年11月至1977年4月,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厂设备情况的加工制造方法。以首先制造原始子型阳模,走压阴模,定压阳模的简便方法,制成了线纹精密度、锋度、平面度、硬度合格的斜纹  相似文献   

9.
M808-160型花筒自磨机在拆装花筒时,需二人扛抬心轴,然后进行拆装,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极易碰坏花筒。为此,我们对该机轧头装置进行了改造,详见图,即利用两只印花机花筒轴传动万向联轴节的突缘与一副十字节装配成一副万向节,两端分别与花盘及自制套筒连接来代替原来的轧头装置,并将传动侧轴座和轴衬锯除一半,增加一块挡板,以便于花筒轴抬起后移动。这样,拆装花筒时只需一人将花筒轴一端抬起移出机架便可进行拆装,既省力又方便。这种方法也可用于M810-160上蜡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一、印花辊筒磨光概况 印花辊筒在雕刻制版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磨光,尤其在镀前及打样前更需精磨。因为这时花纹已经定型,花纹的深度以μm为单位、花纹所选用的斜线或网纹的顶峰留面,在雕刻工艺上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此时精磨,一方面要彻底磨去花筒表面残留的一些疵病,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花纹,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以来,磨花筒所采用的研磨材料系天然磨石,尽管粗、中、细品种基本能达到生产要求,但天然磨石中,避免不了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藏在磨面的内部,往往在磨光的最后时刻突然出现,使辊筒表面磨出丝痕,轻者重新处理,重者则引起报废,特别印制防拔染、精细几何、满地花纹,以及采用涂料工艺时,对辊筒磨光的要求更高。如何用人工合成磨石来代替天然磨石,这是雕刻工人长期盼望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浆纱后上蜡是降低经纱断头、提高织造效率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在日本、美国、英国、西德、法国、苏联、瑞士等国家生产的浆纱机上均附有后上蜡设备。国内前一时期因蜡质影响,郑纺机生产的G142B型浆纱机上虽有此附属设备,但应用极少且不完备。近年来随着非离子水溶性蜡的研制成功和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后上蜡设备已成为浆纱机上必不可少的一项附属设备,然而后上蜡机构究竟应如何设计?吸取国外后上蜡设备的优点克服其缺点,结合近年来国内设计中的一些缺点,对  相似文献   

12.
上海第一印染厂试制的轧纹整理涤/棉混纺织物,在提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轧压凹凸化纤织物,有一定的定型作用和耐洗性,效果较棉布好。 该厂有两种轧花设备,即有子母型花纹的轧花和只有母型花纹而无子型花纹的轧花机,前者压纹较深,花纹凸出;后者花纹较浅,可以任意选择花型。以涤/棉混纺细织物分别进  相似文献   

13.
印刷机操作者凭肉眼很难看出网纹辊的网穴形状是否良好、网纹辊是否磨损或是否有油墨脏污。若能在把网纹辊装到柔印机上之前先对其进行检查,不仅可节省时间,更可减少废品。为此,APEX公司推出了RAVOL液体容积测试方法。 测试用的全套工具都装在一个手提箱内。箱内包括一个定标屏板,可测量容积的准确度。 测量时,操作者只需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网纹辊,用一个刀片把液体铺开,使之覆盖在多个网穴上,再用一张纸在网纹辊上压一  相似文献   

14.
在G142-180型浆纱机上,原后上蜡装置是单面上蜡。经纱出烘房后,先通过张力导纱辊,导纱辊,然后,通过上蜡辊使经纱单面上蜡。这种上蜡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经纱上蜡不均匀。经纱与蜡辊接触的一面粘上了蜡液,没有接触的一面即经纱上面却没有粘上蜡液,因而经纱一面不光滑,毛羽不完全服贴,经纱抗拉伸强度低,断经多,织造效率不高。为了克服单面上蜡的缺陷,经过构思和设计,再增加一个上蜡辊及蜡槽,制成双面上蜡装置,如附图所示。首先,在机架上装两个角铁框架托住两只导纱辊;其次再装两个直角形的角铁托住蜡辊及蜡槽;然后再把张力导纱辊用角铁做成的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压上浆工艺通过在不同压榨条件和压浆力下,对纯涤纶条子布和府绸经纱分别在祖克浆纱机和津田驹浆纱机上进行浆纱生产,并对上浆纱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浆力、双浆槽、双浸三压、湿分绞、后上蜡"工艺路线,对于降低纯涤纶纱线毛羽和提高上浆纱质量很有利。  相似文献   

16.
色织长短袜产品生产中广泛采用纬编提花组织。提花组织的特点是织物反面留有浮线,这种浮线的存在会影响织物的延伸性。线圈中浮线的数目取决于上机各种颜色纱的数目和花纹。对D3BC型双针筒自动圆袜机上获得的双面三色提花组织进行分析表明,从一种花纹转向编织另一种花纹时,延伸性、收缩性  相似文献   

17.
《印染》1976,(6)
美国有一印染厂发展了一种新的印花工艺,使印花织物具有贴花效果和植绒印花效果的立体印花图案。 在印花浆中加有发泡物质,它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和发泡剂,后者使用花后烘干的花纹图案加热(焙烘)后发泡膨胀,形成立体花型。 该厂已解决了印花浆的塞网和嵌花筒问题,因此例换颜色时花筒的清洁工作快速和方便。用该印  相似文献   

18.
六、花筒的运动规律和回转时间的计算(一)花筒的运动规律和闷针所需时间花筒摆架机构是提花机信息的传递机构,根据不同织物的组织要求,通过纹版上的有孔或无孔来控制竖针的上下运动,使竖针所联的经丝形成梭口的上层或下层。目前国内传递花筒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以及偏心轮机构等,分析其运动规律均接近于简谐运动。花筒摆架机构在一次往复的摆动过程中要完成闷针(即花筒推压  相似文献   

19.
网纹辊定量传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网纹辊是柔版印刷机的"心脏"人的心脏是人体供血系统的最主要脏器,柔印机上的网纹辊是柔版印刷供墨系统的最主要部件。网纹辊俗称为柔印机的"心脏"。网纹辊是柔印机上的传墨辊,作用相当于胶印机的串墨辊和凹印机的印版滚筒,是将油墨传递到印版  相似文献   

20.
用柔版印刷实地时,如果只印一遍,往往达不到凹印那样的效果,因此柔印的主色调实地经常需要印刷两遍。柔印墨色印不实在的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 1.选用的网纹辊线数太高,供圣量小,墨层薄而显得印迹不实在。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墨色实在而选用线数过高的网纹辊,例如用200线的网纹辊印刷细线条的印品极易上脏,用700线以上的网纹辊印刷实地也没有任何意义。一般300线以下的网纹辊用于涂布上光,300至600线的网纹辊适用于印实地及线条,700线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