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张朝生 《焊管》1994,17(6):27-32
本文综述了日本主要钢铁公司科研单位采用激光焊接法开发出汽车排气管用具有高加工性能的铁素体不锈钢焊管概况。重点介绍了为减轻汽车重量对薄壁排气管性能的要求,不锈钢种的选择。采用激光焊接法的依据,激光焊接最佳工艺条件,激光焊接铁素体不锈钢管的质量特性。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一碳钢复合钢管与不锈钢管的焊接可看作是两种焊接工艺的组合:即不锈钢与不锈钢的焊接;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焊接过程中,复合管基层和复合管衬管的封焊属于异种金属的焊接;不锈钢管与复合管衬管的打底焊属于同种金属的焊接;不锈钢管与复合管基层的填充焊属于异种金属的焊接.由此得知,每种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选择由复合管的衬管、基层和不锈钢的材料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氩弧焊对UNS31803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GTAW焊接方法对UNS31803双相不锈钢管进行对接焊试验,焊后分别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等试验,并对焊接接头各区域进行铁素体含量测试。检测结果表明,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中铁素体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75%、47.75%和59.00%,满足铁素体比例为35%~65%的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并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和层间温度,可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焊接性能良好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RT1200,它的技术特点是对C和N进行了极低的成分控制,此外还将钢中对铁素体有害的S,Si和Mn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整体性能,可焊性能良好。其板材和有缝焊接钢管可用于应力腐蚀敏感的换热器、空冷器以及塔盘和龟甲网,并根据该材料的性能特点,对其使用范围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施春华 《焊管》2017,40(12):40-43
为了解决不锈钢管焊接中氧化的负面影响,介绍了高频感应焊原理,并对不锈钢材料特性、焊接质量要素、机组性能、母材钢带及调整工技能和高频焊机功能等焊接工艺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材料电阻率、导磁率、热膨胀系数、热传导、弹性模量等都是影响不锈钢高频感应焊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采用独立控制频率与功率的高频焊机,结合恰当机组设计与操作方式,可解决焊接氧化物等不利因素,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君义 《焊管》1996,19(4):32-33
分析了不锈钢TIG焊接过程中工艺参数变化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并介绍了该公司用TIG焊接不锈钢管的具体工艺参数,对国内发展不锈钢焊管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氩弧焊S32760双相不锈钢管材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分析了焊接接头腐蚀的原因,测定了焊接接头奥氏体和铁素体相比例。结果表明,氩弧焊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存在少量的σ相,焊缝金属的奥氏体组织比例为64%,铁素体比例为36%,母材部分奥氏体比例为52%,铁素体比例在48%。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熔合线结合良好,焊缝热影响区宽度较小。焊接接头出现孔蚀的原因与焊后冷却速度过慢、焊缝组织中奥氏体量过多及其组织中析出σ相有关。  相似文献   

8.
简要说明了1Cr18Ni9Ti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焊接性,论述了1Cr18Ni9Ti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管45°固定焊条电弧焊的操作要领,以及与其他位置的管子固定焊的区别。依据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特性,对如何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以及适用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焊接1Cr18Ni9Ti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关键点,详述了焊前准备,焊接设备的选用,试件的组对及定位焊的工艺要求,并对焊接工艺特点、注意事项、打底焊和盖面焊接的方法以及焊接操作手法等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对焊后外观的清理提出了要求,说明了外观检验、X射线探伤、耐腐蚀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35.5L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为主要气源,用不锈钢软管连接至4.7L液化气钢瓶作为缓冲罐,最终通过软不锈钢管上开孔的方式提供着火点,将不锈钢软管对准需要焊接的焊缝,不锈钢软管可根据焊接焊缝的形状任意调整曲率,最终制作了焊前预热和后热处理装置;用远红外线测温仪监测焊接母材焊缝的温度,从而保证了焊缝的预热效果,根据焊接钢板的厚度保持加热时间,从而获得理想的后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钨极氩弧焊根焊、热焊、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的方式,以不同的热输入进行双相不锈钢S31803管材焊接试验,对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微观组织、相比例和耐点蚀能力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区域奥氏体组织的形状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区域铁素体含量减少,韧性提高,耐点蚀性能提升;合适的热输入能够实现对铁素体和奥氏体相比例的控制,得到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对于双相不锈钢焊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316L超低碳不锈钢埋弧焊焊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6L超低碳不锈钢的物理特性与碳钢的差异较大,采用埋弧焊焊接不锈钢时,在同样的热输入下,不锈钢母材的熔化速度和对焊丝伸出端的预热作用比碳钢大得多.在大量焊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锈钢埋弧焊的特点,提出了不锈钢埋弧焊合理的焊接工艺,使不锈钢母材及焊丝的熔化速度和焊缝金属凝固速度平衡,从而避免了焊缝中心区热裂纹和热影响区耐蚀性降低,保证了焊接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辉  蔺树义 《焊管》1997,20(1):42-43
介绍了选用日本富士公司的NBO-P14R3-AC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光锈钢焊管飞锯的工作原理,程序控制方框图,梯形图及运行程序,采用这种飞锯可提高不锈钢焊管的定尺精度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复合管钨极自动氩弧焊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珍 《焊管》1997,20(6):43-45
介绍了钨极自动氩弧焊在不锈钢复合管生产线上的应用,简述了焊机、焊枪、钨极、辅助装置及生产复合管的工艺流程。对与焊接至关重要的钨极高磨尖角度,端头直径,焊接规范参数从理论到应用予以介绍,以实际生产表明了钨极自动氩弧焊连续焊接不锈钢复合管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油气管道工程在途经地震带、滑坡带、矿山采空区、沉陷带等特殊地质环境时,使用的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的研制及应用配套技术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重要油气管道工程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为此,围绕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研发应用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理论技术创新。主要成果包括:①提出了应用多个不同的应力比、屈强比、均匀延伸率等参数联合表征和评价钢管变形行为的方法,建立了X70HD/X80HD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新产品技术指标体系和标准;②研发形成了X70HD/X80HD钢板制造成套技术,获得了兼备低屈强比、高均匀伸长率、高应力比、高强韧性的大应变钢板;③研发形成了X70HD/X80HD JCOE和UOE大应变直缝埋弧焊管制造技术,解决了钢管母材和焊缝性能合理匹配及成型、焊接、扩径、热涂覆过程性能劣化难题;④自主研制了钢管内压+弯曲大变形实物试验装置,研发形成了钢管实物模拟变形试验技术。X70HD/X80HD大应变管线钢和钢管在西气东输、中缅管道等重大输气管道工程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效。根据复杂地质条件管道建设与长期安全运行的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新方法,研发或完善与环焊缝强匹配要求相适应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环焊缝性能质量及缺陷控制要求等配套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冉轶杰  肖永成  罗小波  刘成坤  蒲梦雅  彭彬  刘烨  魏亚 《焊管》2020,43(4):28-36,43
为了开发高钢级、大直径、厚壁螺旋埋弧焊管,与国内钢铁公司联合研发了X80钢级、超厚壁(23 mm)热轧卷板,卷板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低C并添加微合金元素细化晶粒,获得超纯净、高强度、高韧性等性能优良的热轧卷板。用该卷板进行了X80钢级 Φ1 524 mm×23 mm螺旋埋弧焊管试制,通过成型、焊接等制管工艺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有效解决了在超厚壁、高钢级钢管生产中极易出现的焊缝及热影响区(HAZ)低温冲击韧性指标数据分散、不集中的问题。试制产品经内部型式试验和第三方检测评价,其质量和性能指标符合相关验收要求,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高钢级、大壁厚螺旋埋弧焊管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TIP TIG焊接工艺在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采用TIP TIG焊接工艺在纯Ar气体环境下对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测量并分析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均为奥氏体+铁素体,未见其他金属间化合物和析出相产生;焊缝区的铁素体含量平均为42.5%,热影响区铁素体含量的平均为47%,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均符合相关要求;点腐蚀速率未超过4.0 g/(m2·d),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较好。结果表明,采用TIP TIG焊接工艺可提高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质量,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建勋  李为卫  李庆琰 《焊管》2005,28(5):6-10
综述了国内外对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研究进展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和冷却速率强烈影响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相平衡,当采用很低的热输入时,由于快速冷却仍使得焊接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偏高,对冲击韧性不利;但是过高的热输入会由于冷却太慢而使得氮在铁素体中析出,同样对冲击韧性不利。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焊接热输入可以得到最佳的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熔焊接不锈钢焊管焊缝和添加填充金属不锈钢焊管焊缝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以及焊缝金属铁素体含量的测定和控制。指出不锈钢焊管焊缝是否添加填充金属和微观组织的差异决定了两类不锈钢焊管制造过程和使用性能都有所不同。不添加填充金属的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焊管都必须或应尽可能在热处理状态供货,添加填充金属的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焊管往往要求控制铁素体含量。  相似文献   

19.
张心保  岳维恒 《焊管》2009,32(5):42-44
分析了AISI 430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采用先TIG焊接圆形管再挤压成型为方矩形薄壁焊管的工艺制造壁厚为0.4mm的430铁素体不锈钢方矩形管,质量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试验同时表明,采用这种工艺制造壁厚为0.6mm的方管时,不宜选择430不锈钢,应选择其他微合金化的焊接性能较好的铁素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