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庆雷 《有线电视技术》2001,8(21):51-53,88
1 前言 目前,广电系统的宽带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IP Over WDM、IP Over DWDM、IP Over Optical、IP Over SDH等技术不时出现在各种技术资料中,到底IP是什么意思,这种技术的任务主要是什么?怎样才能将IP技术和IP网络应用得更广泛,有些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IP协议和IP路由的技术简要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2.
路由技术是网络互连的基础,IP交换是二层交换技术加三层转发技术。本文描述了交换与路由的基本概念、IP路由协议、组播路由以及IP交换类型和快速IP交换。  相似文献   

3.
4.
关于移动IP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岑巍 《电信科学》1999,15(2):15-17
当前,如何在Internet中实现移动用户的无缝接入已成为Internet通信的热点之一,IETF就此提出了移动IP,本文在讨论了移动IP的基本原理后,指出了它在寻径上的弱点,并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IP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IP路由的路由方式,路由协议,路径新算法及其应用场合等。  相似文献   

6.
7.
移动IP作为Internet的移动接入技术,为大范围内慢速的漫游提供了移动性支持。蜂窝IP解决了无线接入Internet主机频繁移动性问题。弥补了移动IIP的不足,为基于小区的快速频繁的移动提供了有效支持,二的结合能有效地支持全球范围内的主机的移动性。本介绍了这两种协议 ,并对它们的网络实体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本MIP对移动节点在Internet上的移动性提供支持,但三角路由问题一直是其严重缺陷.通过对现有解决方案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SMR(支持移动功能的路由器)的优化路由方案,在NS2中实现了其路由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随着IP宽带路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业界多年对IP宽带网上实际应用的探讨,运营商的城域网已逐步成为未来电信多业务的承载网,并确定了以大容量、高带宽、高处理能力的路由器为承载核心,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IP城域网)和二层宽带接入网的网络架构.在这个网络优化和多业务转型的过程中,IP核心网络"边缘智能化"将成为实现运营商网络和业务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杨进  金星  张帅 《电子工程师》2005,31(6):17-19
SOPC(片上可编程系统)是Altera公司提出的一种灵活、高效的SOC(片上系统)设计方案,它将处理器、存储器、I/O等系统设计需要的组成集成到一个PLD(可编程逻辑器件)上,构成一个可编程的SOC.NIOS是Altera公司开发的可进行SOPC设计的软核处理器,可以与用户自定义逻辑结合构成SOC.文中通过NIOS配置一个双网卡路由选择的设计,其功能相当于一个网络中简单的交换机,利用Quartus Ⅱ软件结合SOPC软件实现NIOS设计的流程.首先简要介绍了NIOS、SOPC,然后详细分析了双网卡路由选择的硬件、软件设计,提出了基于NIOS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介绍了几种典型的IP多播路由协议,如DVMRP、PIM、MOSPF和CBT等,并对这几种IP多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2.
几种移动IP的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恺  黄丽亚 《电信网技术》2000,(5):10-11,18
讨论了移动IP涉及的问题及几种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SIP和RTP对移动性的支持,最后分析了几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分析了IP网络目前面临的挑战,指出MPLS的实质是IP动态路由协议和ATM第二层交换的融合.阐述了MPLS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IP骨干网络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网络层次的区分,目前较常见的做法是将网络划分为: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层次,分别进行不同的网络路由设计。本针对IP骨干网设计中的具体实例,对网络中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的负载均衡设计作出相关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大运营商都在如火如茶地建设各自的城域IP网,而在设计城域IP网时,最重要的就是路由策略的设计。本文对城域IP网的的路由选择、路由策略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运营商建设城域IP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IPv6除了解决当前Internet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外,还要使将来的Intenret能够提供现有Internet所不能提供的业务和功能。支持移动性是IETF在设计新一代IP协议时首先考虑的几个问题之一。IP移动性是依赖IPV6众多的新机制和新功能得以实现的。本文具体地介绍了IPV6协议如何支持移动性的技术细节,并得出结论,IPV6的实用化是实现移动I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IP和ATM网络技术的综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建林  张海涛 《电信科学》1998,14(11):20-22
本文主要介绍了IP和ATM网络综合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IP和ATM结合中还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多播、业务综合和路由选择以及它们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已经步入IP时代,在新的系统架构下,如果使用真机来模拟演播室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受限因素较多,所以利用仿真软件来构建演播室系统是一个明智之举。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e NSP来仿真演播室系统,实现VLAN间的组播通信。  相似文献   

19.
蜂窝IP概述     
简介了蜂窝IP的设计原理,进一步说明了蜂窝IP网络快速、灵活和可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GPRS核心网的IP路由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GRS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原理。同时从GPRS系统核心网络的IP路由功能实现角度出发,介绍了应用于GPRS核心网的IP路由的相关知识。最后用实例说明了IP路由技术在GPRS系统中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