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胜  徐洋 《汽车零部件》2023,(11):34-39
毫米波雷达具有较高分辨率,能适应各种天气情况,擅长检测运动目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DAS硬件在环(HIL)测试系统中环境感知模块的毫米波雷达数据注入方式尚不完善,且频繁地进行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场外实际道路试验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并存在着安全风险。数据回放技术可以将一次成功的道路测试数据以信号的形式重新回放给车载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针对现有车载多路毫米波雷达和ECU工作特点,设计一个能够配合ECU进行性能测试的车载多路毫米波雷达数据回放装置,采用基于LabVIEW编程语言设计的上位机和以STM32为核心的回放装置下位机,实现具有雷达数据文件选择、数据解析、播放控制功能的多路毫米波雷达数据回放装置。下位机采用USB2.0的高速接收上位机数据,设计了多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报文通道映射、播放停止控制、发送时间精度控制功能。实验证明,该回放装置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目...  相似文献   

2.
杜林秀 《电子机械工程》2022,38(3):31-34,38
随着雷达技术的提升,阵列化排布的毫米波功放组件逐渐应用于相控阵体制的雷达之中。体积小、散热量大、热流密度高是毫米波功放组件的典型特征。如何在极小的体积内实现功放组件的液冷散热集成成为毫米波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的瓶颈。文中通过对功放组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在5 mm组阵间距条件下功放组件的液冷散热集成,对毫米波功放组件的流量特性与温度特性进行数值求解,通过电气补偿电路消除核心芯片温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毫米波远程相控阵雷达的结构特点,系统考虑毫米波雷达结构设计要求,给出总体设计的原则,统筹思考总体布局、指标分配、天线结构形式与工艺性。研究天线反射面精度和天线单元间的安装精度、馈线网络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提出未来大阵需要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毫米波频率范围为26.5~300GHz,超过300GHz的频段称为太赫兹,本文重点介绍毫米波频段和太赫兹测试方案.首先了解一下毫米波的特点,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制导、电子对抗和激光光谱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毫米波元件和器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以外形尺寸和重量等设计指标作为某毫米波雷达天线系统结构设计的输入,论述了某毫米波雷达天线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热、力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对后续毫米波雷达天线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毫米波雷达和相机数据融合检测前方障碍物的方法,可以为智能驾驶汽车提供准确可靠的感知信息。因而,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目标匹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实现二者的目标匹配,首先构建了相机和毫米波雷达的时间融合模型和空间融合模型,实现二者数据的时间一致和空间对准,然后对毫米波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毫米波雷达数据的预处理且引入有效目标决策算法,获取毫米波雷达的有效目标数据;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图像中车辆目标的检测。最后设计了二者的目标匹配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配备了车多种传感器,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感知识别,识别出来的实际环境情况通过决策系统运算后,控制线控地盘,使汽车按照预设定的速度与预设定交通路线实现自动驾驶的功能。文章主要以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环境感知系统中的组成与作用、组合导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安装调试以及毫米波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网联汽车无法避障的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突出了环境感知系统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主要应用,为环境感知系统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安装提供了规范的安装方法,强调了组合导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在调试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求,所提到的环境感知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与流程更是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提供参考,增强了智能网联汽车在这一领域的急需紧缺技术。  相似文献   

8.
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车辆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车辆前向防碰撞预警系统对前方道路环境感知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车辆跟踪方法。提出的剔除雷达干扰目标算法缩短了对干扰目标的处理时间;提出的对称检测算法可对雷达目标兴趣区域进行对称检测,减小雷达目标兴趣区域的横向位置误差;提出的KCF-KF组合滤波算法可提高跟踪车辆的精度。实车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跟踪车辆位置信息,像素坐标系下的X、Y坐标跟踪准确率分别超过97.34%与95.19%。  相似文献   

9.
针对交通流量检测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改善方法,进而以毫米波雷达作为交通流量信息的传感器设计了基于ARM的交通流量检测器。通过对交通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流程的分析,给出了交通流量检测系统的结构,对ARM控制单元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该设备可以实时的检测交通流量信息,易于扩展,安装维护方便,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系统。  相似文献   

10.
面向动态目标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防撞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毫米波雷达防撞(AMRV)系统是实现汽车主动安全驾驶的关键装置,针对行驶中汽车的运动特点,研究了面向动态目标的汽车毫米波雷达测距和测速原理,设计了汽车毫米波雷达防撞系统,并运用先进设计系统软件(ADS)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符合防撞雷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车辆智能制动器中的环境辩识系统,分别讨论了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扫描、超声波检测和图象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进行了汇总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预防车辆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前向防撞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准确获取自车与前方多个目标之间的车间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车内控制器综合车间距离、相对速度、自车车速、驾驶员反应时间、车辆制动性能及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在自车与前方目标车辆间存在潜在的碰撞危险时,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提醒驾驶员,避免因追尾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很多单位已将毫米波信号源作为雷达测试及舰用无线电设备检测的重要设备,这些信号源输出信号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武器装备整体性能的发挥。完成其所有参数的检定比较困难。研制超宽带毫米波信号源测量接收机。就有可靠的能力对现有的信号源设备进行测试和计量,而不受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保障舰船雷达装备量值传递可靠,节约大量经费。本文讨论了超宽带毫米波信号源测量接收机技术方案、国内外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调频毫米波近程雷达半实物仿真综合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满足非大气窗口毫米波近程雷达系统性能测试的需要,通过对三角波线性调频连续波近程雷达测距的分析,以典型弹道某靶机为例,建立了基于LabVIEW8.5的半实物时域、频域和嵌套调用MATLAB7的Margenau-Hill调制域综合试验平台,结果表明混频器差频信号真实地反映了弹目视在距离的变化,与传统测试系统相比,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综合测试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强、功能强大、可实现高速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测距以及时频分析的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分析了引起系统测距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毫米波组件腔体具有高导热、高导电与气密封装要求,是实现毫米波组件功能的关键部件。针对其多波导腔、多孔、多薄壁的复杂结构特点和高尺寸精度、高形位精度、高表面精度的工艺特点,结合微组装焊接和气密封平行缝焊要求,设计与制造了钢—铜—钢夹层结构,应用CAD/CAM一体化技术、精密装夹技术和超声波技术,保证腔体加工微变形与波导腔无损伤去毛刺,实现了毫米波组件腔体的精密成型,满足了毫米波组件的技战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提高交通工具以及交通配套设施的科技水平,有效减少道路安全隐患,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重点研发的课题。上海宏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施红妹将毫米波雷达技术融合到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当中,在汽车高级辅助驾驶、无人机避障、交通道路照明,以及交通道路监控等方面研发出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与产品,为我国的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毫米波成为雷达技术发展重点方向雷达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对德军的对战当中,英军利用电磁波可探测空中金属物体这一特点,在反空袭战中使用雷达搜寻德国飞机,使英军在战斗中处于有利位  相似文献   

17.
毫米波测速雷达主要用来测试口径大于5mm的各种枪校的内、外弹道参数,经结构加固后也能测试火炮的内、外弹道参数。由于具有毫米波技术及频谱分析处理数据技术的优势,它不但可用于室外测试,而且可较好地适应室内靶道的测试;不但可测试一般弹体,而且还可测试脱壳弹,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产品空白。本雷达的结构设计满足了体积小,重量轻,测试灵活,通用性强,操作使用方便,抗干扰性能好等总体战术技术要求,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该雷达系统由四大部份组成,其中,预处理系统和终端系统工作于室内,高频头和红外启动器工作于室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安防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扩大,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随之增加。在烟雾、灰尘和昏暗等特殊的室内环境中,视觉和激光导航方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在开展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的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开展二脉冲对消器的研究,滤除静态杂波,并设计动态门限检测器,准确获取毫米波雷达与移动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为了提高导航精度,提出一种分割聚类法,处理距离数据集合;最后基于三角定位原理设计安防机器人导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割聚类法相比均值法,机器人的导航精度更高。在烟雾、昏暗的环境下,机器人可以沿着设定的直线和曲线运行,其导航误差约为0.11 m。  相似文献   

19.
正毫米波(Millimeter Wave)雷达是指工作频段在毫米波频段(30~300GHz)的雷达(波长为1~10mm),它是微波(300MHz~300GHz)的一个子频段,测距原理跟一般雷达一样,即把无线电波(雷达波)发出去,然后接收回波,利用障碍物反射波的时间差确定障碍物距离,利用反射波的频率偏移确定相对速度。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汽车领域,多种传感器融合是未来汽车电子发  相似文献   

20.
安防机器人常工作于昏暗、烟雾等环境,毫米波有探测这类环境的能力,但其点云是稀疏的,可将多毫米波的点云融合 以提高环境感知的能力。 点云融合时需要精确的结构参数,针对测量法获取结构参数存在误差的问题,在分析多毫米波点云坐 标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毫米波雷达结构参数进行搜索,并根据搜索结果进行点云融合以及环境地图的构建;同时提出 稀疏点云地图的评价指标,对毫米波感知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利用安防机器人在昏暗环境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与结构参数由 测量法获取的多毫米波感知系统对比,点云数量有所增加,地图边界空洞数量平均减少 55% ,边界噪声率平均下降 12. 9% ,物 体点云离散度平均下降约 0. 06,中心位置的偏移量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