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以顺丁烯二酸和异辛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的增塑剂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实验得到的最佳酯化条件如下,原料配比:顺丁烯二酸与异辛醇的物的质量比为1:2.4,催化剂用量为每摩尔顺丁烯二酸12 g,以苯为带水剂脱除反应生成的水,酯化反应收率为98%,并用相同的反应条件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酸二丁酯,酯化收率分别为93.6%及98.6%.  相似文献   

2.
李丹娜  赵开楼 《广州化工》2013,41(9):105-106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辛醇为原料,甲苯作为带水剂,采用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邻苯二甲酸和异辛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3 g,带水剂甲苯用量为50 mL,反应时间3 h。酯化率可达98.9%。  相似文献   

3.
方美琴  杜伟超  邵园艳  方云进 《化学世界》2012,53(8):484-487,493
以十六烷二元酸与乙醇为原料,采用硫酸氢钠做催化剂合成十六烷二元酸二乙酯。考察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量和带水剂对酯化收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反应的最佳条件:醇酸摩尔比7∶1,催化剂量为二元酸质量的5%,带水剂环己烷为酸醇总质量的15%,回流反应时间5h,酯化的最高收率可达94.5%。硫酸氢钠重复使用4次后酯化收率为80.7%。  相似文献   

4.
李娜 《天津化工》2011,25(3):41-43
以丁二酸、己二酸、无水乙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丁二酸、己二酸混合二乙酯,考察了影响酯收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丁二酸用量为0.017 mol,己二酸用量为0.11 mol时,无水乙醇与丁二酸、己二酸混合二元酸的物质的量比为6.0,3.0 g催化剂,25 mL环己烷作带水剂,反应时间1.5 h,混合二乙酯收率达83.86%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马来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用量为0.1mol时,n(异辛醇):n(马来酸酐)=3.5:1.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2.5h、带水剂二甲苯用量12mL是其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马来酸二异辛酯的酯化率可达96.6%。产品经折光率、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6.
沈晓洁  王佶瑞 《辽宁化工》2011,40(12):1235-1236
以己二酸和异辛醇为原料,采用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通过统计学的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产率可达97.55%。  相似文献   

7.
实验先用甲醇将混合二元酸热溶,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生成混合二元酸单甲酯,再利用反应精馏的方法进一步酯化制备混合二元酸二甲酯。实验采用的填料精馏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甲醇与混合二元酸单甲酯摩尔比为2∶1,回流比为1∶1,甲醇的进料流量为3 mL/min,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混合二元酸用量的0.4%,反应温度85℃。按此工艺条件混合二元酸二甲酯的收率可达95.2%。  相似文献   

8.
利用混合二元酸合成混合酸二甲酯和聚酯多元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业副产物C4~C6混合二元酸为原料,采用传统催化剂浓硫酸合成混合酸二甲酯(DBE),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以100 g混合二元酸为基准,浓硫酸用量2 mL,回流分水3.5 h,醇酸比5∶1,带水剂甲苯50 mL,酯化后反应液在70~80 ℃下搅拌10 min条件下用Na2CO3溶液洗涤.在此条件下产品酸值小于1 mg KOH/g,其中混合二元酸二甲酯含量大于95%,平均产率为86.3%,质量稳定.自制DBE和1,4-丁二醇在钛酸四正丁酯催化作用下可合成聚氨酯用聚酯多元醇,分子量在800~2 000可控.  相似文献   

9.
訾俊峰 《河北化工》2014,(1):81-82,119
以戊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环己烷为带水剂,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戊二酸二丁酯,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3∶1,催化剂的用量0.25 g,带水剂15 mL,反应时间1.5 h,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6.6%,结果表明,硫酸氢钠是合成戊二酸二丁酯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以混合二元酸为原料酸,硅钨酸为催化剂,与无水乙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备混合二元酸二乙酯。通过条件试验,分别考察了在不同的温度、投料比、催化剂用量情况下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最终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温度75℃,酸醇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混合二元酸质量的2%。反应速率是通过测量反应物的不同时刻的酸值获得,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作图、积分等一系列的处理后,建立了酯化动力学速率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混合二元酸、甲醇为原料,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经预酯化和连续酯化制备混酸二甲酯,结果表明:当m(NKC-9催化剂)∶m(混合二元酸)=8%时,混合二元酸预酯化转化率大于70%.其连续酯化后转化率及总转化率分别大于90%和97%.最佳反应条件为:预酯化∶m(催化剂)∶m(混合二元酸)=8%,n(甲醇)∶n(混合二元酸)=2.5∶1,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3 h;连续酯化∶液体空速0.37~1.47 h1,n(甲醇)∶n(预酯化产物)>25.14.  相似文献   

12.
树脂催化合成混合二元酸二甲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工业生产尼龙66副产物C4-C6混合二元酸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混合二元酸二 甲酯。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等影响产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工艺操作 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达90%以上,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硝基苯为萃取剂,从水中回收苯胺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溶剂比、萃取级数、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由于硝基苯为苯胺的生产原料,以其为萃取剂无需再生,可将萃取相直接加氢生产苯胺.通过三级逆流萃取,可使萃取后水中w(苯胺)由3.6%降至0.003 0%,苯胺回收率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混合酸催化环己醇合成环己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浓硫酸和磷酸组成的混合酸催化作用下,研究了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反应。通过考察影响反应的因素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环己醇20 mL(19.2 g,192 mmol),在混合酸催化剂中浓硫酸与磷酸的体积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体积的15%,反应温度105~110℃,反应时间1 h,产品收率达78.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酸(盐酸和柠檬酸)水解、戊二醛共聚交联等手段,对传统骨胶进行改性。以混合酸中柠檬酸的体积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以及戊二醛用量作为试验因素,改性骨胶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m(骨胶)=25 g、V(水)=25 mL时,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5 mL混合酸中φ(柠檬酸)=0.06%、酸解温度65℃、酸解时间35 min和V(0.5%戊二醛)=1.5 mL;由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改性骨胶黏合剂,其凝固点为-2℃、黏度为1 850 mPa·s、剪切强度为1.87 MPa、开胶时间为1.5 h、适用期为90 d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室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肉桂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了肉桂酸乙酯,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种类、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室温离子液体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肉桂酸用量1.48 g(0.01 mol)、酸醇物质的量比1 ∶ 7、催化剂[Bmim]BF4用量2 mL、加热回...  相似文献   

17.
李金瑞  张聪  闫锋 《当代化工》2014,(3):340-343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四乙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糠醛为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硫氮脱除反应,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50 mL焦化柴油为基础,在H2O2体积为7 mL、磷钨酸用量为0.28 g/L、四乙基溴化铵质量为0.10 g、反应温度60℃、氧化反应70 min、25 mL糠醛萃取三次的最优工艺条件下,柴油中硫质量分数由647μg/g降至62.58μg/g,脱硫率达90.33%;而氮质量分数由775.26μg/g降至29.85μg/g,脱氮率高达96.15%。氧化溶液与萃取剂回收后经处理均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C_(4~6)混合二元酸、甲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C_(4~6)混合二元酸二甲酯。进行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筛选、反应工艺条件优化及催化剂寿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以干氢树脂酸为催化剂,反应时间4.5h、酸醇物质的量比1:5、催化剂加入量10%、反应温度74~82℃。在此条件下,混合二元酸转化率达87.8%。干氢树脂酸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时,混合二元酸转化率仍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通过醇醛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醛醇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3/γ-Al2O3固体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较优工艺条件为:环己酮20.8 mL(0.20 mol),n(环己酮)/n(乙二醇)=1︰1.2,催化剂0.5 g,环己烷10 mL,回流时间1.0 h,产物收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微波辐射作用下,以自制的磷钨酸/二氧化硅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用w(H202) 30%的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化工艺为磷钨酸负载量30%,磷钨酸/二氧化硅用量1.20 g、草酸0.18g,H2O2 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