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大文  彭永臻  王淑莹 《化学工程》2006,34(7):38-41,57
采用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进水有机物和氨氮负荷对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进水中不同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均没有对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实时控制参数和处理效果产生影响,系统运行稳定,仅是由于进水COD和氨氮质量浓度的大幅度变化将会导致各自的好氧曝气所需时间有所差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越高,所需硝化时间越长。但经过实时控制以后,无论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如何变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都是很完全的;反应器最终出水中基本检测不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因此,可以得出交替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采用实时控制策略控制脱氮过程时,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开发出处理高氮豆制品废水的新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当曝气阶段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保持在0.5 mg•L-1左右时,曝气过程中NO-2-N/NO-x-N的比率始终维持在93%以上,并且曝气结束时,有大约87.6%的氨氮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的.因此,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时,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实现了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经过理论计算和机理分析,在此溶解氧下,亚硝酸菌的比增殖速率近似为硝酸菌的2.22~2.43倍,并且低溶解氧容易在活性污泥颗粒内形成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缺氧区.因此,在常温下,只要采用溶解氧传感器控制SBR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就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3.
柴艳芳  贾峰 《山西化工》2009,29(3):53-55
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对酒店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对系统工艺参数进行调整,达到最佳出水效果。消毒池出水水质优于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的A类排放标准,COD值30 mg/L~50 mg/L;氨氮质量浓度3 mg/L~5 mg/L;总磷质量浓度0.2 mg/L~0.4 mg/L。  相似文献   

4.
对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反硝化面临着亚硝酸氧化菌(NOB)增殖导致系统运行问题,研究运行了一个短程硝化-反硝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以溶解氧(DO)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控制参数,利用控制系统调节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的反应时间,以实现氮的去除并抑制NOB的生长。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29~30℃,pH为8~9,污泥停留时间14 d),处理的高NH4+-N含量(质量浓度500~750 mg/L)的废水经过2个月的运行,成功地抑制了NOB的生长,并启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SBR。SBR出水中NH4+-N的质量浓度低于1 mg/L,NO2--N的积累率(NAR)维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5.
沸石吸附—-SBR工艺对味精废水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味精废水高氨氮的特点,提出并利用沸石吸附—SBR组合工艺进行味精废水脱氮。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吸附—SBR组合工艺对味精废水中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沸石吸附氨氮可以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为最终出水氨氮能够达标排放创造条件。SBR进水阶段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h、厌氧搅拌1h、后段曝气1h、沉淀lh、排水0.5h;硝化反应过程pH控制在8左右;硝化阶段、反硝化阶段溶解氧(DO)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2.0mg/L和0.5mg/L左右。组合工艺出水NH3-N能满足《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中50mg/L的限值要求,组合工艺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96.7%。  相似文献   

6.
徐勇军  谢磊 《广州化工》2010,38(6):177-178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SBR工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结果表明工艺具有良好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00mg/L,氨氮质量浓度为50mg/L的条件下,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上升,但COD的去除效率远高于氨氮,以反应4小时计,氨氮去除效率约为55%,而COD去除效率达到90%左右。平稳运行下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始终稳定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线A(UVA,波长315~400 nm,最高365 nm)辅助照射活性污泥,研究了紫外辅助实现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UVA对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强度UVA照射下AOB活性略有提高而NOB活性显著下降,辐射强度1.67×10^-6Einstein/(L·s)下对NOB活性的抑制率达40%。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UVA紫外辐射强度0.867×10^-6Einstein/(L·s)下,在常温(25~27℃)、COD为100~150 mg/L、进水NH4^+-N的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运行30 d后出水NH4^+-N去除率达到90%以上、NO2^--N积累率稳定在80%左右,成功实现了城市污水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短程脱氮工艺,通过载体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进行固定并构建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对合成氨工业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前后短程脱氮系统的处理效能中试。结果表明,强化后该工艺的氮素处理效能提升明显,出水NH4+-N的质量浓度降至11.2 mg/L,可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去除率维持在86.6%~96.0%;出水TN的质量浓度降至13.9 mg/L,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去除率维持在88.0%~94.3%。与强化前系统排泥后的处理效能相比,强化系统经过短暂调整期后能恢复至排泥前的氮素处理水准。通过固定化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并对短程脱氮系统进行生物强化,可使SBR维持高效且稳定的氨氮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
含盐废水SBR工艺短程硝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对含盐废水进行了长期实验室试验,探讨了NaCl浓度、pH值、碳氮(C/N)比等因素对含盐废水短程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逐步提高废水中NaCl浓度,SBR工艺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在温度30℃和NaCl浓度10g/L的条件下,含盐废水实现短程硝化的最适pH值范围为7.0~8.0。当C/N比为7.53时,亚硝态氮累积量最大,达到86.13mg/L,含盐废水的短程硝化反应应选择低C/N比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荣  余兆祥 《现代化工》2005,25(Z1):57-60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随着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出现了很多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缺氧/好氧法等.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生物处理新技术,包括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生物强化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