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情报网东北、华北、西北片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0月9日至12日在长春召开.会议由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勘测公司主办,有来自三北地区各勘测设计院、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等22个网员单位的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4篇,在会议上宣读交流了16篇.论文宣读后,代表们就各单位在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及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代表们通过切磋技术、探讨问题、畅谈技术发展方向,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东北勘测设计院勘测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仲汤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在开发岩土工程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他们以自力更生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勘察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地质勘察可视化关键技术在该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总结出一套集可视化数据采集、视频交互与远程专家诊断、三维地质建模与成果信息管理"三位一体"的工程地质勘察可视化工作系统。该技术已在滇中引水工程、乌东德水电站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精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民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两个行业,从岩土地质标准制定、现场原位测试、土工取样与土工试验内容、土的分类标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地质勘查范围与勘察报告的编写范围以及抗震设防参数的选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突出了工民建岩土工程勘察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不同着重点,对两个行业地质勘察的报告编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具有保障作用,在进行地质勘查中采用遥感技术,可以提升勘查的精确性。本文主要分析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分析其必要性,并且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的地质勘察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通过本次研究,在了解了遥感技术后,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岩石力学情报网主持召开的声波测试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经验交流会于1982年11月6~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水利水电系统和地质、铁道等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共43个单位的72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资料45份.  相似文献   

6.
由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遥感应用讨论会于4月1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水电部直属勘测设计院、各流域机构,以及华东水利学院等单位的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遥感应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遥感中心的专家也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和交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中应用遥感技术的经验;讨论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西南、西北片学术交流及网长会议于1998年9月23~28日在兰州市召开,会议由国家电力公司西北院和成勘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学校等19个网单位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第四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有9个网长单位的代表到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9篇。水电总院徐苔赛高工代表总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科技处电话致贺。网长单位──西北院副院长郑合顺同志、西北院勘测总队队长吕保定和成勘院科技处副处长赖寒同志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到会的副网长单位在会上向大会表示…  相似文献   

8.
李汶谕 《陕西水利》2024,(4):118-121
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效果,高效、精准分析地质结构状态,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该方法依据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维建模等技术,构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数字孪生模型,并通过三维虚拟引擎技术,实现地质模型的可视化交互;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Op-tumG2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分析地质的地层分布、岩土属性以及连续情况,计算地质坡体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能够清晰呈现土层的连续情况,并可完成滑动面位置分析和地质坡体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情报网会议于1984年6月20日~26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利电力部直属流域机构、勘测设计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各省(自治区)、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00300、00639部队,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52个单位的代表102人。会议收到论文21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手工处理习惯,结合已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CAD系统的特点,提出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CAD系统的关键问题,并着重介绍工程地质计算机制图的主要图件,以及图件程序设计的关键问题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多样,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又地点分散,其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文章从新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入手,并以新疆大西沟水库工程为例,分析了在其地质勘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其中左岸SL10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说明,以期为新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交流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坝基岩体质量分类及参数选择”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0日至25日在兰州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地质大队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水利水电系统勘测设计院及兰州大学等18个单位的47位代表,其中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代表占72%,这是一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界的盛会.会上交流了三峡、二滩、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万安、漫湾、安康、宝珠寺、鱼潭、飞来峡等工程在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或工程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平原河道机械化疏浚工程中,系统地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经验不多,目前在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包括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疏浚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尚无明确规定,所以,这是一项亟待通过生产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水利会议召开的同时,从1959年十月二十二日到十一月四日,水利电力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5个水利水电工程单位,12个设计单位,235位代表。会议肯定了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在大跃进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总结和交流了各工程单位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国家颁发的《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总结几年来对牡丹江市城区堤防不同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实践,笔者认为在堤防工程勘察中应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作为重点控制,即堤身质量,堤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堤防险工弱段存在隐患条件,及天然建筑材料质量等。  相似文献   

16.
全国水利水电机电技术信息网第六届全网大会于1996年10月7日至11日在贵州省红枫发电总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53个单位共计72名代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电力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水利水电技术》和《水力发电》编辑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付总经理总工程师丁贵林同志,贵州省电力局科技处处长肖恂同志分别到会并代表贵州省电力局和乌江开发总公司向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2月29日至31日,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成勘院共同主持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筹建组扩大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3月20日至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教育、科研,和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活跃在地质勘探第一线上的青年代表共计358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46篇(其中水利水电系统的论文80余篇),反映了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在各个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大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就区域工程地质、动力工程地质、岩体特性、土体特性、水利水电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56年建院至今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为我省水利水电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院的地质勘察试验工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得到了发展,现已拥有岩(土)钻探、室内外岩(土)试验、水质分析、物探、基础处理等各种勘察试验施工手段,地质试验人员素质亦有大幅度提高,具备了独立承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试验任务的能力。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是水利水电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顾4o年来我院地质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50年代初期,即我院前身河北省水利厅设计处时,地质工作主要为河道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情报网于1985年9月23日至9月26日在兰州召开了东北、北华、西北地区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20多个勘测设计单位的40余名代表,提交大会论文近20篇。会议期间,有关单位对龙羊峡、盐锅峡、碧口、安康、宝珠寺、万家寨、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