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勇刚  常星 《城市建筑》2014,(30):30-30
交通方式在武汉市城镇空间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慢行交通以等方面,分析了交通方式与新型城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以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交通方式在武汉市城镇空间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慢行交通以等方面,分析了交通方式与新型城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以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初步成型,推进城市群发展也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总结了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提出城市密集区协同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产业协同、交通协同、生态协同和空间协同,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关键支撑领域协同、全域空间协同及重点区域空间协同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协同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城市密集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述了新型城镇化下大学城建设面临的挑战;其次阐述了大学绿色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包括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校园文化与城市生态文化的"对接"、建设绿色功能示范区促进城市绿色科技的创新;最后提出了绿色理念下的大学与城市互动空间研究,包括加强城市与大学城之间的资源共享、绿色校园文化空间对城市的推动、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绿色校园空间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4)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于公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交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公路交通方面的要求;然后结合相应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公路交通在新时期的发展理念,并以南京市干线公路穿越城市结点为例,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路网发展的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7.
郑洁 《建筑知识》2014,(3):121-121,126
武汉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武汉如何实践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推动中部崛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解读新型城镇化内涵和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一系列对武汉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的空间结构正处于深刻的调整过程中,城市用地空间与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关系,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是城市空间分异化的深刻体现。文章通过成都地铁的客流特征与城市用地空间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地铁线路、车站与城市用地空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多数地区在城市市政管理、交通运行、人居环境、应急处置、公共秩序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社会各界反映较为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引,指导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城镇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研究以西安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变为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乡空间组织模式的分析,围绕"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对空间布局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大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朋 《规划师》2013,29(4):27-31
伴随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发展转型,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各种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城镇化新发展模式被相继提出,即所谓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主要是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于一体的城镇化模式。传统城镇化被诟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空间分布不合理而带来的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传统城镇化的空间发展问题。珠江三角洲作为城镇化高度发展地区,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之后,城镇化水平高达8 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耕地大量流失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为此,珠江三角洲从城市空间组织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空间最优组织模式,寻找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交通方式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轨迹。对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目的就在于解读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动态关系。本文聚焦于历史视野下城市空间形态演替特征与交通因素间的关联,运用历史地图法、圈层扇区分析法对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进行分期,并总结每阶段发展的形态特征、主导动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交通方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城市内外部区位,带动城市工商业的迅猛发展,重塑了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还发现交通因素的变迁改变了城市定位、影响城市产业布局、牵引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并且通过城市自组织机制重新调配城市资源和人口,促进城市的极化发展,实现了城市空间的转换和自重组。  相似文献   

14.
在汕潮揭同城化、区域合作深化的背景下,揭阳市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在全面分析揭阳市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全力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三大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全市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而城市空间也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的一种新空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重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城市空间正义"的观点出发,以城市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城市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中小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交通与城市相辅相成,交通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城市交通的发展关系着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好坏。中小城市的绿色交通发展更应注重人、城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初步提出绿色交通规划的系统方法,中小城市选择慢行、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2016,(2):6-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各地区各有关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看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多数地区在城市市政管理、交通运行、人居环境、应急处置、公共秩序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社会各界反映较为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的发展需要交通系统的支撑与引导。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城市交通的服务品质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进、公交系统客流停滞不前、绿色交通方兴未艾,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也对城市交通系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型理念,以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是城市规划领域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美国等以小汽车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方式的国家已经用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理念会带来城市空间的浪费及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地分析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发展问题,应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更好地支撑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了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并使用 2014~2016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内部差异较大,呈现出高首位空间特征,昆明市远高于其他州市;滇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处于“初级协调”水平,总体上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应根据滇中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情况制定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城市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中小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交通与城市相辅相成,交通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城市交通的发展关系着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好坏。中小城市的绿色交通发展更应注重人、城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初步提出绿色交通规划的系统方法,中小城市选择慢行、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