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以麦草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和洗涤废液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乙醇、糠醛及木素的回收工艺,考察了实验馏分、酒精度、pH值、能耗等影响因素,得出蒸馏乙醇最佳温度为80℃.实验发现:乙醇回收,以蒸馏为主,蒸馏回收的乙醇能够满足循环使用对乙醇浓度的要求,也可作为热置换洗涤液;保温60 min,废液中的木素含量达到饱和;废液中木素含量对回收乙醇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蒸煮废液中糖类物质浓度增大,糠醛含量上升,90 min后,糠醛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制浆废液中溶解木素的壳多糖可絮凝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絮凝方法分离溶解木素,是造纸废液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介绍了关于新型絮凝剂壳多糖絮凝性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分别对亚硫酸氢镁法苇浆、碱法麦草浆、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3种制浆废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废液中的固形物、有机物、无机物及CODcr都有较高的去除率(52%一70%);固形物和有机物的絮凝效果: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最优,其次为碱法麦草浆废液,再其次为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废液;CODcr的絮凝效果: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废液最优,其次为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再其次为碱法麦草浆废液。光谱分析证明,废液的溶解木素部分被絮凝沉降,部分保留在澄清液中。  相似文献   

3.
选择1,1,1,-三氯乙烷为糠醛和水萃取分离的溶剂,建立错流和逆流模拟计算框图,采用试差法模拟错,逆流分离结果,模拟结果表明,1,1,1-三氯乙烷是糠醛和水分离的有效溶剂,在N=3时,萃取分离后糠醛含量达99%以上,萃余液中糠醛含量可降至0.07%以下,模拟结果为进一步工业化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絮凝方法分离溶解木素,是造纸废液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介绍了关于新型絮凝剂壳多糖絮凝性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分别对亚硫酸氢镁法苇浆、碱法麦草浆、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3种制浆废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废液中的固形物、有机物、无机物及CODCr都有较高的去除率(52%~70%);固形物和有机物的絮凝效果: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最优,其次为碱法麦草浆废液,再其次为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废液;CODCr的絮凝效果: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废液最优,其次为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再其次为碱法麦草浆废液。光谱分析证明,废液的溶解木素部分被絮凝沉降,部分保留在澄清液中。  相似文献   

5.
硫化法脱除铜电解废液中As,Sb,Bi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化沉淀法净化铜电解废液进行了条件试验和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条件,采用硫化法能同时将铜电解废液中绝大部分的As,Sb,Bi除去,而对Ni的回收不产生影响,此外,还对硫化渣中的杂质分离方案进行了讨论,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硫化法净化铜电解废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脱硫废液处理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焦炉煤气脱硫装置运行中产生的脱硫废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物.不能直接排入生物脱酚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靠排入煤场围堰存积或掺入炼焦煤中进行简单处理或将其进行蒸发处理。但不论哪种处理方式.都存在很大弊端。  相似文献   

7.
双溶剂精制法回收废润滑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糠醛组成双溶剂,研究了糠醛精制和双溶剂精制两种方法在回收废润滑油中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双溶剂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剂油体积比1.0,V(环氧氯丙烷)∶V(糠醛)1.5∶1;糠醛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剂油体积比1.5。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回收的废内燃机油的总回收率达到73.95%,回收油的粘度指数为118.4。采用双溶剂精制法回收的油品质量比糠醛精制法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蒸发法和热板法测试了各类薄型织物的透湿性能,从理论和实验论证了热板法代替蒸发法进行织物透湿性测试的可行性,并为研制热板法透湿测试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脂质体不同制备方法对其包裹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和长效缓释作用,又降低药物的毒性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笔者探讨了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反相蒸发法、研磨法、冻融法制备溶茵酶脂质体。通过对其包裹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反相蒸发法包裹率高,反相蒸发法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絮凝吸附法处理酒糟废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絮凝吸附法处理酒糟废液,通过试验探讨了影响絮凝吸附的主要因素:絮凝吸附剂种类、用量,溶液的PH值、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絮凝吸附剂及复合处理方案和最佳操作条件。该研究对推广絮凝吸附法在有机废液处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电解法处理糠醛废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电解"应用于糠醛废水预处理中,可以有效提高糠醛废水的治理效果,CODCr的去除率达到30%,再利用厌氧-好氧工艺进一步处理微电解出水,CODCr、BOD5总去除率达到99%以上,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微电解-两相厌氧处理糠醛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铁屑和焦碳为原料,采用微电解方法对糠醛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利用两相厌氧技术对废水进行后步处理,研究了微电解处理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微电解铁碳体积比0.5:1.废水停留时间60min后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28%,色度去除79%,并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使两相厌氧处理效率由68%提高到88%,微电解-两相厌氧总去除率达到91.4%.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DY-001,XB-001,NDA-4043种树脂对1,4-二羟基蒽醌废水中邻苯二甲酸的吸附效果,确定了1,4-二羟基蒽醌废水中邻苯二甲酸的回收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吸附树脂NDA-404作为废水处理使用,在常温下控制废水的流速为2BV/h,吸附效果到达93%以上;采用酸性乙醇洗脱液(乙醇与1mol/L的盐酸按体积比为2:1)洗脱,在微热的条件下控制流速为1.5BV/h,脱附效果可以达到91.21%;将洗脱液浓缩可得纯度较高的邻苯二甲酸晶体。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液滴撞击加热壁面过程中的破裂现象及不同参数对液滴蒸发换热的影响,采用CLSVOF方法和相变模型对液滴撞击加热圆柱外表面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壁面温度、接触角以及撞击速度对液滴蒸发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产生破裂的位置与液滴撞击壁面时的速度有关,当撞击速度较小时,破裂产生于液滴中心处;当撞击速度较大时,破裂处位于中间和边缘两部分液体之间.液滴撞击壁面后,在三相接触线和液滴破裂处附近产生了蒸汽旋涡,强化了液滴与壁面间的换热,增加了液滴侧的壁面热流密度.短时间内壁面温度对液滴蒸发量的影响较小,但撞击速度与接触角对其蒸发量的影响较大,且接触角越小,撞击速度越大,壁面平均热流密度越大,液滴蒸发量越大,有利于液滴与壁面间的换热.  相似文献   

15.
对R245fa水平光滑管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加热水质量流速、工质质量流速、蒸发温度以及干度对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蒸发温度及加热水质量流速下,随着工质质量流速增大,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迅速升高;在相同工质质量流速及蒸发温度下,随着加热水质量流速的增大,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升高;在相同工质质量流速及加热水质量流速下,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降低。分别采用Chen公式、Liu-Winterton公式、Shah公式计算了与本实验相同工况下R245fa的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其结果表明:3个预测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1.6%、6.3%、37.4%。采用Liu-Winterton公式计算R245fa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强化半开式热管的传热效果,提出了一种在半开式热管凝结段的侧端切向对称开孔的方法.通
过改变侧端切向开口的位置和侧端切向开口孔径的大小,研究了切向漩流半开式热管的沸腾换热和凝结换
热特性,以及这种结构的变化对切向漩流半开式热管总体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沸腾段的换热
系数随着开孔的相对位置增大而降低,随着侧端开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开孔相对位置在30%~50%时,
凝结换热系数较低;凝结换热系数随侧端开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侧端开孔相对位置越小,侧端开口直径
越大,总体传热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以正十四烷(C14)为基液,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TAB)为助溶剂,采用两步法配制分别含有20、50 nm碳纳米管(CNT)的纳米燃油. 分析比较基液燃油与纳米燃油的黏度特性,采用接触角测量仪记录燃油液滴在加热平板上的蒸发变形,探究不同粒径及质量浓度的CNT对正十四烷燃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加了基液的黏度,并且黏度随着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增大或粒径减小而增加. CNT纳米燃油液滴蒸发过程符合部分润湿状态下单组分液滴蒸发的一般规律. 在液滴蒸发定接触线阶段,纳米燃油导热系数增强,液滴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加快向液体内部传递,延滞了液滴边缘处(三相线处)液体分子的挥发. 纳米粒子在液滴边缘处沉积,阻滞了接触线向内收缩,增加了液滴在定接触线阶段蒸发的持续时间,纳米燃油在此阶段的蒸发速率比基液燃油低,且蒸发速率的差异随燃油中纳米粒子数量的增多而加大. 在定接触角与混合蒸发阶段,“自销钉”效应阻滞接触线收缩,液滴与底板的接触面积较大,液滴中纳米粒子质量浓度的增加使液滴吸收更多的热量,在后2个蒸发阶段,纳米燃油的蒸发速率明显加快,大于基液燃油的蒸发速率. 在整个蒸发过程中,纳米燃油的平均蒸发速率高于基液燃油.  相似文献   

18.
固体粒子在蒸发器中的防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体粒子在蒸发器中的防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蒸发器中引入固体粒子后,经长时间连续运行没有发现有结垢现象发生;同时可显著地强化传热,提高传热系数,其蒸发侧沸腾换系数要大大高于相应操作条件下的两相流沸腾换热系数;而且蒸发器壁温有明显降低,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工业试验表明,蒸发量随时间变化而呈正常波动,充分证明了固体粒子在蒸发器中的优良防垢性能,加入固体粒子后,可实现管内沸腾而  相似文献   

19.
干燥后稻米食味值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蒸发前沿理论描述了稻谷干燥时其颗粒内部的传热传质规律 ,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求解。结合该解值用计算机模拟干燥时稻米食味变化的规律 ,经验证 ,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得较好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用来预测以不同工艺参数干燥后稻米的食味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SBR工艺对某企业排放的高浓度酸性糠醛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微电解-UASB法处理过的糠醛废水,采用SBR工艺处理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86%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