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文海 《建筑》2003,(1):48-48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实行两层分离(即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分离),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等都明显地有了新的提高。一、公开竟标与组织考察相结合,选聘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综合效益好与坏,项目经理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项目经理的选聘要经过公开竟标与组织考察相结合优选项目经理。1、成立评议小组,择优评聘项目经理。公司成立以经理任组长的项目经理竟标上岗评议领导小组。竟标评议小组根据原定的最佳值对照…  相似文献   

2.
赵品 《四川建材》2010,36(1):233-233,238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管理,工程建设施工实行招投标制,施工企业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以项目经理部来直接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引入劳务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作业,已由人们不习惯、不认识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罗文  张旭玲  张彦春 《建筑》2008,(8):32-33
目前施工企业大多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公司将项目的经营管理委托给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与公司签订项目承包合同,并对项目的盈亏负责,所以,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绩效评价离不开对项目承包的评价。实践中,关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还存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项目法施工应建立企业承包、施工项目经理承包、生产要素管理部门承包及作业队伍承包责任体系,并通过承包合同确定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围绕项目法施工的承包与合同问题,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发挥承包体系和承包合同的能动作用,提高项目法施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许宇 《山西建筑》2007,33(16):221-222
针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从加强项目经理管理层选任、将合同签订与项目评估结合起来、优化配置项目人力资源、进行外带劳务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健 《建筑》1999,(12):21-22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工作已开展若干年了。资质认证之后,如何管理好具有资质的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行为和市场经营行为,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着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对部分省市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工作实践,针对项目经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拟提出若干对策。一、项目经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矛盾之一:项目管理活动自身固有的技术经济特点与项目经理的流动性之间存在矛盾。项目管理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以承包合同为纽带,以最终建筑产品的最佳效益为目的,实行从项目开工…  相似文献   

7.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改革思路文/仇文忠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两层分离及第三层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已从劳务密集型逐步向智力密集型的总承包管理型企业转变,促进了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深入和发展。建筑业正逐步形成工程总承包...  相似文献   

8.
1、项目经理代理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其表现1.1项目经理代理风险产生的根源分析建筑企业通常同时实施数个建设项目,在项目管理中实行项目经理责制,项目经理是代表公司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主体。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管理的一线组织结构,负责从项目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管理,并对项目经理负责,执行项目经理的决策。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实施客观上造成导致项目经理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首先,作为代理人的项目经理与作为委托人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经营者既不能准确获取有关项目经理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等信息,也无法观测到…  相似文献   

9.
培养项目经理 具有战略意义尚立荣近些年来,建设部发出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不断提到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培养项目经理的问题,前不久又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培养项目经理是实行项目经理资质管理的前提,进一步讲,它又是建筑施工企业实行...  相似文献   

10.
赖瑜 《门窗》2013,(6):90-9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以建筑工程项目对象,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以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为桥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的施工、生严、结算和监督等项目管理事务。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表现出来的弊端及创新管理的依据,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进行了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的分离,企业的劳务作业都以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行,如何搞好劳务分包的管理,将是未来建筑市场竞争的核心。针对目前施工企业对劳务分包管理的问题,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劳务管理模式,即竞争型的劳务管理模式和带项目直管工人的劳务管理模式,并对这两种劳务管理模式的形成及优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铭三 《建筑》1999,(2):22-23,43
一、两层分离的目的推行项目法施工初期,我们曾提出“两层分离”的概念,其初衷是要把劳务层从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剥离出去,一方面使劳务层成为游离于社会的、独立的劳务型企业,一方面使管理层成为智力密集、管理密集、技术密集的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不剥离劳务层就不可能达到管理型企业所要求的智力密集度。在1989年对第一批试点企业的检查中我们发现:第一,从公司到工区再到工程队,层层都在讲“两层分离”,我们不禁疑惑,到底要把劳务层分离到哪里去?第二,我们所看的“两层分离”,究其实质,并不是真正的分离,似有一种…  相似文献   

13.
常陆军 《建筑》2004,(8):47-49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有两个核心因素: 其一是施工劳务组织; 其二是施工劳务交易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基于“项目法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两层分离”使得大量的施工劳务从建筑施工企业里剥离出来。与此相应的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释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了城市的建筑施工行业。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劳务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有效地管理和规范。与建筑施工劳务相关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安…  相似文献   

14.
蔡振宇 《建筑施工》2012,34(10):1041-1043
随着建筑业的延续和发展,企业改制、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施工企业自有职工人数减少,施工产值则大幅度攀升,分包管理既成为了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施工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为此,就如何搞好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作些探讨,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工程建设施工模式很多实行一种“总包-分包”体制,即由某大型施工企业通过招标获得建设项目后,委派项目经理,组成少至七、八人,多至一、二十人的项目管理班子,再寻找一个或几个较低级别的施工企业来“分包”整个工程。整个建设过程“总包”方全部投入的便只有这么一些人,主要面对甲方、面对监理,进行“管理”、“协调”;其余的全部劳力、机械设备、设施、基层管理全部以“分包”为主。这种模式被解释为“项目法施工下的管理层与劳务层,解释为“总包-分包”。这种模式,到底利弊如何,与我国现行建筑业管理法规是否相抵触另作…  相似文献   

16.
陈丽娜 《山西建筑》2006,32(13):204-205
指出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从项目初始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探讨了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以提升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卫飞 《广州建筑》2009,37(6):42-4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以建筑工程项目为对象,以最优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为纽带,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的系统管理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国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大都是实行层次性管理,一般由公司、工区、包工队、栋号及管理层与劳务层组成。这种上下对口的分层管理,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甚至互相扯皮。现行管理形式,80%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都集中在中层,而单项工程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应变能力。另外,随着建筑业的放开,企业流动性更大了,这种管理体制愈发不适应。可以说实行项目经理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管理,工程建设施工实行招投标制.施工企业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组建工程项目管理部管理工程项目,引进劳务队伍进行施工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经实践检验并逐步走向成熟。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从宏观上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规模建设的施工管理力量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和成本.减轻了施工企业继续发展的阻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陈亮  郭超志 《江西建材》2015,(2):243-244
施工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积极拓展企业的上升空间。为此,要加强公司的项目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正确投标,依法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好项目经理;优化施工项目资源管理,动态控制;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