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数控制造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研究现代网络技术、CAD/CAM与数控制造技术集成在模具制造的可行性,证实了网络制造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在数据传输、故障诊断、远程控制以及大容量数控程序加工等方面较传统数控制造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该技术在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数控改造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制造技术是网络技术与数控制造技术的集成,在数据传输、故障诊断、网络监控以及大容量数控程序加工等方面比传统数控制造技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文中介绍了基于网络制造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PMS)的开发工具、结构模块、各个模块具备的功能以及开发该系统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速数控切削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基于HSC(High Speed Cutting)技术的模具数控制造工艺技术及策略,并提出了数控加工的编程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制造环境下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化数控加工技术组成,提出了网络化数控加工的基础框架,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数控加工网络化制造的可能性,为构建全球化制造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即数控下料技术、激光定位技术和自动铺放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及其网络环境实现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制造的一种多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即数控下料技术、激光定位技术和自动铺放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及其网络环境实现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制造的一种多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回顾过去30年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模具加工方法,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要求,论述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影响.阐述模具制造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方向,强调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制造技术的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的高低决定模具制造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力健  王计波 《工具技术》2006,40(3):110-113
图形输入式车—铣制造单元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理念,在普通数控设备和制造单元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组成的动态、高效、适度自动化、柔性的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单元,可将以往制造过程中相互独立的工程设计、工艺准备、生产管理、切削加工等过程以及数控车削、铣削加工集成化。制造单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符合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特点,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作为复杂产品制造系统的子系统。制造单元获得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制造信息流的高效性,特别是在制造信息源的生成与管理中运用了图形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异地制造数控加工中图形文件浏览、数控代码检验以及利用RS-232串行通信方式进行数控代码传输和数控机床控制进行了研究,对软件环境集成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发出基于OpenGL技术的数控加工集成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数控是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单元,它为各种先进制造环境的研究与实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支持。为此,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利用基于进程的面向对象Petri网理论对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DOS/WIN平台下初步实现了开放式网络化数控系统。该系统能支持网络制造、远程制造、诊断与维护,且利于对已有设备进行快速网络数控改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 Internet的数控设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研究现代网络技术与数控制造技术集成的可行性,证实了网络制造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在数据传输、故障诊断、网络监控以及大容量数控程序加工等方面较传统数控制造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快速地发展起来,其中数控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数控技术中的信息性和网络性非常强,在机械制造中进行有效地应用,能够对机械制造的效率以及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直接推动了机械制造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数控技术与机械制造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and pressures from the growing globalis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the market as well as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especially, have to reform their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by us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particularly by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to succeed in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Thu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m to accept the concept of agile manufacturing. For this purpose, the concept of distribut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mode (DNMM) i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In DNMM, research is concentrated on enhancing the intelligence of conventional numerical control (NC) machine tools and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coordin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prototype system (DNMPS) show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DNMM is correct and feasible. Moreover, the intelligent CNC system developed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the conventional NC milling machine to improv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protect the cutting tool. The capability for communicating and collaborating are improved for system integration, resource-sharing and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4.
建立数控加工信息网络存储制造平台可实现生产车间数控加工信息的网络存储共享和集成。提高数控加工的柔性和敏捷性。本文利用以太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对数控加工信息进行提取和数据抽象,构造的平台可存储数控设备、数控程序、加工刀具和加工任务等信息。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管理多台数控设备,具有快速可靠的数据处理和高级数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试论虚拟制造技术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组织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模具制造业在引进计算机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以后,具备了组建虚拟模具制造公司的条件。本文先分析了现代模具制造引进虚拟技术概念的可行性,然后对其组建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数控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回顾了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第五、第六代数控技术的区别,讨论了现代数控技术中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高速加工和网络制造。在高速加工方面讨论了直线电动机的应用和适应高速加工的第六代数控系统;在网络制造方面讨论了互联网进入工厂、车间及第六代数控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各类不同的机床NC系统对NC代码资源共享的需求,以及新的NC系统如何利用原有NC代码资源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成组技术的理念来分析NC代码的属性,并对NC代码进行分类、编码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基于代码实现的功能对NC代码进行分类,讨论了建立NC代码全功能集的步骤;最后介绍了NC代码的编码系统的内容,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网络数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数控系统。通过Internet/Intranet网络把数控机床等设备与CAD/CAM软件集成起来,实现了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功能。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科研开发,还可用于CAD、CAM等实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