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将于2017年4月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国家电网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承办。论坛将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涉及的"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三大核心方向,邀请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研讨和交流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创新方向,增进全球各界对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共识,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技  相似文献   

2.
正各有关单位、专家: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第四届能源论坛暨"能源革命与电力创新"国际工程科技展战略高端论坛将于2017年9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能源革命与电力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电力创新发展路径,围绕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与清洁高效发电、智能用电与储能、能源战略与政策等议题展开,为来自全国的政府部门、能  相似文献   

3.
PHOTO NEWS     
<正>014月18~19日,第24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施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将引领中国工程科技实现创新,为促进世界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024月21~24日,2017年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大会为推动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深入交流我国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4.
《国家电网》2016,(4):96-97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郭剑波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过程中,电力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实现各种类型清洁能源安全可靠接入和消纳;大容量灵活可控的输电技术成为清洁能源接入、传输和疏散的重要途径;可靠高效的电网调度运行控  相似文献   

5.
要闻     
正第四届能源论坛在北京举行9月21-22日,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能源局主办,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协办,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能源论坛暨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39位两院院士,国际5位具有影响力的专家,14位政府官员及央企高层特邀出席。  相似文献   

6.
<正>9月26日,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得到了国际社会众多知名政要、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论坛分为全球共识、全球行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机遇与未来三个板块,参会嘉宾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共商能源发展大计。此时距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面向世界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2015年9月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等方面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创新发展道路,大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4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作主旨发言时强调。周孝信、卢强、郑健超、薛禹胜、潘垣、饶芳权等3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题探讨国内外能源与电力科研的最新进展、最新成就和前沿技术,展望中国能源和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到2050年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清洁能源比重达到8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水平的一半,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9月26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中国倡议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响亮地提出了上述发展目标。一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主席  相似文献   

9.
12月9至10日,由中国工程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能源局、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13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电力发展论坛暨直流输电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概念得到了扩展。一方面,将能源从电力向气、热、冷、交通系统进行扩展;另一方面,在实施的范围上,向全球扩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该文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框架,详细分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不同层面上的集成与交互,以及组成并参与各层面的个体。与智能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形成类似的,是近年来进入视野的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物联网和服务网等技术的"工业4.0"概念。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对话工业4.0,可以展望的是新兴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电网与清洁能源》作为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在"一路一带"战略背景下,国家电网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深入推进,为了在更大范围凝聚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共识,本刊特举办本次"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9月16~17日,中国能源研究会2017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年会主题为"中国能源创新发展"。由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筹办的分论坛"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创新应用"于17日召开,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莅临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围绕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转型,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能源互联网与电力系统等内容做了精彩演讲。周孝信指出新一代电力系统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多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促进电力、交通、天然气等多种复杂网络系统的相互融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的指导下,《智能  相似文献   

14.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在"能源互联网论坛"上表示,正在积极推进战略和技术创新,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技术装备规划方面,提出了4个大类、18个子类、98项技术设备的研制内容、研制目标和实施计划;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部署了17个全球能源互联网科技研发项目。该项研究工作从2014年开始,计划2018年前完成;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正在组织编制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路线图、标准体系表,研究发布标准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通信技术将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国网信通部主任王继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王继业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能源生产、消费和利用方式,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电网感知、调度运行、智能决策支撑的优化和提升,将极大地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山东电力技术》编辑部拟出版1期"全球能源互联网"专刊(正刊)  相似文献   

17.
能源与变革     
正2016年10月30日,由国家能源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江苏省人民政府在苏州市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以"能源转型中的协调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终端能源消费转型、可再生能源协同创新发展、未来电力系统转型、交通能源转型、建筑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区域能源转型与分布式能源等领域,分享各国能源政策和转型发展经验,探讨全球一致行动,协同推进全球能源转向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论坛提出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的绿色化和智能化。这包括以终端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8.
《供用电》2017,(9)
依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愿景,梳理了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国内外现有主要信息通信标准,通过从"顶层设计"及"底层用例"找差距(GAP)的方法引出了标准需求的方法论,绘制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概念模型图,通过分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标准需求,从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产业发展3个方面总结了未来标准制定的方向。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发展和技术标准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力》2004,37(10):92-92
由中国工程院和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联合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办的第31场工程科技论坛——“可再生能源发展”于2004年9月21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际交流中心召开。这是中国工程院和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工程院首次联合主办工程科技论坛,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1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就如何加快实施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政策、技术、资源、安全、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山东电力技术》编辑部拟出版1期"全球能源互联网"专刊(正刊),望广大作者及电力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一、专刊征稿范围1、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电网技术。主要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海底电缆技术、超导输电技术、直流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和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等。2、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高压绝缘技术。重点包括绝缘材料、长效防污闪涂料。3、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电源技术。重点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及分布式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