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建筑空间与纤维艺术装饰形式原始关系的研究,阐述了纤维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演变和表现,举例说明纤维艺术在具体建筑空间中的装饰功能,并提出此种装饰形式在目前建筑空间中装饰应用的不足.通过具体研究,深入阐述了纤维艺术创作应基于的空间功能、民族和文化基础及创作方向,总结得出建筑室内在纤维艺术的装饰下,应该成为沟通人类和环境共融的美好空间.  相似文献   

2.
介绍水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强调水彩中水与色彩的调合关系,以及与时间的合理控制才能充分体现建筑水彩画的艺术表现.伴随时代的发展,水彩艺术也应大胆探索新材料、新技巧,为建筑水彩艺术的语言表现带来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单梳理建筑空间跨越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当代建筑空间对“直观形象与动态发展、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等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罗马建筑将建筑构件与雕塑艺术相结合,形成了高贵典雅,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目前我国也将这种建筑艺术应用于现代室内装饰中,常采用大理石、花岗石、木材、玻璃钢和石膏等材料来制作具有西欧古典风格的装饰构件。在采和这些装饰构件时应注意建筑风格整体的直辖市统一,如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该构件与室内外空间以及各个局部之间的协调美观,应掌握“装饰适度”的原则,以免装饰太过、太滥。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岛市德式建筑艺术特色和城市发展运营需求,以及在青岛进行的德式建筑物质量鉴定、修复等方面的积累而拟定的。主要挖掘了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历史风貌和特色,研究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论述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研究了全球化语境条件下发扬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途径和价值;回顾了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的成果,研究了建筑空间艺术与结构空间性能的关系;交代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并结合青岛市中山路老字号商店的修复工程,阐述了结构空间性能的检测、验算和修复,以期达到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对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传承和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空间中,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空间关系的思考,探讨装饰材料的技术与艺术想象力综合表现的问题。提出对建筑装饰材料研究的改革思路。通过装饰材料研究方式及手法的改革可以使装饰材料的技术与艺术联系得更紧密,使材料与空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它是被人直接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建筑的造型艺术,应遵循其普遍的原则,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要求,这是创造建筑形式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的关系.在明确建筑是艺术、建筑的形式与内容应统一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力学对建筑艺术、建筑艺术对建筑力学的相互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表现常常相互制约。本文结合金属建筑结构具有高效的结构工作性能、独特的美学特征等特点,从建筑理念、建筑艺术、建筑空间等几个层面试图寻求金属结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契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居建筑是一门实用和发展的艺术,建筑师观察欣赏民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为我所用,以今天的技术手段为今天的建筑环境和建筑艺术服务,建筑是一种空间和环境的艺术,人们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在民居的系列与整体,有序的线性空间,层次和分隔,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等和谐,节奏,朴实中得到启示,民居之美既是自然美,又是艺术美,更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艺术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按照时间轴线分析贝聿铭设计的12个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的结构特点,比较同一时期艺术博物馆建筑在空间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别.以时间为轴线,以空间形式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并以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观念为理论依据,归纳出贝氏建筑的2个主要特征:雕塑性与几何性.  相似文献   

12.
涌泉寺在寺院选址、建筑布局、建筑外观造型与室内空间、建筑环境营造等方面均具有独到之处,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其较大的空间体量与灵动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直观的深刻感受,体现了福建山地佛教建筑中高度自觉的审美能力和精湛的空间处理技巧,是传统佛寺建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正> 建筑的内部空间,应是那个建筑的灵魂。必须使内部空间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效果同时获得充分发挥,才能体现建筑这一艺术工程的魅力和促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居室内的空间比例和尺度,装饰与色彩,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气氛、居住心理和精神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既是装饰艺术工作者的一项职责,也是每个居住者应该掌握的门径,而这恰恰是建筑师设计构思的一个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4.
住宅室内设计应建立在住宅室内空间的组织上,了解住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是住宅室内设计中空间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运用一定的空间组织艺术形式,对住宅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组合,在原有建筑物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空间创造,以达到合理的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5.
建筑意象的空间隐喻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卡佛的名篇《大教堂》中建筑意象引人瞩目。空间批评理论认为,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多维文化信息。借鉴空间批评理论视角,探讨《大教堂》的空间化隐喻叙事艺术。文本中,城堡、监狱和大教堂的建筑意象相克相生,表现自我突破固守与禁闭,获得新生和成长。空间概念在《大教堂》中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建筑的实质在于空间这一建筑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继承问题,认为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虽然作为其外壳的造型艺术已经古老,但是作为其内核的空间艺术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文章通过理论阐述,形象描绘和资料引证,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之有“有无相生”的空间艺术,不仅有其辉煌的古代成就,而且适用于现代未来,因此具有永恒的继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大工业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使建筑内容的要求越发复杂和多样化,相应地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新的功能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如阿衡量建筑的美学价值、如何解决建筑的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矛盾及相互关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建筑的社会意义、生活内容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相互依赖性,阐述了建筑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辩证关系,并简要地分析了建筑内在的矛盾性和建筑的艺术特征,以及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古希腊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提出了在现代建筑装饰中运用古希腊建筑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诠释建筑公共艺术的精神语言,对建筑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视觉艺术空间主要由空间视觉获得.点,线,面,体的艺术形式是空间形态的主要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空间设计的背景下更加多样化,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全面地互动,构成了空间的艺术形式.同样,公共艺术本质的表现也离不开视觉元素,大众对建筑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正是通过视觉元素而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与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两种形式,在审美的形式特征上有着广泛的通约性.韵律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建筑的线条、体量、结构等乃是形成韵律的直接手段.如同音乐艺术一样,节奏的形式和变化构成了音乐的韵律感,而建筑中的单元造型依照等距离的间隔、空间的延伸和反复排列等也会形成建筑艺术的节奏和韵律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