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星信号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当初各省、地(市)电视台接收信号主要是保证中央1套节目的信号质量并且是模拟信号形式,随着卫星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电视的兴起,卫星广播电视日显其重要性,目前全国大部分已建好的数字电视平台或正在建设数字电视平台的单位都是把卫星信号作为数字电视平台的基本节目信源。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从中央台到省级上星节目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模拟卫星节目在近一两年内可能全部取消,这不仅为卫星转发器节约了大量资源,而且使卫星广播电视数字信号的节目容量迅速扩充,待2007年国家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开播后,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接收者会大批量增加,这也就预示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卫星信号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当初各省、地(市)电视台接收信号主要是保证中央1套节目的信号质量并且是模拟信号形式,随着卫星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电视的兴起,卫星广播电视日显其重要性,目前全国大部分已建好的数字电视平台或正在建设数字电视平台的单位都是把卫星信号作为数字电视平台的基本节目信源.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从中央台到省级上星节目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模拟卫星节目在近一两年内可能全部取消,这不仅为卫星转发器节约了大量资源,而且使卫星广播电视数字信号的节目容量迅速扩充,待2007年国家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开播后,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接收者会大批量增加,这也就预示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卫星广播电视的应用,对迅速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增加节目数量和提高节目传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卫星转发器容易受到同频同极化信号的干扰。从2002年6月23日以来,非法信号对鑫诺1号卫星Ku转发器进行约100多次恶意攻击,对其它卫星转发器上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各地方卫星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4.
李涛 《无线互联科技》2014,(10):182-18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向着广播电视数字化方向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整体水平也有着一定的提高。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就是把电视台播出的数字电视信号通过各种传媒有质有量的传输到用户的终端,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一定的处理,在传输过程中通过信号的形式来进行实现,从而能够达到传输的高效和目的。数字卫星电视覆盖的范围较大,传输质量较高,不仅节约了卫星资源的优点,而且还有效的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卫星直播的发展推动了Ku频段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为了提升Ku频段卫星广播电视的规划和标准研究水平,广播电视规划院建立了Ku频段卫星广播电视规划和标准参数测试的研究系统平台,在国内首次将规划参数验证与测试系统结合,实现卫星数字电视系统与设备全面测试能力,为卫星数字电视产品研究与开发提供实验室测试环境.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的时代极大地改变着广播电视行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和观念。本文是笔者对如何积极应对广播影视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思考。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成果以1995年我国采用数字卫星技术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传输为标志,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回首看来,十多年来的数字化进程可以说是在困难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2006年和2007年,随着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先后出台,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全面铺开,以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闪亮登场,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2006年和2007年作为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标准元年和起步元年,必将在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有效结合了数字系统与卫星信号,进而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相应的广播电视信号监测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主要是由于信号监测直接关系着电视的质量,因此,文章将对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信号监测的能力,保证信号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我国很多广播电视企业都积极采用数字化系统,广播电视数字化是目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方向,但是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质量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保证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受到了一些非法信号的影响,传输质量和效率有所下降.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对传输技术的发展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香港佑图国际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99北京数字电视技术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陈智教司长作了《中国数字电视的现状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他说,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中国数字电视也正在飞速发展,表现在:(1)卫星广播电视全面推行数字传输方式,卫星直播试验平台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0.
江阴广电数字电视机房卫星信号源备份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龙  沈磊 《中国有线电视》2009,(10):1104-1105
1卫星信号源备份的必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对数字电视提供的基本收税节目一般都规定在60套左右,且大都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台通过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而提供的付费节目是中数、华诚、鼎视和文广等国内4大传输平台通过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为了保证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自2007年8月1日起,所有节目都转移到中星6B和鑫诺3号这2颗新的卫星上传输,这同时也给地方广播电视传输网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卫星广播电视已经普及,使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广大用户都可接收到信号,并直接欣赏广播电视节目。与此同时,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力求为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寻找到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贾金辉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10):123-123,126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也得到巨大的飞跃。电视台根据技术发展和卫星覆盖范围调整的需要,经常要对卫星电视节目的传播与接收方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卫星地面接收站也时常调整卫星抛物面天线,使之对准所要收视节目信号的卫星转发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卫星广播电视已经普及,使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广大用户都可接收到信号,并直接欣赏广播电视节目。与此同时,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力求为数字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寻找到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广播电视信号由原来的微波传播发展到现在的卫星传播和光纤传播,因此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作为广播发射台节目传送接收工作者,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传输技术的知识,下面本人就着重介绍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参数指标,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各项技术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也已经迈入广播电视数字化时代,电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主要的广播电视技术是以卫星信号传输形式来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本文主要是从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技术出发,以其传输安全情况为主线,进行深入简出的分析,分析影响广播电视卫星安全传输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安全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江苏省广电局和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泰州有线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泰州市将建设与中央台、省台付费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平台、传输平台和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监管平台相适应的、独立的、技术先进、运营可靠、功能完备、满足市区和所辖四市(县)城乡以及其它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平移需求的基本业务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并以基本业务数字平台为基础构建功能完备的付费数字电视和互动电视业务平台。按照先市区、后四市(县)城区、再集镇和农村的三步走战略,于2010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完善市一县2.5G SDH双环传输系统,使系统具备100套以上数字电视节目传输能力。初期拟向四市(县)传输60套数字电视节目。随着数字电视业务发展.逐步扩大系统传输容量,增加传输节目的数量。至2005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0万户,2008年达40万户,2010年达80万用户,2005年,系统传输数字电视节目规模为90套、数字广播10套,2008年传输数字电视节目达150套。  相似文献   

17.
王俊 《数字通信》2014,(6):12-14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广播电视的音视频基带信号已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电视前端的信号处理系统已实现了数字化改造?但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的传输系统仍然采用射频调制的传输方式,而由于有线电视数字节目的扩容,高清节目,互动电视的开播以及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安全稳定性越来越重要等因素,这种传统的射频传输方式已不适应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结合目前的数字电视平台和数字通信领域的传输技术,阐述了数字电视信号在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传送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基于SDH网络的数字电视平台基本架构,并对基于ASI信号和基于IP信号的数字电视传输网 的组网方式进行了对比,经过比较得出有线电视的环网传输更适宜采用基于IP网络的传输架构?  相似文献   

18.
陆成锦 《电子技术》1992,19(11):11-13
90年代,数字技术进入了广播电视领域,卫星广播电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化的结果使卫星广播电视实现了多频道化、多工利用,并使高清晰度电视(HDTV)逐步进入实用阶段。而有线电视(CATV)和卫星广播相结合,将是未来广播电视的主要模式。卫星广播电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完成环球电视的卫星转播,第二阶段是CATV的卫星接收,目前已进入的第三阶段是卫星直播电视(DBS)。一、近期的卫星广播电视概况 (一)日本的DBS 在当今世界各国中,日本的DBS最为普及,共有300多万户收视者。日本于1990年8月和1991年8月,先后成功地发射了BS-3a和BS-3b两颗卫星(见表1),它们构成了日本DBS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1985年8月1日是我国正式通过租用国际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节目的2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开始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新纪元,在中国人民广播电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通信卫星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过去完全依赖传统的地面无线传输方式(微波、差转、短波等)的困惑。20年来,我国卫星广播电视应用的领域愈来愈广,技术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纪念我国卫星广播电视开播20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20年来卫星在我国广播电视传送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各地转播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  相似文献   

20.
卫星广播电视和地面广播电视的主要差别刘民生随着卫星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人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进行电视广播的新时代。卫星广播电视使用频率高.传输容量大.覆盖面积大.而且信号转送质量高.造价低,因而对电视信号广播和电视信号接收都提供了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