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线阵CCD非接触测量材料变形量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线阵CCD作为光电传感器非接触测量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变形量,不但比常规的引伸计测量的方法更客观,而且可以测量材料拉伸变形到断的全过程。该方法能在X和Y两上方向上同时测量材料变形量,可以获得材料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两上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采用CCD拼接技术,测量精度可达到1μm,测量范围80mm。  相似文献   

2.
车辆轮对落轮在线非接触自动检测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宏伟  冯常  李声 《光电工程》2004,31(Z1):80-83
研制出一种新的车辆轮对落轮非接触自动检测设备。该设备利用 CCD, PSD 型激光位移传感器、涡流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完成轮对相关尺寸的数据信号采集,并由工控机对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轮对左右两轮饼近十个参数的非接触精确测量。现场使用表明,该设备的测量精度优于±0.1mm 。  相似文献   

3.
利用CCD对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比重的测量 ,是将光在不同比重电解液中的折射率的不同 (即折射后光位置的变化 )经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 ,所以CCD在非接触测量中可以作为位置传感器。本文就是介绍在这种测量方法中CCD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同轴度误差的非接触精密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夫朗和费单缝衍射原理,以激光作光源,采用线阵CCD获取衍射条纹图像,实现同轴度误差的非接触自动测量。通过对比测量和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点的光纤位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对光纤端部位置的非接触检测方法。以面阵CCD为传感器,检测光纤端部出射光斑,采用“重心法”提取光斑的特征点表征光纤的位置。着重分析了光源稳定性、CCD性能、AD采样位数对测量结果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特征点对光纤端部检测,重复精度达到0.7%的CCD像素,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面阵CCD对大尺寸轴径进行高精度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面阵CCD对大尺寸轴径进行高精度的拼接非接触测量,克服了单片面阵CCD测量范围小的缺点,解决了用线阵CCD拼接测量时测量带太窄又不能扩展情况下所带来的问题。面阵CCD进行图像拼接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128-135mm的轴径,其测量精度高达±0.01mm。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引入高精度数字散斑相关法光学测量技术对A95 陶瓷材料在准静态压缩试验中的变形过 程,得到了该材料在压缩变形过程不同时刻的试件表面的全场位移分布,推导出应力应变曲线与材料的本构 关系。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数字散斑相关法所具有的非接触、高精度、全场测量等特点,避免了人为干扰,可 以对试件表面全场的变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摊铺机行进方向的实时非接触式测量 ,采用图象测量技术 ,利用 CCD图象传感器构成了方向测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组成结构及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具有 1 mm的测量分辨力和± 3mm的测量精度 ,且完全满足对测量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CCD图象传感器在桥梁动态位移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图象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固体图象传感器件,具有光电转换、信号存储和信号传输等功能,在图象传感、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 CCD 图象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点和用途,并具体介绍 CCD 在桥梁动态位移测试系统研制中的应用。该系统采用TCD142D 作为传感器件,由桥跨位移测量子系统、桥础位移测量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组成。在系统测试软件的支持下,可以测量桥梁动态位移的时域曲线,强迫振动的频谱和桥梁的自振频率,冲击系数,横向两测点间倾角和阻尼值。该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军用桥梁二维、动态、大位移和多参数的远距离非接触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飞机表面划痕非接触测量仪。它以激光三角传感器为主要组成部件,并附以机械扫描装置,可完成被测飞机表面划痕的非接触测量。在分析了被测表面散、反射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激光三角传感器正确放置方式,并提出改善测量精度的传感器姿态调整法。针对浅划痕测量时噪声较大的特点,提出利用子波分析的方法突出被测划痕形貌的信号处理方法,实验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本测量仪具有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大、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钢绞线最大力伸长率是衡量其材料特性的一项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如何精确测量该指标是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设计出的测量钢绞线最大力伸长率的新系统,采用电测量数据与图像实时同步采集和图像序列变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非接触测量试件的变形,克服了目前钢绞线测量中的弊端。实现了钢绞线最大力伸长率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蒋飞  韩峰  王建中 《振动与冲击》2013,32(11):21-24
为实现反恐行动中非接触爆炸冲击波破门目标,针对金属防盗门实际条件建立数值仿真模型,重点研究了防盗门在非接触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塑性变形破坏过程及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实际转动条件防盗门板塑性变形动力响应时间延长,最大变形量远大于四边固支条件下门板变形量;爆炸中心与防盗门距离过近,门板受爆炸产物和空气冲击波共同作用,只出现局部破坏,不能实现门板整体塑性变形;拟合了防盗门板在非接触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变形量计算式,可为反恐破门弹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热防护材料及结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中,测量其在热载荷与机械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是重要且基础的工作。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建立了可实现800℃变形测量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针对陶瓷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从面外和面内两个材料方向,以25℃为参考温度,试验测量了材料加热至300~800℃范围内不同温度时产生的热变形。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试验系统基础上的变形测量方法可用来测量此类热防护材料的高温变形。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变形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面外方向上表现为"收缩",面内方向上表现为"膨胀"。SiO_2气凝胶基体中的颗粒团聚以及增强纤维在面内方向上的铺层分布是导致热变形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加工检测效率,实现尺寸形位公差与微观轮廓的同平台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在现场坐标测量平台上集成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方法。搭建实验测量系统且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系统的硬件通讯控制模块,并配套了高斯轮廓滤波处理及表面粗糙度的评价环境,建立了非接触的表面粗糙度测量能力。对标准台阶、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和曲面轮廓样品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粗糙度参数Ra的测量重复性为0.0026μm,在优化零件检测流程和提高整体检测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圆锥螺纹塞规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圆锥螺纹塞规的测量准确度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分类方法为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多种圆锥螺纹塞规基面中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认为利用CCD作为螺纹几何要素探测器件的视觉检测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的进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自身的成熟和发展,视觉检测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buckling sensitive composite shel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asurement system that was developed fo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buckling of glass reinforced composite cylinders. An automated non-contact laser device operating inside the test specimen provided a three dimensional scanning system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hell wall. The measurement system was used to obtain the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as well as the deformation under varying control axial displacement. All load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oper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dvanced computer controlled techniques.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undertaken in each test, data collection was followed by processing and reduction techniques, thus delivering the data in a form suitable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Typ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accuracy and versatilit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外辐射测温原理,设计成半导体基片上激光焦斑温度不接触测量系统。该系统由透镜成像系统、探测器、精密电动平台及相关电路和软件组成,其测温范围大,温度分辨力可达0.2K,还可得到温度-时间关系曲线;可自动测量热斑的温度分布及寻找热斑的最高温度区域;测量区域的最小直径为18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