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系界线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社屯 《煤》1998,7(4):63-66
在我国,关于石炭二叠系间界线位置有若干种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未能统一,造成了国内外同期地层对比的混乱,依据现代地层学理论,认为年代地层界线应具有全球一致性或近一致性。同时必须有选定的生物型或属种,主张以Pseudoschwa gerina带底作为分界位置,结合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特点,提出Pseudoschwagerina(s.s)属是界线标志首席属,在没有Pseudoschwagerina(s.s)存在的地区,Pseudofusuli na和Cholaroschwagerinanelsoni的出现可作为界线的可靠辅助标志,另外腕足动物组合对界线的确定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太原西山典型剖面为例,这个界线位于庙沟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2.
赵崇广 《地矿测绘》2003,19(3):28-30
结合福州市行政区域界线勘查工作已结束的实际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建立该市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对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实施方案、建立步骤及与“数字福建”接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矿CAD中多边形平行外推(内缩)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图形运算算法研究一直是采矿CAD领域的薄弱环节,在对采矿CAD系统专业图形运算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矿山基本图元的几何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定义,通过向量交点及其特征值的几何性质,解决点与多边形及多边形与多边形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多边形和多连界线的平行外推(内缩)算法,并给出了5种矿山图形平行外推(内缩)运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东沟钼矿北矿区地下采矿引起原岩应力场破坏,地表出现变形和位移,采用工程类比法对北矿区进行研究,确定了岩层移动角,并计算出地表移动界线,研究确定了开采界线,通过限制后期采矿活动,确保了地面选矿厂和居民房等重要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永平铜矿边坡爆破量大,由于受穿孔设备的限制,对边坡预裂爆破后,往往会留下未爆下的三角块,用人工清理这部分三角块费用高、效率低。近年来,在实践中采用了钻凿浅孔和减震孔的爆破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与中下奥陶统界线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钻井地层的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两者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在现场录井中,上奥陶统与中下奥陶统界线的划分依据,供同行们在现场录井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凡口铅锌矿狮岭南地段矿体探采对比图进行分析,掌握了采准切割工程实际揭露矿体与生探资料的差异,并充分利用三级矿量报表,找出了影响矿山生产、控制矿体形态位置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即影响生产勘探程度的不足之处,总结得出准确控制矿体的顶底板标高和空间位置,才能减少勘探程度对采矿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矿体及其变化情况的多样性,引起不可避免的混爆现象出现。鉴于此种情况,设计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对爆破散布规律研究与分析,实现了实体矿岩界线放样到虚体上,从采矿设计到测量放样铲装界线,提出了完善的依据原则,填补了露天矿山铲装界线放样的一项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讲术高分辨率岩层穿透雷达(GPR)圈定堪萨州赖利县的兰夫1^#和2^#金伯利岩体的试验研究,在1^#,2^#试验区分别下布置了6条平行探测线和5条放射状探测线。研究结果表明,GPR可以用来圈定地表金伯利岩体或由于岩浆浸入圈岩而形成的其它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10.
在空气环境下对菱铁矿进行热处理,发现其在480-600℃温度范围内会出现分层现象,XRD分析表明,热处理样品的内层物质为Fe3O4,而外层物质为γ-Fe2O3和α-Fe2O3。对于分层现象,存在1个临界线度,它主要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及样品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郑小战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1):178-180
介绍利用基本的方式实现所有地质图件在电脑AutoCAD绘制,并与手工绘图加以比较,以探讨其优越性和绘图精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姑山铁矿挂帮矿的实际条件,进行了Ⅱ期开采工程方案设计。从矿床开采顺序、采矿方法、通风、排水、充填、压气、移动界线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计算。设计方案满足开采要求,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增加矿石年产量,确保矿山稳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K/T界线上发生的大量古生物物种,如在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恐龙以及全部的菊石和许多软体动物、有孔虫、珊瑚等科属的灾难性灭绝及界线地层中发现的一系列地球化学异常和沉积等方面的异常现象,使K/T界线地质事件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目前在全球各个K/T剖面的界线地层中发现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异常(碳、氧、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比,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同位素比值异常是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地质事件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侏罗系与三叠系较难区别,富县组存在时利用标志层判层十分有效,否则对岩心的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综合分析进行正确判断,如果从岩心中获得能确定地质时代的古植物标准分子化石,判层问题则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简述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的学术成果,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发展前景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岩土工程问题及工程实例。并对冶金矿山岩石力学与工程若干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吕振华  张智勇 《中州煤炭》2010,(9):37-38,40
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豫北区下二叠统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层位稳定,分布广泛。作为标志层,这段灰岩在野外工作中易于识别,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方便实用。下部灰岩段下伏地层中植物以Leptdodendron szeia-num—L.posthumii—Neuropteris ovata组合为特征,上覆地层中以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Eumplectoperidi-um alatum—Cathaysiopteris whitei为主,下部灰岩段中首次出现蜓类化石Sphaeroschwagerina。笔者认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划在Sphaeroschwagerina首次出现的位置,即下部灰岩段的底部比较合理,生物证据充分。  相似文献   

17.
1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堤防建设的高潮,堤防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本作旨在探讨堤防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继而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提出减免堤防工程影响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人类工程活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地基基础工程出发,着重分析了地基基础工程技术中的环境问题。以提醒广大岩土工程师在进行工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的代价,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并及时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防患于未然,追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