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业内出名的"宝马"厨师,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说,他的成功是缘于苦难的磨砺,而也有人说,他的成功只是因为幸运。抛开一切的评论,他只是个30出头的创业者,16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成功地完成了从厨师到职业经理人再到董事的转化。这一切又怎能仅仅用"幸运"解释?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他是这个后童话时代硕果仅存的王子,英俊的外表,深邃的眼神、优雅的举止、高贵的气质,当你在芸芸人海与他相逢,你会忍不住遐想和他来一段浪漫的邂逅。有人说他是神秘梦幻的小飞侠,从他的文字中,你能够看到这一代人特有的张扬和自信,早熟和睿智,有人喜欢他的诚恳踏实的态度,有人更爱他明媚活泼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角色     
正在微信小视频中,他演许文强、装唐伯虎、扮济公;他弹古筝、玩吉他、秀歌喉。有人夸他是百变汤君,有人说他哗众取宠,说实话,我是后者,一度只把他归为糗百一类,认为他是纺机圈的一朵"奇葩"。采访时,我问他"扮演了那么多角色,你到底希望你是谁?""我希望我是络筒界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4.
郭嘉 《北京纺织》2009,(4):220-221
有人说他是这个后童话时代硕果仅存的王子,英俊的外表,深邃的眼神、优雅的举止、高贵的气质,当你在芸芸人海与他相逢,你会忍不住遐想和他来一段浪漫的邂逅。有人说他是神秘梦幻的小飞侠,从他的文字中,你能够看到这一代人特有的张扬和自信,早熟和睿智,有人喜欢他的诚恳踏实的态度,有人更爱他明媚活泼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见有人著文,称他的母亲是个地道的美食家,理由是"她懂得吃也很会做".要是大家都按这个来评价.那中国的美食家将会达到"泛滥"的程度."家"这顶帽子可不是谁都可以戴的,称之为"美食者"倒是可以的;但"家"都得要有两下子,而且还不止两下子呢!  相似文献   

6.
孙云+家具     
孙云做家具设计是2008年前后的事,从此在各种跨界身份中又多了一个"家具设计师"的头衔。不过,他的朋友更喜欢称他为"孙木匠"。这位家具设计师做的事情也有些特别。之前在各种身份下做的事情不但做得漂亮,商业上也非常成功。这回就不大一样了,租了一间大车间,请了两位手艺高超的师傅,每天雕琢他的设计,但市面不见他卖,有人想买也没个价格,可是设计是真正的好!曾经问过他原因,他说:没想好。或是:想到就先做出来。对于"木匠"来说,以"木"为材料做家具设计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孙云通过对木的精心打磨和舒展的线条处理来释放木的灵气,不论是他  相似文献   

7.
"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是很有道理的,但你直接照搬拿到中国来,就不一定完全适用.你现在再跟人头马,轩尼诗说有人往人头马里面掺雪碧,十年前他们肯定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他绝对不会笑你没文化了,他自然有他的商业目的在里面,但也说明了一种宣传模式.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改变一下思路呢?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爱迪生比较瘦弱,但是脑袋却特别大,而且额头很宽阔,也许是身材瘦小的缘故吧!人们很喜欢和他开玩笑,有人叫他"大头娃娃",有人提醒他走路当心别因为头重脚轻跌跟头。每逢这时候,爱迪生便不好意思地低头走开,从来不去和别人争吵,也不一个人生闷气,或埋怨爸爸妈妈怎么给他生得这么个身材。所以妈妈特别疼爱他,常常鼓励他说:"汤  相似文献   

9.
不怕     
喻李 《美容院》2016,(4):48-49
人生那样多深长的黑夜里,总会有逼我们至墙角的鬼魅,与其因恐惧流泪,不如勇敢地战斗流血。那不是女人耽于王子骑白马的幻想冬瓜生日大摆筵席,那一晚许久不见的孙胖子也来了,居然衣领洁净发型清爽,一扫往日单身汉的邋遢颓唐。虽然多数人都不待见他,但事后还是有人提及那日他的大改观,冬瓜同我们八卦,说是因为他新交上了女朋友。"不晓得又是哪路神仙?""也不带来看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衣》2012,(5):64-66
不可否认的是,68岁的山本耀司是如意·2012中国服装论坛的明星嘉宾,是企业和媒体追逐的大师,有人形容他"气场强大到无以复加"。人们希望靠近他、了解他的近况,更想从他四十年的服装设计生涯中寻找到一些能够给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带来启发的故事和点拨。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盈利     
一个叫亨利的美国小男孩被别人称为大傻瓜,因为村里人让他在1美元和10美元之间挑选的时候,他总是挑1美元,邻村的人听说这等奇事,都纷纷跑来想验证一下这个传闻是否真实,后来,有人问小亨利为什么只挑1美元拿,小亨利回答说, "如果我第一次就拿10美元那张,那么还会有人让我挑吗?"  相似文献   

12.
宽容的智慧     
楚王断带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相似文献   

13.
<正>[解读与思考]2012年4月9日,小米公司成立二周年纪念日翌日,雷军在互联网网站站长会议上以"专注、极致、口碑、快"来归纳自己的成功诀窍。人称"7字箴言",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乔布斯——"雷布斯"浸淫互联网近10年后的感悟精华所在。他毫不讳言地认为:"用互联网方式做企业,就是用七字诀做企业,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14.
儿八经地坐下介绍米丘其实挺难,一旦空间术家、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行为的头衔来介绍,恐怕大伙都会睡着;要是着论他的世俗成就呢,米丘自己也会睡着的。其实,米丘就是那种随兴穿件衬衫坐在地板的老小伙子,他愿意听的人了解他的想法,正如他愿意配合摄影师的种种要求一样。有人爱把艺术神话,然后连同自身也供上祭坛,而米丘却更愿意融入普通的人生,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贴和公众思潮,这是他一贯坚持的艺术指向之一。让米丘叙述自身经历,他往往爱用一个词:"好玩"。米丘不想让艺术太沉重,他相信中西方也能相互"懂得"。本文想介绍的,是米丘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的几件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正十月十一日,随着山东高密57岁的"年轻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设立110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个诺贝尔奖也是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来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中国的乡土文学为世界关注,中国文学开始真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自此,中国文学翻开了历史性的新一页,值得中国文化界永远铭记。当莫言得知获奖时,他说:"狂喜而又惶恐。"喜为人之常情,而"惶恐"则透出一位大家的心胸。他谦逊表示:"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作家成群结队,我想我是很幸运得了这个奖,这个我心里很清楚。"所以他诚惶诚恐。有人拿诺贝尔奖与奥运金牌相比,在我看来奥运金牌是年轻人几年的拼搏,诺贝尔奖往往要付出毕生的创造与智慧,不好相提并论。中国的文豪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都无缘诺贝尔奖,莫言幸运的赶上了中国崛起的好时代,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毕竟中国一百年出一位莫言。  相似文献   

16.
我喜画画     
(一)自小喜欢"涂鸦"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在武汉市第二中学(简称市二男中)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常跟几个同学(记得的名字有姜伯勤、徐信、陈东华、张精华、杨洪铸等)一齐玩耍,玩"克朗球"、玩"弹玻璃丸(珠)"、玩"官兵捉强盗",后来玩腻了。不知是谁介绍一位高中的同学,名字叫黄光耀(笔名肖弟,他后来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甘肃美协秘书长),当时有人说他会画画,而且画得"顶好"。不久我们就跟着他拿起画笔来(我们还在姜伯勤家里找了一间空房子,放了一张大桌子,凑钱买回了一些铅笔、毛笔、颜  相似文献   

17.
<正>40岁开始创业和善的面孔,亲切的话语,朴素如邻家大哥。初见之下,谁也想不到他就是在河南省糕点行业做到第一规模的企业家。他就是酒绪中。河南意利发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有人40岁就谋划退休了。有人40岁才开始创业。始于不惑之年的创业,也因了真材好料的良心产品,及跟他姓氏一样少见的独辟蹊径的营销,成就了"意利发"这块丰美的"大蛋糕"。都说三十而立,那40岁呢?酒绪中的答案是:四十岁也不晚。这个不惑之  相似文献   

18.
《印刷经理人》2011,(12):40-41
在罗险峰的商业生涯中,他遇到过两道很难回答的问题。第一道是这样的:为了建设"云计算"平台,罗险峰找风投机构融资,他说完大致的想法和构思,有人诘问他,"你拿这个平台,凭什么、怎么赚钱呢"?罗险峰一时有些怔住,最后他回答说,"如果客户能接受,每个点都可以赚钱"。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的粮食收购季,粮食部门都是殚精竭虑、未雨绸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粮食要有人来收购,收购资金要有人解决,收购来的粮食要有地方存放。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好这些问题,作为基层粮食部门,要使出"洪荒之力",变"坐等靠要"的心理为走出去、走下去,积极地出招,主动解决问  相似文献   

20.
总会有人对陈维恒说: "你就是陈政雄的儿子啊",陈维恒就会笑笑回应:"你认识我爸爸?"常有人会说"他可是印刷界的古董级人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