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螺旋槽换热管传热面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螺旋槽换热管表面外形结构的分析,采用积分计算的方法得出了螺旋槽换热管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为螺旋槽换热管的相关设计计算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列管式换热器螺旋槽管的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螺旋槽管滚轧夹具的设计,以及螺旋槽管的滚轧方法和质量控制,采用此夹具已成功地轧制出了螺旋槽管,为螺旋槽管换热器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螺旋折流板式螺旋槽纹管换热器是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换代产品。本文对该型换热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
螺旋槽管综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螺旋槽管的研究大多是某些性能的研究,这使得应用者对螺旋槽管的综合性能缺乏总体概念,给工程应用造成一定的困难.该文从对流传热、相变换热、流阻、结构、强度、结垢等方面对螺旋槽管的综合技术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对螺旋槽管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情况作一较全面的总结,为螺旋槽管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为选用螺旋槽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几种强化传热管的流阻和传热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螺旋槽管、横纹管和 2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缩放管进行了流阻和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得到了这 4种强化管的流阻和传热系数 ,并与光滑管进行了对比。通过综合评价 ,在实验范围内 ,其综合性能按优劣依次为螺旋槽管、横纹管、缩放管 1、缩放管 2。  相似文献   

6.
以熔盐为传热介质对不同几何参数的螺旋槽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螺旋槽管可以有效提高管内传热系数,且槽深的增加有利于强化传热。工作温度较高时,熔盐粘度低而流动阻力小,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更为突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高粘度和低粘度熔盐在螺旋槽管内努塞尔数的准则方程式,为吸热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螺旋槽管强化传热原理及在石化装置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螺旋槽管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原理 ,阐明了在无相变和有相变两种工况下 ,螺旋槽管换热器的强化作用 ,并介绍了螺旋槽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说明了在石油化工装置上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螺旋槽纹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强化传热的机理出发,对螺旋槽纹管的结构特点、强化效果及有相变和无相变情况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着重指出了螺旋槽纹管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5根不同结构参数的铜制勺形螺旋槽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勺形螺旋槽管用于管内无相变传热时,在紊流状态下,管内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4~3.5倍,管内流阻是光滑管的2.1~5.0倍。提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用于勺形螺旋槽管的传热系数及摩擦因数的实验关联式,为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强化传热管管内传热及阻力性能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CFD软件以水为工作介质,分析了螺旋槽管和波纹管管内传热、阻力和抗结垢性能,并与光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波纹管在波峰和波谷处产生二次涡流,破坏了边界层;螺旋槽管除了在凸肋部前后产生了二次涡流,由螺旋形槽道形成的旋流还对边界层形成扰动,因此其传热性能要优于波纹管和光管,但其流动阻力也同时被提升。在雷诺数为5×104时,螺旋槽管的最大努塞尔数是光管的2.21倍,波纹管的1.58倍,阻力系数f最大,是光管的7.02倍,波纹管的2.36倍。螺旋槽管的综合性能参数最大为1.26,而波纹管的大约为1,因而螺旋槽管的综合性能优于波纹管。此外,螺旋槽管的抗结垢性能也好于其它2种换热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并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异型螺旋槽管的优化设计,针对不同的设计目的,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与其它演化算法相比,粒子群优化算法速度快,优化质量也令人满意,特别适于连续问题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很好地应用于异型螺旋槽管的优化设计,并能较好推广应用于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在螺旋槽管内通入脉冲流后的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脉冲流动能引起出口压力呈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度随脉冲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流动能够使流体在螺旋槽管管壁附近产生漩涡,并出现周期性的生成、漂移和脱落,漩涡的作用增强了流体的径向扰动和相对扰动;脉冲流动能够改善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程度,产生强...  相似文献   

13.
旋流管管内换热与阻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 8根结构参数不同的旋流管的换热特性和管内阻力做了实验研究 ,给出了换热与流阻的关联式。实验中 ,水蒸气与水自成循环 ,旋流管内走冷水 ,水蒸气在管外冷凝 ,冷凝后的凝液用计量杯计量 ,通过改变旋流管内冷水流量 ,得到不同流量下的冷凝传热工况 ;阻力测量在冷态条件下进行 ,常温的水经管道流入旋流管内 ,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降来测定阻力。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旋流管的换热系数均高于光滑管 ,与同类型的其它异型强化管相比 ,旋流管传热性能更优越 ,在相同传热量下 ,旋流管的换热系数比螺旋槽纹管高 3%~ 8% ,压力损失低 5%~ 1 0 %。  相似文献   

14.
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选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换热器的总费用方程,并进一步推导出单台换热器选型与换热网络传热温差的关系。以上述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开发了国产系列标准管壳式换热器优化选型程序,该程序包括浮头式A/B型新旧系列、U形管式A/B系列和固定管板式系列等七个系列及光滑管、内插物管、低肋管、螺旋槽管、横纹管及其组合等7种管型的换热器的选型或核算,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Ammonia corrosion in copper tube will affect the safety of boiler running in power plant. Therefore, no copper in heating system has become a technical orientation in heat exchanger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 and mechanism of ammonia corrosion occurring in copper tube used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Using a general steam condensation testing equipment only for horizontal single tube, with water vapor and water as working fluid, on two types of steel tube with 2-side enhancement heat transfer, namely, a spirally fluted tube and a ratchet tube with internal spiral groove (RISG tube) which was developed recently, a set of experimental test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and hydromeehanics. In order to compare easily, both one copper smooth tube and one steel smooth tube are also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get from single horizontal tube, show that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steel spirally fluted tube are improved by 10%o to 17%, and that of the steel RISG tube(22%-28%) is better than steel spirally fluted tube, its flow resistance coefficient is only increased by 22% to 66% when compared with smooth tube. Based on a lot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steel spirally fluted tube and the steel RISG tube were applied in a low pressure preheater and an oil-cooler of some or other power plant respectively. The field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ith each types of enhancement heat transfer tubes were improved by 2.5% and 21%-45% comparing with copper smooth tube heat exchangers. Both basic and field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steel tube with 2-side enhancement heat transfer is an ideal choice for heat exchanger reconstruction in no copper issue in power plants.  相似文献   

16.
壳程螺旋扭片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插入螺旋扭片 ,进行了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横纹槽管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及流体阻力实验 ,分析了螺旋扭片对壳程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出较为合适的 ,以石化工业中常见流体作为换热介质的螺旋槽管经验计算公式 ,综合评述了不同介质、不同结构 (管径、槽深、节距 )螺旋槽管的各种经验公式。评述中 ,作出了各种计算公式所得的螺旋槽管的换热性能参数努塞尔特数Nu和阻力系数 f随雷诺数Re变化的曲线 ,分析曲线后得出结论 :在工业常用的Re数范围内 ,选用公式Nu =165(e/d) 13 ( p/d) - 12(Re/ 10 4 ) 0 8- 3 5e/dPr0 4 作为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较为合适 ;在换热器阻力计算中 ,选用公式 f=6 2 3Re- 0 0 87(e/d) 1 2 74 ( p/e) - 0 72 6作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蚁群算法的机理和算法过程 ,并应用其对异型螺旋槽管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 ,基于蚁群算法的优化设计切实可行 ,为复杂的机械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