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创意产业以及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型文化建筑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建筑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化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WM.Chaaper 《电脑迷》2013,(4):38-39
为了让全球热爱艺术的人更好地接触艺术经典,让更多的人更加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谷歌推出了"Art Project"计划,它使用最先进的GigaPixel技术,拍摄出精度达几十亿像素的高清图,把全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互联网。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参观每间博物馆里的所有艺术作品,但目前借助Google的技术,你即可在这里欣赏到150多家来自40个国家的收藏馆所提供的3万多件艺术作品,从雕刻、建筑到绘画作品,让你一次轻松享有。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文化艺术遗产(包括雕塑、建筑、绘画、戏剧、舞蹈、文学、音乐和电影)的功能一直是许多调查的研究主题,但很少有研究专注于从参与主题的角度了解文化艺术遗产与幸福之间的联系。文章展示了对两者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的结果,该研究通过183名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拥有文化艺术遗产经验的受访者的问卷分析了文化艺术遗产与幸福之间的联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文化艺术遗产可以改善情绪,激活身体的动力,开阔眼界,为自身创造出幸福感,其中音乐是他们的首选。有些人认为文化艺术遗产在创造幸福方面比体育活动等运动项目更有效。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更倾向于利用艺术表现来创造幸福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艺术教育愈加重要,其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群体和谐的必然导向。  相似文献   

4.
正"我向来不敢自称艺术家,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做艺术家——我连画画都不会。我也不懂艺术史。"这是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在2016年的一次访谈中说的,然而,黑特·史德耶尔却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文化理论家,是全球化和数字化世界中敏锐的观察者,在《Art Review》评选的艺术界2017年"Power100艺术权力百人榜"中,黑特·史德耶尔问鼎榜首,成为Power 100首位夺魁的女性。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是非常熟悉建筑史的人,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时或许会暗自一笑。是的,在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经写过一本书《建筑的七盏明灯》(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它反映了当时"艺术与手工艺"(Art and Craft)运动所散发的幽幽怀旧和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装饰文化史上,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中西文化差异面前,无论是窗的材料、结构或是意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材料、结构、文化意蕴等角度探寻中外古典建筑中"窗"的设计艺术和造型装饰规律。以"窗"元素角度为出发点,探索传统文化以及中西方设计美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主义主张"形式服从功能"的今天,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发生器,它与我们的生活、经济、区域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其形式,而建筑形式往往反映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看来,建筑之美不单单是具象的形式"美"而已,功能"美"、意义"美"、文化"美"更赋予其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艺术家情侣自现代艺术诞生以来并不罕见。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的展览"现代情侣:艺术、亲密关系与先锋派"(Modern Couples: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通过40对艺术家情侣的作品与文献,揭示出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联,不同于以往"男性天才艺术家和他的缪斯女神"的这种限定观念,女艺术家同样从她们的艺术伴侣那里获得灵感,缪斯的角色在先锋派艺术家情侣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经过漫长演变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本文将明清建筑置于它赖以生存的物质、精神环境中,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对其色彩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到色彩作为建筑艺术形式要素之一,其形成以功能为前提,而功能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功能的多层次性。对建筑色彩功能的不断开拓可以逐渐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全球热爱艺术的人更好地接触艺术经典,让更多的人更加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谷歌推出了“Art Project”计划,它使用最先进的GigaPixel技术,拍摄出精度达几十亿像素的高清图,把全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互联网.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参观每间博物馆里的所有艺术作品,但目前借助Google的技术,你即可在这里欣赏到150多家来自40个国家的收藏馆所提供的3万多件艺术作品,从雕刻、建筑到绘画作品,让你一次轻松享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全球热爱艺术的人更好地接触艺术经典,让更多的人更加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谷歌推出了“Art Project”计划,它使用最先进的GigaPixel技术,拍摄出精度达几十亿像素的高清图,把全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互联网。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参观每间博物馆里的所有艺术作品,但目前借助Google的技术,你即可在这里欣赏到150多家来自40个国家的收藏馆所提供的3万多件艺术作品,从雕刻、建筑到绘画作品,让你一次轻松享有。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城市见证过无数建筑重修的历史,一种对建筑与城市日益增长的,充满怀旧的感情弥漫于欧洲的城市氛围。"建筑重建",也因此逐渐成为一个既可以追溯城市历史脉络和文化,又最符合欧洲持续低迷的经济现状的最优选项。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艺术历史研究中心的主席迈克尔·福克斯(Michael Falser)曾说过:"从人们建造开始,他们就开始不断的发展、翻新和重修这些被毁坏的  相似文献   

13.
艺术品在酒店文化中作用不仅仅是点缀,而是酒店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具体的体现。成功的酒店艺术品,是艺术家把酒店的建筑、装修与艺术品整体的考虑而进行的综合性创作。他们了解环境艺术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让艺术品的设计整体显现出来,而不是艺术品类之间的拼盘和套用,打破绘画、雕塑、工艺各行其是的模式化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使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同时,还都进行着不自觉的情感交流",除了居住以外,社区还应该提供一个让居住人群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文从社区文化建筑入手,亲身实地考察北京部分社区文化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优秀事例及先进理念,对社区文化建筑的特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作了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的面貌是由建筑表皮组织起来的,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及文化素养。艺术作为一个时尚文化时刻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发展,建筑表皮获得了独立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表皮文化在未来发展的潜力。文章透过艺术对建筑表皮的影响,寻找建筑文化的本源,从而来探索建筑表皮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长篇讲话,他指出文艺不是风花雪月的事,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并强调不要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新闻一出,网络上立即晒出各地的"奇葩"建筑,让笔者感到震惊之余,也静下来思考了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对中国当代建筑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文章从宏观角度出发,总结了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化的建筑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认真地研究脊兽艺术的风格样式和工艺特色、文化观念以及创作手段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气魄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对天水地区实地考察分析了脊饰艺术的文化特性,以期对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微型计算机》2009,(32):22-23
之前我们已经说一建筑不仅是让人住的,还需要让人住得舒心和踏实;而再往前一步,就是建筑对于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意义了。以下带来的建筑当中很多都在各自的城市乃至国家当中充当了地标,而其他的建筑则或多或少地在建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所以说,说建筑“诡异”并不见得是贬义,没有自己的突破和对未来的意义,一般建筑想“诡异”都没那实力呢。  相似文献   

19.
刘静 《网友世界》2013,(7):22-23
"小"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无论是在文学上、建筑上、文化上、生活上等都有"小"的体现。可以说,"小"在日本普遍存在。传说中的小人物、片段式的随笔以及形式短的俳句都在文学上体现了"小";文化上的日本庭园和日本的插花艺术也在形式和内涵上追求精致和精巧。另外,"小"对于日本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日本经济在战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得到了恢复,甚至对其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都是"缩小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静 《网友世界》2012,(17):25-26
"小"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无论是在文学上、建筑上、文化上、生活上等都有"小"的体现。可以说,"小"在日本普遍存在。传说中的小人物、片段式的随笔以及形式短的俳句都在文学上体现了"小";文化上的日本庭园和日本的插花艺术也在形式和内涵上追求精致和精巧。另外,"小"对于日本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日本经济在战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得到了恢复,甚至对其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都是"缩小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