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高效广谱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张敏恒 《农药》1998,37(3):36-37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由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美国Merck公司合作开发,经发酵提取等先进工艺生产,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B1(abamectin).我国自80年代末引进分离阿维菌素产素菌种(Streptomyes avermitilis),上海农药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进行了诱变育种、发酵工艺、提取精制等方面的研究.阿维菌素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阿维菌素水剂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檗碱阿维菌素水剂,其特征在于是由阿维菌素与小檗碱植物提取液复配成水剂,其中阿维菌素的含量为1~2mg/L,小檗碱植物提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农业大学于1994年第一个获得1.8%阿维菌素乳油(爱福丁)临时登记到如今,阿维菌素这种生物农药在市场上已风光十余年。因其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优点,阿维菌素从一面世就备受市场宠爱,发  相似文献   

4.
《农药》2008,47(6):430
世界最大的阿维菌素生产项目将于2010年全部投产。该项目是内蒙古新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600吨,年阿维菌素项目,是由河北威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与JOMAX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开发的项目。该项目于2004年开工,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4亿元。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的中国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从80年代末开始阿维菌素研究,1996年登记了第一个阿维菌素原药.目前,中国阿维菌素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是真正的阿维菌素生产消费大国.自1995年以来,阿维菌素原药用量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产能逐年放大.阿维菌素在杀虫剂中的地位已经相当于1992~2004年间的甲胺磷市场地位.阿维菌素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防治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发展至今已成为农民普遍接受的主流农药.随着阿维菌素应用的不断普及,其在植物体中存在的抗性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了5%阿维菌素水乳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3~2.25d和1.65~2.76 d。施药量为15~22.5 g/hm~2,施药2~3次,阿维菌素在玉米植株中的残留量≤0.16mg/kg,而所有青玉米、熟玉米和土壤样品中均无阿维菌素检出(0.01 mg/kg)。  相似文献   

7.
阿维菌素类农药制剂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阿维菌素类农药制剂主要存在问题 1.1 从农药制剂角度看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农药主要有阿维菌素、埃玛菌素、埃珀利诺菌素和道拉菌素. 阿维菌素类抗生素以其超高的药效、安全、宽广的杀虫谱和独特的杀虫机理等优点成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优秀的生物源杀虫剂之一,并成为横跨医药(兽药)和农药领域的杀虫剂主要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阿维菌素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北里研究所和美国默克公司首先开发的,现在是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杀虫、杀螨活性剂。自投入市场以来,人们相继将阿维菌素经化学改造转化为伊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等下游产品。由于我国产能迅速增加,默克公司产品已失去竞争优势,该公司已不再生产该产品,目前全球阿维菌素生产能力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9.
由阿维菌素经化学合成爱普瑞菌素。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是一种新型的水乳剂农药。有效成分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在有机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的作用下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水乳剂。通过对溶剂、表面活性剂、水质等进行筛选,确定了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主要组成如下:毒死蜱(14.8%),阿维菌素(0.2%),乙酸乙酯(12.0%),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10.6%),丁醇(6.0%),自来水(51.6%)。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阿维菌素叶面沉积率及其抗紫外分解性能,本文设计构建了叶面亲和的纳米载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得到表面携带正电荷的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并将其用于负载阿维菌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改性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4.92nm的载药纳米粒子,载体对阿维菌素的包封率为(34.75±0.18)%。与植物表面的静电作用提升了纳米粒子悬浮液在植物表面的润湿性能,接触角大小随PDMDAAC接枝量增大而降低,由77.38°减小到64.60°;叶面滞留量可达33.69mg/cm2。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对阿维菌素的包覆提升了其抗紫外性能,半衰期由15min延长至40min,且阿维菌素的释放速率可通过PDMDAAC接枝率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阿维菌素,农药圈内的人都不陌生。阿维菌素被誉为20世纪自青霉素发现以来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发明之一,已经作为医药、兽药或者农用化学品在全球广泛使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如今,阿维菌素的发明者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阿维菌素的发展应用打开了新的一页。作为国内阿维菌素的龙头企业,石家庄市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兴柏生物)  相似文献   

13.
1简介 甲胺基阿维菌素原药是一种超高效生物农药,是由初级生物农药阿维菌素B1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和无公害的环保型生物杀虫剂。具有低毒、高效、高选择性及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和棉铃虫等顽固性抗性害虫及各种害螨有特效。甲胺基阿维菌素的结构是一种由十六元大环内酯与一个二糖形成的苷,  相似文献   

14.
刘刚 《农化新世纪》2006,(11):16-16
今年1 ̄9月份,我国共新批准登记农用农药产品(不含由原临时登记转为正式登记的老产品和分装登记产品)1716个,比2004年和2005年同期批准登记数2278个和3141个分别减少562个和1425个,登记数首次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全年新批准登记农用农药产品数约在2200个至2500个之间,较2005年的  相似文献   

15.
<正>阿维菌素属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主要用途是农用杀虫剂、杀线虫剂和兽用驱虫药,1985年研发上市后就相当成功。时至今日,阿维菌素已经成为被全球公认的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生物农药,在我国杀虫剂品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近5年的销量情况:阿维菌素是一个有30多年应用历史的老品种了,1991年美国默克公司在我国获得临时登记,商品名称害极灭,这是阿维菌素首次在我国登记,距今已经26年了。  相似文献   

16.
生物源杀虫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门振  温沛宏  徐波勇  王培德 《农药》2001,40(5):43-43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是由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无公害,生物源杀虫剂。它是农用抗生素阿维菌素B1结构修饰产物,与母体阿维菌素相比对鳞翅目害虫幼虫的杀虫活性有普遍明显的提高,毒性却大大的降低。经多次药效试验证明,甲维盐对抗性棉铃虫和小菜蛾特效,活性明显的高于母体阿维菌素,同时优于常规药剂。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5,(6)
[目的]为了探明阿维菌素B2乳油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效,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5%阿维菌素B2乳油6.4 kg/hm2的防效最高,在施药60、100 d时分别达到93.32%和89.37%。1.8%阿维菌素乳油(含1.4%阿维菌素B2)的推荐用量为15.278~17.778 kg/hm2。5%阿维菌素B2乳油的推荐用量为4.5~5.5 kg/hm2。阿维菌素B2乳油可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6)
[目的]为阿维菌素B_2在番茄上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进行2年3地的田间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5%阿维菌素B_2乳油通过灌根施药的方式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在消解动态试验中,以450 g a.i./hm~2的施药剂量施药1次,阿维菌素B_2在所有的番茄样品中均未检出;阿维菌素B_2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1.83~2.96 d。在最终残留试验中,以300、450 g a.i./hm~2的施药剂量施药1~2次,施药后1~3 d,在所有的番茄样品中依然没有阿维菌素B_2检出;其中以300 g a.i./hm~2的施药剂量进行施药1~2次,施药后2 d,土壤中即无阿维菌素B_2检出,以450 g a.i./hm~2的施药剂量进行施药1~2次,施药后1~3 d,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10~0.070 mg/kg。[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并参照我国规定阿维菌素在番茄中的MRL值(0.02 mg/kg),如果按照推荐剂量(300 g a.i./hm~2)和推荐次数(1次)以及正确的施药方式施药,同时建议安全间隔期至少为1 d,5%阿维菌素B_2乳油在番茄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0.0103~10.3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柑橘全果、橘皮、橘肉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46%~93.97%、83.66%~98.03%、83.35%~94.05%、90.19%~101.15%,阿维菌素的最小检出量为4.12×10-10g,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1 mg/kg,符合阿维菌素残留的检测要求,阿维菌素在柑橘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82~9.17、3.85~9.81 d.20.8%阿维菌素·四螨嗪悬浮剂对水1500倍(阿维菌素3.33 mg a.i./L)溶液,使用2次,末次施药20 d后,收获的柑橘橘皮和橘肉及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均低于MRL值.  相似文献   

20.
层层自组装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及其释药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壳聚糖为囊材,阿维菌素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阿维菌素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采用体外释药实验研究了微胶囊的释药行为。SEM显示:阿维菌素原药表面光滑,而微胶囊表面粗糙且无明显孔隙。微胶囊的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与阿维菌素原药相比,层层自组装制备的微胶囊具有一定缓释能力,随组装层数(0~32层)的增加,微胶囊的释药速率显著降低,释药中值时间(t50)在2.41~133.7 h内可调控。利用通用模型Mt/M∞=ktn对微胶囊体外释药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表明,阿维菌素从层层自组装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释放属于不规则(anomalous)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