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晓咏  欧阳平 《材料导报》2017,31(1):143-148
随着吸附材料日趋广泛的应用,其后处理成为重要议题。再生是处理吸附材料的有效途径,具有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现实意义。再生机理作为再生技术的重要内容,已得到关注。阐述了热再生、生物再生、电化学再生、微波加热再生、超临界流体再生、超声波再生、光催化再生和等离子体再生等几种再生方法机理,总结了研究人员对各再生方法机理的不同认识,指出了各再生技术的优缺点。最后,从机理角度展望了未来再生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吸附材料用量的与日俱增,其后处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再生技术,电化学再生可有效地处理废吸附材料。本文阐述了电化学再生机理,探讨了影响电化学再生的主要因素。通过电化学再生与传统的热再生和溶剂再生的比较分析,总结了电化学再生技术的优劣势。最后对电化学再生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法对吸附Ni(Ⅱ)吸附剂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超声波对有机改性凹凸棒黏土吸附剂的再生研究不多。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黏土吸附剂吸附Ni(Ⅱ)后,在超声波作用下再生后吸附Ni(Ⅱ)的效果及其与再生各因素的关系,分析了超声波对吸附剂的再生机理。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法对有机改性凹凸棒黏土吸附剂进行再生,在超声波频率40 Hz、功率500 W的条件下,最佳再生温度为45℃,最佳再生时间为1 min,最佳再生pH值为6,最佳再生固液比为7 g/L。吸附剂再生5次后,仍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姚晔 《制冷学报》2012,(6):12-18
对空调除湿剂(固体和液体)超声波再生技术机理及目前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对固体除湿剂超声波强化再生效果、再生能耗及再生过程模型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超声波用于除湿剂强化再生能有效提高低品位能源在除湿空调系统中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同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分别给出了溶液和固体超声波再生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对该技术领域未来研究内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祥芝 《低温工程》1999,(4):328-331
讨论了气体吸附分离与再生及其对整个吸附工程操作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气体的吸附干燥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气体吸附干燥与再生及共对整个吸附工程作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活性碳纤维对有机废气的吸附及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型高效吸附材料活性碳纤维(ACF)对甲苯废气的吸附及再生效果。利用GC- 900 气相色谱分析仪检测甲苯的浓度,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实验过程的最佳操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的甲苯废气可以达标排放,吸附饱和后的ACF用热的水蒸气再生效果良好,实验对工业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过程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常规混合工艺广泛应用于路面行业,但忽略了不同骨料的沥青吸附能力可能导致拌和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异质性。因此,本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技术,综合考虑材料的拌和顺序,并进行室内试验,以验证改进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NO.2和NO.3拌合工艺制备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样品的蠕变斜率分别提高了2.4%和23.8%。改进的混合技术有助于提高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耐低温开裂性,并且RAP含量越高,改进的拌和工艺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9.
李丽  吴锋  陈人杰  陈实  王国庆 《功能材料》2006,37(4):587-590
首次采用超声波震荡的方法,利用其特有的"空化效应",使电池在非破坏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电池容量再生的目的,部分实现了MH-Ni电池的循环再利用.利用SEM、XRD、EDAX等检测方法对经超声波作用前后的材料形貌及表面元素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MH-Ni电池在一定介质温度下经超声波处理后,正、负极材料活性物质均有较为明显的分散现象,可使负极表面的惰性氧化层分散脱落,露出新鲜表面,增加参加反应的活性中心,改善电极的电催化活性.超声波作用6h后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恢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空调系统湿负荷约占整个空调系统冷负荷的40%~60%,利用固体除湿材料可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固体除湿材料的再生能耗是除湿系统的主要能耗,传统的再生方式存在能耗大、再生效率低等缺点。本文采用微波和热风再生的方法对固体除湿材料的再生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从再生效果和再生能耗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模型。相同状态下的固体除湿材料在热风再生工况50~90℃(功率857~1 204 W)与微波再生功率440~800 W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达到相同的再生度时,热风最大再生速率是微波最大再生速率的49.89%~86.23%,而微波能耗只有热风能耗的25.2%~37.7%,且微波再生平均能源利用率为热风再生的2.51~3.21倍。  相似文献   

11.
国际城区再生模式对沈阳市同泽北街旧城区域的改造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倩  尹智欣 《包装工程》2019,40(2):215-220
目的 "城区再生"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中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区在面对城市发展的困境时,为了提升区域活力,恢复城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而提出来的。城区再生通常被理解为对城区中濒临消失的历史遗迹以及建筑进行保留或修复的措施。而城区持续再生强调的是在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更新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恢复或维持许多城区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的"区域发展牵引力"的功能。"城区再生"不同于"城市更新",它主要是强调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进化,属于"有机更新理论"范畴之内,并非是进行"大拆大建"。通过对城区再生模式的研究,为沈阳旧城区同泽北街街道的改造项目提供具有启示价值的方法。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国内外成功的城市再生案例,如: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和中国上海新天地,总结其再生模式的成功之处,探讨其再生模式"移植"的可行性,并通过这两处成功的再生模式对沈阳旧城同泽北街街道进行改造可行性研究。结论最终总结出通过视觉艺术的手段对城市中旧城区风貌进行视觉修葺是城市区域再生中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超声波场致作用在聚合物成型、改性以及橡胶脱硫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声波场致作用在降低聚合物粘度、提高挤出产量、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及实现废旧橡胶的脱硫、再生循环利用方面的应用现状。还介绍了超声波场致作用在超声混炼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给出理想回热的判据,并应用了它证明了顺磁南Ericsson制冷循环不具有理想回热的条件。此外,还指出了有关研究中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4.
周君明  张小松  孙博 《制冷学报》2019,40(2):154-160+166
本文对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最新再生技术进行了的综述,并对太阳能光热再生、太阳能光伏再生和太阳能光伏/热(PV/T)再生这3个再生方法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光伏/热电渗析(PV/T-ED)再生比光伏电渗析(PV-ED)再生节能40.5%,光伏电渗析再生比热再生节能51.6%。光伏/热电渗析再生系统在理想工况下运行时,对比氯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氯化钙溶液再生分析发现溴化锂溶液的再生进出口浓度差最大,而氯化锂溶液再生后除湿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The recent emergence of numerous nanotechnologies is expected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which is a tissue regener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replacement/repair of diseased tissue or organs to restore the function of lost, damaged, and aging cells in the human body. In particular, the uniqu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specific dimension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make them promising innovative components capable of significantly advancing the field of tissue regeneration.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issue regeneration are the focus here, beginning with the fundamental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How nanomaterials—both those that are intrinsically magnetic and those that respond to an externally applied magnetic field—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issue regeneration is also describe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rgo delivery and release, real‐time visualization and tracking of transplanted cells, magnetic regul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magnetic activation of targeted ion channels and signal pathways involved in regeneration are highlighted, and comments on th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magnetic nanomaterial‐based tissue regeneration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再生全氟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特点、再生成本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