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水体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聚乙烯醇(PVA)为骨架载体,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利用活性炭吸附硝化细菌,采用包埋法制作固定硝化细菌小球,去除水体中氨氮的方法.通过实验,发现1%的海藻酸钠(占PVA的凝胶百分比),4%SiO2,0.3%CaCO3作为添加剂,PVA包埋硝化细菌的成球效果较好,小球表现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以及传质性能.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在PVA质量浓度为10%,活性炭含量占PVA凝胶的2%,交联时间32h及包菌量的值为1∶2的情况下,包埋的固定化小球去除氨氮的效率最高,42 h就可以达到80%以上,去除氨氮效率强.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为载体,用包埋法固定化啤酒酵母,研究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固化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覆膜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啤酒酵母发酵降糖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固定化啤酒酵母制备啤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啤酒风味物质与珠江纯生啤酒、金威啤酒、喜力啤酒比较一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硝化菌在养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海水养殖系统中关键性的硝化过程,在60L的水族缸富集驯化海洋硝化细菌,并通过固定化对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废水进行生物脱氮.模拟养殖水体环境条件,通过不断提高氨氮质量浓度对海洋硝化细菌直接进行富集驯化,46d后,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均在8mg/(L·d)以上.以聚乙烯醇(PVA)大球、小球及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对驯化好的硝化细菌进行15d的吸附挂膜,采取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进行养殖废水的生物脱氮试验.停留时间为1h,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0.6mg/L时,氨氮降解效率可达100%.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5mg/L,停留时间在10~90min时,最佳停留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活性炭柱、PVA小球柱、PVA大球柱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15min、18min和22min左右,此时氨氮去除速率依次为70g/(m3·d)、58g/(m3·d)和48g/(m3·d).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藻酸钠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储存时间及反复利用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为CaC12质量分数为3.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0%,酶液量与海藻酸钠体积比为1∶2,固定化时间为3.0 h;固定化胰蛋白酶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较游离酶分别提高1.0和10℃;4℃下保存30 d,活性保留96%以上;连续反应6次,活性保留52%。  相似文献   

5.
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固定化小球还原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来固定硫酸盐还原菌株,分析不同因素对固定化SRB小球还原硫酸盐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固定化最佳时间是菌株增殖64h;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4%、菌液浓度30%、CaCl2溶液浓度4%;小球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最佳凝胶化时间为4 h;小球的最佳颗粒粒径为1 mm;最佳环境因素是:温度35℃、pH6.5~7.0、球液配比量1∶10.不同因素下固定化SRB小球对硫酸盐的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8.76%.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聚乳酸微球为原料,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钙饱和硼酸溶液为交联剂,合成PVA-SA-PLA共聚物水凝胶.采用池膜法测定水凝胶中铵离子的扩散性能,研究原料组分含量、交联时间对水凝胶铵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铵离子在水凝胶中的扩散符合溶解-扩散模型,PVA质量分数为4.0%~5.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0%,聚乳酸微球质量分数为0.2%~0.3%,交联时间15 m in,水凝胶的铵离子扩散性能较好,扩散系数达到0.002 2 cm2/m in.  相似文献   

7.
以聚氧化乙烯(PEG)为包埋剂,探索其制备固定化细胞小球的工艺过程,着重从小球颗粒的机械强度、传质性能、降解效率等三个方面来选择其最适宜的包埋条件.由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包埋剂PEG的浓度为20%,PEG和海藻酸钠比为1∶4,菌胶比为1∶2,交联时间为32*!h,其中,PEG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PEG和海藻酸钠的体积比为次要因素.最后还对固定化细胞降解染料的适宜温度及固定化细胞的保存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 简称PVA) 为包埋剂,固定硝化细菌,测定硝化作用活性。结果表明:在适宜包埋条件下,固定化硝化细菌保持较好的硝化作用活性,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及耐酸碱性。提示了硝化细菌的细胞固定化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选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4%CaCl2作为交联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包菌量,海藻酸钠(SA)质量分数,交联时间和小球直径4个因素对海藻酸钠包埋菌株的脱氮性能的影响,以氨氮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为指标,优选包埋条件.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包埋条件下,包埋的脱氮菌株的脱氮性能与其游离状态下的脱氮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0.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球固定化脲酶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微波辐射下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壳聚糖球交联引入醛基,然后将交联的壳聚糖球浸泡在脲酶溶液中24 h,制备了壳聚糖球固定化脲酶,其酶比活为10.83 U.g-1载体。最优固定化条件是戊二醛的体积分数φ(GA)1%,脲酶与湿壳聚糖球的质量比m(E)∶m(CB)为0.01,固定化时间为24 h,固定化所用溶液的pH值为6.5。研究表明,固定化脲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贮存稳定性。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球可作为酶固定化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产加工废水水质特性的分析和国内外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确定水产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水产加工废水的主要特点及处理难点为:废水中悬浮物和动物油脂浓度高;废水中氨氮及磷浓度比较高;污泥量大,污泥呈胶体状,难脱水。因此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初沉+混凝气浮+A^2/O,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固磷+调理+机械脱水。设计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1900mg/L,SS为600mg/L;NH3-N为105mg/L;磷酸盐磷为10mg/L;油脂为80mg/L;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改扩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入炉渣前后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了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的餐饮废水,CODcr、NH4+-N、TP去除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明显改善。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对餐饮废水中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5.3~91.2%、59.6~68.2%、80.2~87.8%,出水中CODcr、NH4+-N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因此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的效果是相当好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悬浮填料处理生活污水的挂膜启动试验,研究了挂膜启动过程中出水中主要污染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生物膜中硝化细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30℃,溶解氧为3.0~4.0 mg/L,MBBR在19 d左右完成挂膜启动,氨氮去除率达到88%,没有发生亚硝酸盐的积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揭示生物膜中硝化菌随挂膜时间的变化,第15天生物膜中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分别占总真细菌数的14%和10%,第27天生物膜中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分别占总真细菌数的22%和19%,硝化细菌在挂膜后期有较大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研究小试中试条件下固化硝化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及相关参数的选择,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利用固化技术解决陶粒生物滤池等生物处理无法克服的问题.方法采用包埋硝化菌固化技术,利用气升式内循环好氧流化床和曝气流化床分别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结果在水温为25~27℃,DO(溶解氧)为3~4mg/L的条件下,当进水NH4^+N平均为1.130mg/L,小试试验选最优水力停留时间HRT=30min时,出水氨氮平均为0.34mg/L,小于0.5mg/L的标准.中试试验在小试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固化技术对微污染水中氨氮指标的去除效果,去除率约为7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结论包埋菌颗粒的密度为1.02~1.04g/cm3,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流态化特性,在微污染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非常适于在自来水厂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硝化细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属于Nitrosomonas sp和Nitrobacter sp。对影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的条件。将硝化细菌投加到含氨氮的生活污水和氮肥厂污水中,对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7.4%,而对照样分别只有82%和79%;并且只需在实验初期投加一次,即可获得持续稳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微生物为生态要素构建生物栅,处理景观水体。使用生物栅技术对上海市绥宁河富营养化段水体和稀释后的黑臭河水进行处理。生物栅处理绥宁河富营养化河水,120 h后TP的去除率在61.5%~68.7%;NH4+-N的去除率在46.0%~92.9%;TN的去除率在18.5%~90.9%;COD去除率为63.3%~74.7%。生物栅处理绥宁河富营养化河水中120 h内对NH4+-N和TN的去除率不高,继续处理到240 h时,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3.0%和90.9%,绥宁河河水综合污染指数由最初的36.0下降到6.2。生物栅处理稀释后的黑臭河水120 h后TP、NH4+-N、T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4.9%、83.4%、77.5%和15.2%,水体综合污染指数由16.3下降到2.9。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化废水中含有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质量浓度的氨氮,生物处理出水不易达标排放.因此,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质量浓度)为110 mg/L时,废水颜色基本脱除,生物处理出水中部分残留有机物得以降解;继续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化学需氧量(COD)总去除率平均可达77.1%,NH4+ -N的去除率达到31.6%,可以满足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因各处理单元进水水量分配不均匀造成的处理效果欠佳问题,在某处理规模为4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内,采用进水水量调节偃均衡各单元水量.考察了水量调节前后生物反应池液位及沿程NH4+-N、NO3--N、NO2--N质量浓度的变化,根据液位测定结果计算各单元流量,水量最大单元的进水水量是水量最小的1.72倍,由于水量分配不均使各单元生物处理效果相差较大.水量均衡前,4个单元NH4+-N出水质量浓度变化为0.22~5.24 mg/L,去除率变化为69.7%~97%.水量均衡后,4个单元出水NH4+-N质量浓度变化为0.60~0.85 mg/L,去除率为93.9%~95.4%.可见水量调节措施均衡了各单元水量,消减了水量不均造成的出水水质变差现象,充分发挥了各反应区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曝气生物滤池与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与挂膜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运行方式BAF在挂膜过程中CODCr及NH4 -N去除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挂膜过程中,CODCr和NH4 -N去除率的提高不是同步的,生物膜增长过程中,好氧异养菌的增殖速度较快,硝化菌的增殖速度较慢。在试验进水CODCr和NH4 -N条件下,两种运行方式BAF有几乎相同CODCr去除规律,挂膜初期前置反硝化BAF的NH4 -N去除率小于BAF。挂膜启动成功后,两种运行方式BAF的CODCr,NH4 -N平均去除率分别能稳定在70%和90%以上;它们都有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和硝化能力,但前置反硝化BAF脱氮能力高于BAF;它们的好氧段的生物膜内存在相同的生物相,前置反硝化BAF的缺氧段内存在反硝化作用的生物絮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