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态     
《中华手工》2011,(6):10
01乾隆御书房的手工奇迹再现4月9日,曾六进故宫、用炉火纯青的技艺修复紫禁城"倦勤斋"的中国竹工艺大师、东阳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福礼,在中外首工美术馆举办了他从业50余年来也是东阳竹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个人作品展。这次名为"见证乾隆御书房的手工奇迹"竹编精品展,是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展中的第一环,共展出何福礼各类获奖作品45件。这只象是何福礼"把竹子变成大象的魔术师"这一赞誉的见证。将整根竹子通过数十道手工工序,编织出栩栩如生的大象,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2.
动态     
《中国搪瓷》2011,(6):10-10
01乾隆御书房的手工奇迹再现4月9日,曾六进故宫、用炉火纯青的技艺修复紫禁城"倦勤斋"的中国竹工艺大师、东阳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福礼,在中外首工美术馆举办了他从业50余年来也是东阳竹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个人作品展。这次名为"见证乾隆御书房的手工奇迹"竹编精品展,是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展中的第一环,共展出何福礼各类获奖作品45件。这只象是何福礼"把竹子变成大象的魔术师"这一赞誉的见证。将整根竹子通过数十道手工工序,编织出栩栩如生的大象,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3.
<正>年届74的何福礼,是浙江东阳竹编"大师中的大师",曾经在故宫待了八个半年,修缮保存状况堪忧的乾隆书房倦勤斋。家具设计专业出身的郭毅明,在何福礼的竹编厂学艺3年,曾经差一点因为两代人对艺术不同的观点被逐出师门。在何福礼众多徒弟中,郭毅明不算最出众的。但老何却能在小郭身上,找到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青神竹恋     
陈丽萍 《中华手工》2011,(12):79-81
拨开历史的尘雾,从"坐标法"到"草图快速编织法",从1厘米的宽篾到细如发丝的48丝,从手摇宫扇到《清明上河图》,在处处有竹、户户编竹、人人用竹的青神,竹编以地方文化动脉的姿态笑傲沧海,也收获了世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正>想学手艺,去哪里找师傅?怎么和师傅相处?除了技艺,手艺人还要学习哪些技能?跟着爷爷长大的宋宫均,自小就喜欢竹子。爷爷老宋是个竹编行家,剖竹、制篾、编花、打磨,一套工序下来,竹子就变成了家里用的竹席、竹帘、竹椅、竹筛、竹簸箕。碰上爷爷心情好,还会用活灵活现的竹蜻蜓、竹蚂蚱哄小孙子开心。小小的宋宫均想,竹编真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手艺,一根竹子就能变成一个家。他缠着爷爷学竹编,被竹篾划伤了手也不哭不闹,做好了一件作品就能高兴半天,甚至还在爷爷的安排下,认认真真地拜了师。  相似文献   

6.
小北 《中华手工》2015,(2):48-49
正如"徽州"作为城市地名的远去,徽州竹编也渐行渐远。2011年7月,安徽省博物院收到一个竹编贡篮和两个竹编贡盘,3件作品均来自67岁的徽州工艺美术师俞日华的捐赠,作品一亮相,引来诸多夸奖,纷纷惊叹老艺人的高超技艺。对此,俞老笑道:"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夸张地说,我这只贡篮不光可以打水,一篮水提上来也损耗不了多少。"作为唐代已是贡品,曾被朱元璋称赞是为"民间奇篮"的徽州竹编,今天似乎也只剩下"可以打水"了。"徽州一绝"盛极而衰竹林深处有人家。有竹林的地方,便不乏竹编工艺,譬如青神、嵊州、安吉等。徽州山区盛产翠竹,品科繁多,成为竹编之乡并不为奇。在安徽省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一件清代"金漆堆花圆果盒",均是内用  相似文献   

7.
《兰亭序》     
正书法与竹,一个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一个是被赋予气节的传统物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用东阳竹编技艺"书写"《兰亭序》,挥洒自如,风骨峻峭。黑白两色细篾,以掩盖式手法编织,笔锋处再用绣花针尖将细篾分成丝,以穿弹编织方式表现出笔锋与墨色浓淡。一笔一划因形施艺,一字一句精巧构思,300多个千姿百态的行书清楚地显现于竹卷上。远观,纷繁复杂的编织痕迹早已融于行云流水的墨迹之中,中国传统的"书艺"与"竹技"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普通人更能体会到竹编的美妙与乐趣,《中华手工》联合手艺网、嘉兴竹艺品牌"竹芸工房",共同推出了"百工小匠,编织童心"竹编手工体验系列活动。第一站,便落户在了"育想家艺趣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自古文人多爱竹,并赋予它一个雅号"此君"。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宜兴有"中国第一竹海",还有得天独厚的黄龙山紫砂矿源,紫砂壶和竹制品(如竹床、竹凳、竹席、竹匾等)家家都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兴紫砂陶人又将竹文化与茶文化融为一体,开拓出了一个新的"不可一日无此君"的高雅境界,以及一款俗称竹编壶(也称竹篓壶)的新宠而广受青睐。然而紫砂竹编壶制作难度大,耗时费工,因而许多艺术  相似文献   

10.
竹编亮起来     
当章俊杰邂逅竹编,思绪万千。在为传统工艺担尤的同时,他发现了竹编那无以替代的质朴美感,将传统运用于设计的想法油然而生。在学生面前,他是一名大学教师:在手工艺人面前,他又是产品设计师。章俊杰在教书的同时,还专门从事产品设计,"素生SOZEN"就是他在2011年创立的品牌。那时,章俊杰开展了一个竹材质的研究项目,对象为杭州及周边的细丝竹编。随着研究的深入,章俊杰发现传统竹编费工费时,外  相似文献   

11.
正从唐至今千余载,东阳木雕造就了无数木雕艺人匠人之名,也成就了著名的"中国木雕之乡"。木雕艺人陆光正,全国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工艺美术行家们称为"国之瑰宝",亦是"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召集10多位木雕大师组成设计班子,将古老的东阳木雕与现代建筑装饰结合,带动东阳40多家企业1600多人,完成无锡灵山梵宫15000多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装饰。这是清故宫以后最大的一项史诗级木雕装饰工程。  相似文献   

12.
"潘壶"是紫砂壶器中的经典款式,它小巧玲珑却古朴大方,代表着父母对女儿出嫁时的祝福,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潘壶"自诞生起便成为一代传承之经典。在"潘壶"的基础上以竹编装饰,为此款紫砂"竹编潘壶"的特色。此壶通身是竹,竹子编排的外形细密精致,实在让人赞叹不绝。  相似文献   

13.
<正>"刘氏竹编"创建于1980年,创始人刘嘉峰用竹丝编织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图案,以竹作画,极富笔情墨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第二代传承人刘江,顺应时代发展,用现代设计对传统手工进行改良,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竹编产品,两代人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上的碰撞与统一,让传统竹编工艺在存续的同时,实现了转型升级。刘氏竹编的作品非常精细,对原材料也颇有讲究。之所以选择四川特有的慈竹,是因为慈竹的竹丝柔  相似文献   

14.
社区手工艺     
"社区"最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后来又有了"共同文化"的内涵。当BBS出现,它让全球有某种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网络社区形成,成为独立于传统社区形式之外的一种新型社区。当手工艺进入社区,它即找到了最好的生存土壤,而作为社区本身,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手工艺。手工艺生存的最好土壤在一个社区里,有时候,只需要有一个人精通一门手工艺,那门手工艺的魅力就很容易吸引一批本来就有共同文化认同的人聚集到他身边,社区手工艺氛围逐渐就这样形成了。浙江东阳县六石街道后周村现在是著名的东阳竹编手工艺社区,谁也没想到,这个社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最先只有一对卢姓夫妇做竹编。当时,随着这对夫妇做的竹编  相似文献   

15.
常鸣 《中华手工》2014,(11):42-44
<正>修复档案修复师:李永革,故宫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故宫第三代工匠,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修复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木工难得去一趟北京,故宫是许多人的首选。无论何时前去,除了感叹故宫的伟大,难免会抱怨两句:怎么又在修!怎么还在修!没办法,本来就是木建筑,又历经了几百年氧化、霉菌、虫蛀、酸雨、雷电,加上每年上千万世界各地游客的洗礼。维修是正常的,不维修才要出问题。这些话,李永革听了近40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金属的竹语设计师檀寅莲在深入了解和研究传统竹编工艺后,设计了一组由坐具和灯组成的家具。金属和竹编的搭配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工业化材料与传统的手工艺、天然材料相融合。两种材料相互取长补短,坚固的金属弥补了竹编脆弱易损的缺陷,而竹编又为冰冷的金属材料带来了一丝温暖、传统的生活气息。她把作品取名为"简",意为把竹这种天然材料和竹编工艺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7.
在紫砂壶的造型塑造有很多关于竹的题材创作,其中既有对竹子自然形态的模拟也有竹子外形的再塑造,其中"竹编"造型就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紫砂竹题材,这种造型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将积极向上的意蕴融汇其中。  相似文献   

18.
<正>手艺人里有网红吗?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成名之后,他们如何将知名度变现?你为什么学手艺?你考虑过自己会为学手艺放弃什么吗?把手艺学到手之后,你准备做些什么?宋宫均把玩着自己最新的竹编作品,又开始思索起师傅的3个问题。王师傅说:"竹子不金贵,可贵的是手艺。要挣出一口饭、挣出一片名声,靠的全是竹编人的一双手。"不过,现在还用竹编制品的人早就寥寥无几了,即使他已经把师傅的细丝竹编学到了手,在业内已经  相似文献   

19.
编竹四十载     
我叫金建民,今年60岁,从12岁开始,不算在海宁给人当司机的10年,做竹编正好38个年头。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打竹子的老头,我没事就往他那里跑,一连好几个月,他看我这么有耐性,就收我当了学徒。我觉得一个人干什么活也是一种缘分,大毛竹与我也有一种缘分。那时候,东西坏了肯定是要修的,舍不得丢。修理也有讲究,不像现在修理篾器太随便,上色就  相似文献   

20.
正造型多变的紫砂陶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术,独特的紫砂矿料,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砂如玉的肌理效果闻名海内。在众多的紫砂器中,经常会见到将竹子作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其中有许多已经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佳作经典,如清代邵大亨所做的"太极八卦一捆竹"近代的"高风亮节壶"等,竹子与紫砂壶可以说结下了不解的缘分,眼前的这件"竹编石瓢"壶就是将竹编造型与传统的石瓢壶组合起来,一件主题鲜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