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乡村景观实践中的同质化现象,依次从现象、根源与本质3个层面进行讨论。在分析文本中乡村景观特色表述与现实之间差异性的基础上,从操作层面上解析了乡村景观同质化的根源问题,认为特异性的文本表述以均质化的图像制造“落地”必然导致同质化问题,而其本质是因乡村空间实践主体的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建议“正视三对关系”,即乡村景观实践中主体均衡的关系、乡村景观实践与村民现实需求的关系及乡村原生性景观与新建景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董冰 《新建筑》2012,(2):118-121
建筑与景观的不协调往往会带来环境使用上的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建立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弥合支离破碎的环境片断。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实例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实现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核心要点:突破建筑边界,延伸建筑空间;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建立一体化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景观环境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宏观景观环境满足的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生存需要,表现为村镇整体的山水环境景观和农业景观;中观环境着重营造的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空间场所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承载了历史文化村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微观景观环境则包含私家庭院和房前屋后的景观,其营造要符合自然规律和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及礼制秩序,体现的是一种“心安理得”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城市景观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现代与景观地域的思辨以及《北京宪章》的理论借鉴,归纳了景观地域的设计策略,并指出景观地域是景观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盖若玫 《中国园林》2021,(z1):156-160
城市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区由于早期建设思路与现代发展需求不符,正逐渐衰落成为低质的老旧地区.随着中国城市发展工作思路的调整,这些老旧地区因其位置的重要性、问题的复杂性、提升的迫切性成为城市更新提质工作的关注点.以海口三角池地区公共景观提质工作为例,以系统施治、多专业共谋为前提,以公共空间为黏合剂,风景专业从物质空间及...  相似文献   

6.
S.I.安德松,丹麦知名风景园林师,20世纪60年代以Bastad的创新性展览花园和Hoganas市政厅庭院获得声誉,70年代后,维也纳卡尔斯广场的建成,奠定了他在欧洲的影响力。S.I.安德松作品有强的建筑观念,擅长将景观、城市规划与建筑相融合设计。其对具有历史意义地段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欧洲享有盛誉。尽管S.I.安德松深受索伦森的影响,但其“以小见大”和“场所精神”的设计哲学,却标示出他鲜明的个人特征。他对索伦森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20世纪丹麦景观的继往开来者。  相似文献   

7.
李钢  龚斌 《新建筑》2008,(1):120-124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含义,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更注重于景观的空间体验性。它们充分体现在“场所精神”和“场所的认同”两个层面上。以现代景观学的理念来看,景观设计是把场所固有的“源”发掘出来,将现在与过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把“人与自然”的主题落实到作品的每一个细部,使人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此地”特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通过对日本景观师佐佐木叶二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在具体实践中的这种景观特性。  相似文献   

8.
当理性工具不可避免地成为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趋势时,风景园林师的核心价值依旧体现在其不能被信息处理机器所取代的,诗意且充满意义的设计决策之中。如果将景观视为一种经历,那么它就可以被理解为黏附着参与者主观体验和时间属性的"事件"(event),而非单纯的"事物"(object)。以上述关键词为依据,将作为"事件"的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细分为短时段的(瞬时的)、长时段的(行走中的)、混合的(蒙太奇式的),借助于案例所营造情境的现象学分析,认为通过对场地特质的敏锐把握,对行走过程的关注与行进节奏的精心编排,以及将场地的空间形式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重信息相照应,有助于形成富有诗性和意义的、精神性的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9.
从场所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人文资源再利用的问题。从遗产地场所特征入手,考查和挖掘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传说。在充分尊重遗产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文化原生环境以及为其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的场所建构方法。通过人们对景区场所精神的感知与认同,进一步对景区场所精神的营造进行了阐释,论述了如何运用地形、地貌以及光、水、石等场地特征突现遗产地的人文精神。从而为峨眉山白龙洞景区人文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转向高质型,如何协调人地矛盾、维护城乡地域性成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场所依恋作为探讨人地关系的代表性理论,较早地运用于国外城市建设,其理论成果对我国城镇地方感建构具有一定的参鉴意义。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2013年—2022年场所依恋研究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近十年场所依恋研究学科交叉特征显著,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尺度下的研究较多,尤其关注居民归属感建立及心理健康,对“情—地”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拓展了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发展做出展望:重视多元群体的情感需求;探寻情感与地域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规律,协同城乡发展热点问题,构建体现本土特色的场所依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笔者多年从事风景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讨论了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从建筑教育中对待城市及景观的态度论及建筑师的自然观,继而从风景建筑选址、场所感营造、地形地貌处理、建筑师对待遗存的态度、建筑的体量感及中心性控制、建筑风格与形式,以及风景建筑的材料选择与建构逻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风景建筑设计的2种途径:哲学的途径和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使景观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需要设计师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与场地之间反复进行对话交流。设计师需要对场地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把握其中抽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三个层面的组成:自然特征、历史文化特性、区域特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无论在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各类型的议题上,都面临着全球化、后工业化及瞬息万变的局势,景观设计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因为其“介质”与“跨领域”的特性、与当代理论的深化,除了传统中的公园、花园、户外空间之外,专业的范畴与焦点已扩展到基础设施、大小尺度公共空间、后工业基地与都市空间,鉴于此,一些具有前卫与实验性质教育课程使景观设计教育的风格逐渐多元化,专业事务的类型也衍生转变,以适应这样的潮流,而FO(Field Operations)与易道(EDAW)就是操作方式全然不同的两个例子。在个人的景观设计专业中,只有不停地努力吸收各类的经验与知识,并且了解全球以往与未来的专业环境与变迁,才能随时审视自己与作品在当代设计地图中的位置,明晰自己在景观设计史上的定位,作为自己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位于宜兰县五结乡冬山河下游与台2线省道之间,面积约24hm2,西南方隔冬山河与国际闻名的冬山河亲水公园相望,为推动传统艺术的维护、研究、发展、传习及展演的重要基地.从对宜兰地方环境特质的深刻体验与了解出发,延续先期细部规划的空间语汇要求,以生态地景景观设计手法,进行重现兰阳平原原生林相的营造及着重地表水系循环、涵养的整地工程,追求宜兰地方感的生成,并强调经营具有诗意的技艺传承生活环境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刘晖 《中国园林》2021,37(1):17-21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婉亭 《中外建筑》2012,(11):88-89
融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诸要素是园林景观营造高职校园"人文环境"的交融点。本文从园林景观在高职校园环境中对"育人"的影响方面分析入手,提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结合高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例,并加以实践,实现了环境育人功能,得到了高职院校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7.
费雯  阳应歆  高素萍 《山西建筑》2011,37(34):23-24
以四川宜宾纸厂工业废弃厂区为例,以循环再生,废物再利用的生态学思想为指导,采用增与减、保留与延续的设计手法,将工业元素重新组合,加入植被等新元素,构建了一个以工业为主题的公园景观,从而再现工业文明历史足迹,体现生态、文化、经济并存的可持续景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某酒店环境设计的实例介绍,阐述在局促空间中的景观设计与现代环境下的中式景观效果营造。  相似文献   

19.
著: 《风景园林》2019,26(2):27-31
介绍拉丁美洲风景园林的沿革,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对自然景观的干预,展现拉丁美洲的自然向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前哥伦布时期保留的古文明宇宙观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欧洲帝国殖民时期对主要的城市以及风景园林带来的影响;最后,描绘了20世纪初的现代风景园林师对场所的重视和文化识别性特征的探索,并向读者介绍了数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风景园林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