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异步牵引电机试验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简图和运行原理,并进行了系统的能量分析,证明了该系统的节能性,最后运用Matlab语言对该系统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采用VMAS排放测试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底盘测功机上,采用VMAS排放测试系统和CVS定容取样排放测试系统串联的形式对同一辆摩托车进行瞬态采样测试,并对排放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多辆摩托车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试验,对最终排放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了两种系统的相关性系数,说明VMAS系统适用于在用摩托车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到系统各主要部件的传热传质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系统在高温高湿地区及大通风量下与压缩式空调系统相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虚拟仪器技术和内燃机空气滤清器试验系统进行了简介,利用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设计平台LabVIEW,在windows2000系统上对内燃机空气滤清器自动检控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农村能源管理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农村能源计算机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管理系统的结构、数据库设计及程序设计思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系统调度运行表明,该系统通用性好,操作方便,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农村能源管理,对提高农村能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应用于西安市周边地区农村住宅的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软件对该复合系统进行建模。首先,对复合系统中主要部件的参数计算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对复合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与蓄热水箱容积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量、地源热泵系统能耗及能效比(COP)等角度对复合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供暖期,在集热器倾角为52°、蓄热水箱容积为0.45 m3时,整个复合系统的总能耗最低;优化后的复合系统的总能耗为1089.6 kWh,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期间的平均COP为3.5371,太阳能集热器的累计集热量为327.3 kWh。研究结果为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奠定了基础,对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聚光光伏系统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首先介绍了聚光光伏系统的最新状况,包括标准、正在进行的项目和基本技术特点等,然后详细地介绍了聚光光伏系统各个组件的特点和最新发展,包括聚光系统、光伏转换系统和其它部分等,还对聚光系统的成本做了介绍,同时重点就散热器进行了说明,并列举了被动式和主动式散热的实例,最后对聚光光伏系统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主要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几种常见风力发电系统的技术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风力发电系统,详细阐述了风力发电原理和风力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这几种风力机系统进行技术比较,最后简要介绍了风力发电接入系统后对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热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冷凝水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衍海  罗永浩  陆方  闫玉林 《动力工程》2005,25(1):121-124,130
对热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引入了Yong成本差和Yong经济系数作为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标准,并以冷凝水回收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得出了其各个子系统的成本差和经济系数,指明了系统中的用能薄弱环节及其主要原因,同时得出了在年运行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系统产品的总成本差随年运行时间变化的规律。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10.
林嘉华 《汽轮机技术》2000,42(6):368-372
对50MW双抽汽轮机回热系统进行试验分析,找出了加热器放空气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等效热降理论定量分析放空气系统的节能潜力。对放空气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回热系统的经济运行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铸造分厂压缩空气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原有系统的实际情况,应用优化管路系统并稳定系统压力来提高整个压缩空气系统的效率,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展学平 《节能技术》2004,22(4):50-51
压缩空气作为干灰气力输送的原动力,在不影响输灰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站,取消输送空压机单元制,可减少压缩空气生产量,减少空压机数量,达到节电、节能的目的。本文围绕着设计原理、改造依据和改造后节能效益分析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压缩空气储能是解决当前我国遇到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不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能量循环效率公式分析了各系统的效率,简要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实现技术,并结合我国新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耦合可再生能源的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该系统可作为未来我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持续的、清洁环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大规模蓄能技术——压缩空气蓄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CAES系统响应快、容量大、成本低、寿命长,逐渐成为了全球第二大蓄能技术。根据CAES系统的容量不同,将CAES系统划分为大型CAES、小型CAES和微型CAES3种,并针对3种不同容量级的CAES,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及现状,对技术特点与难点和应用领域及场景进行了分析与概述。对CAES系统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抽水蓄能技术是两种最具潜力的电能规模化储存技术。构建了四套压缩空气储能方案,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对高压储罐内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压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储能方案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储罐在与环境换热较差时,高压储罐的充气过程会经历较为明显的温升现象。200 m3储罐以1.0 kg/s流速充气至10 MPa时,温升幅度为22.46 ℃,储气过程的温升现象降低了储罐的空气容纳能力。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方面,四套储能系统的热耗位于4 100 kJ/kW·h至4 200 kJ/kW·h之间,系统效率位于52.30%与56.33%之间。在储能系统效率与对外输出电能总量指标上,高压储罐与环境之间换热性能较好的储能系统均要优于换热条件较差的储能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西部干旱、缺水、高风沙和限制使用天然气的地区特点,提出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方案,并对其储能过程和发电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分析了压缩过程指数、最高储气压力和透平进气温度对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电耗随多变指数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能量效率都随多变指数的升高而增加,而热耗随多变指数的升高而大幅减小。(2)系统电耗和热耗都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储气室内压力的变大而增加,而系统的能量效率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储气室内压力变大而减小。(3)系统电耗和热耗都随高压气体透平进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系统的能量效率随高压气体透平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该研究对在中国开展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传统压缩空气储能(CAE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包括非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D-CAES)、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A-CAES)、液化空气储能技术(LAES)和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SC-CAES)等,并给出了评价不同系统性能的技术参数。以国际上第一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德国Huntorf电站的运行参数和相关情况为例,分析了D-CAES技术的应用情况;对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方案,分析了A-CAES、LAES、SC-CAES及LCES储能系统的先进性、竞争优势与不足,分析了未来CAES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stochastic electricity market model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significant wind power generation on system operation and on economic value of investments in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 The model's principle is cost minimization by determining the system costs mainly as a function of availabl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capacities, primary energy prices, plant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icity demand. To obtain appropriate estimates, notably reduced efficiencies at part load, start-up costs, and reserve power requiremen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latter are endogenously modeled by applying a probabilistic method. The intermittency of wind is covered by a stochastic recombining tree and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to adapt on increasing wind integration over time by endogenous modeling of investments in selected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CAES. Results for a German case study indicate that CAES can be economic in the case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deploym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电能释放环节依托节流降压阀进行调压的方法,存在较大的空气压力能损失,降低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方法]  引入喷射调压理论,通过高压流体对低压流体的自动卷吸作用获得中压流体的方法来完成调压过程,减少由节流降压阀引起的压力能损失。在研究过程中,分别构建了融合“节流阀调压”、“固定式匹配器调压”以及“可调式匹配器调压”三种不同调压方式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并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式匹配器调压”方法与“可调式匹配器调压”方法通过压力能回收,使得首台膨胀机可做功气流总量分别增加了2%与4.1%,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也由节流阀调压储能系统的59.26%分别提升至59.60%与59.97%。  [结论]  性能优化后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服务于新能源电能并网需求,通过储能站与新能源电能发电站形成联合体的方式,促进新能源电能的消纳。  相似文献   

20.
柴油公交车在起步和急加速时,由于发动机转速上升缓慢以及增压器的响应滞后使得进气量跟不上供油量的变化,造成烟度排放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车载的压缩空气补气系统。在发动机怠速及减速过程中,辅助空气压缩机向高压储气罐充气;当发动机加速时,由电控单元控制的电磁阀将低压气罐中的压缩空气直接喷入进气管,增加气缸充量。车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显著减少了柴油机加速时的烟度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